林凡(琳)的“特邀技术顾问”生涯,开局堪称梦幻。他从那个带观察窗的“豪华单间”搬了出来,分配到了一个……呃,更小、但至少是独立(并且没有束缚力场)的船员休息舱。虽然舱门依旧有权限锁,内部陈设堪比星际难民营,但对他而言,已经是里程碑式的飞跃——至少上厕所(如果能量生命需要的话)不用打报告了。
他的新身份带来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船员们见到他,会客气地点头称呼一声“林顾问”,虽然那眼神里依旧掺杂着好奇、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疤脸技术员成了他的直属“同事”兼监视者,两人经常凑在一起(主要是疤脸技术员凑过来)研究如何用捡来的破烂让这艘老破船再多坚持几天。
林凡的工作内容也固定下来:上午巡查能量核心和关键系统,下午则带着一支小型“拾荒队”(通常是两个闲得发慌的船员)乘坐那艘比他年纪还大的登陆艇,在附近星域转悠,寻找一切可用的物资。
这工作他干得如鱼得水。能量感知全开之下,哪块陨石里藏着稀有矿物,哪个漂浮的残骸里有还能用的零件,甚至哪个角落的能量辐射异常可能预示着未被发现的能源,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就像个人形自走资源探测仪,效率高得让疤脸技术员直呼“捡到宝了”。
(**这不就是带薪捡垃圾吗?还是星际版的!专业对口了属于是。**)林凡对此非常满意。
当然,他也没忘记“可持续发展”战略。每次外出“公务”,他都会“顺手”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玩意儿。一块蕴含着奇特振动频率的共鸣水晶,几片带有未知能量回路的合金碎片,甚至是一小罐从某个冷冻残骸里找到的、处于休眠状态的未知微生物样本……这些东西对修复飞船屁用没有,但林凡觉得它们“很有研究价值”,于是都“暂存”在了他的私人小舱室里。
疤脸技术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林凡能找到修复飞船急需的关键部件,这些小打小闹的“收藏癖”他懒得管,甚至觉得这能量生物有点“科研精神”,挺好。
除了物质收获,林凡的信息收集工作也进展顺利。拥有了有限的内部网络访问权限后,他像一只钻进米缸的老鼠,开始疯狂下载(受限区域除外)。“恶棍号”的航行日志、星图数据库(虽然残缺)、船员信息(八卦)、甚至是一些基础的飞船操作手册和维修规范,都被他悄无声息地拷贝了一份。
通过这些零碎的信息,他对“破碎星域”的了解逐渐加深。知道了几个主要的海盗聚集地(比如“锈蚀星港”),了解了几个需要绕行的危险区域(除了“尘埃漩涡”,还有“虚空鲸群”迁徙路线、“永恒风暴”能量乱流带等),也大致摸清了“碎星者拾荒团”的运作模式和……家底有多薄。
(**真是穷得荡气回肠…难怪看到‘幽灵信号’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林凡一边分析数据,一边感慨。这艘船能活到现在,全靠船员够狠和运气够好。
他还特别注意收集关于“远古文明”和“星噬巨兽”的信息。可惜,船上数据库里关于这些的内容少得可怜,大多是一些语焉不详的传说和道听途说。唯一有点价值的是疤脸技术员私人数据库里的一份残缺报告,提到了“规则扰动”和“生物宇宙级”等模糊字眼,似乎暗示着某些高等存在对宇宙基础规则的影响。
这更坚定了林凡的想法:自己身上的规则能量和巨兽印记,牵扯的东西恐怕远超想象。
日子就在这种看似平静的“打工”生活中流逝。林凡白天兢兢业业扮演“林顾问”,晚上则躲在自已的小舱室里,一边吸收能量(主要来自偷偷截留的飞船逸散能量和之前储存的狂暴能量),一边研究他的“私人收藏”,并尝试用规则能量去解析和模拟。
他对规则能量的运用越发纯熟,【能量编织】的能力也水涨船高。现在他已经能同时操控十几股能量丝线,进行更复杂的并行操作,甚至能短暂地在小范围内扭曲能量属性,比如让热能辐射暂时呈现出冷核聚变的特征——虽然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唬人效果一流。
他也曾尝试更深入地沟通那缕幽绿印记,但除了偶尔传来的、方向不明的微弱悸动外,一无所获。这印记就像个沉默的租客,赖在他能量核心不走,偶尔交一点“房租”(提供环境感知),但绝不多说一句话。
平静总是短暂的。这天,林凡刚“下班”回到自已的小舱室,准备研究那块共鸣水晶的振动频率与空间稳定性的关系,舱门通讯器就响起了疤脸技术员急促的声音:
“林顾问!快来轮机舱!出问题了!”
林凡赶到时,发现轮机舱里气氛凝重。几个工程师围着主能量传输管道的一个节点,愁眉不展。那个节点外壳发红,能量读数极不稳定,发出危险的嗡嗡声。
“怎么回事?”林凡问道。
一个工程师哭丧着脸汇报:“不知道!突然就这样了!这个节点连接着备用生命维持系统和一部分内部照明。我们检查了线路,没发现短路或过载,但它就是不稳定!再这样下去,要么节点烧毁导致部分区域停电缺氧,要么能量逆流冲击核心!”
疤脸技术员看着林凡,眼神带着期待:“林顾问,你看…”
林凡能量感知扫过节点内部,眉头(能量拟态)微不可察地一皱。问题很蹊跷,不是常规的物理损坏或能量过载,倒像是…某种外来的、带有特定频率的能量干扰,引发了节点内部能量回路的共振紊乱。
这种干扰非常微弱,若非他对能量极其敏感,根本察觉不到。而且,这干扰的频率…他有点熟悉。
(**像是…那块共鸣水晶的振动频率?但更杂乱,更…带有目的性?**)
他心中升起一丝警惕,但没有声张。表面上,他依旧是一副专业顾问的样子:“…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精细操作…无关人员…暂时撤离…”
疤脸技术员立刻挥手让其他工程师退到安全距离外。
林凡将手(能量拟态)按在发红的节点外壳上,规则能量缓缓注入。他没有强行压制那紊乱的能量,而是像调音师一样,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规则能量的频率,去中和和抵消那股外来的干扰。
过程很顺利。几分钟后,节点的嗡嗡声减弱,发红的外壳开始降温,能量读数逐渐恢复正常。
工程师们松了口气,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疤脸技术员也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再次引起能量涟漪):“干得漂亮!林顾问!又立一功!”
林凡却传递出“凝重”的意念:“…干扰源…并非…内部产生…”
“…可能有…外部因素…或…未知…能量污染…”
“…建议…加强…全船…能量场…监测…”
他故意将问题引向“外部干扰”或“未知污染”,既解释了问题的蹊跷,又为自已加强监控(方便他自已搞小动作)提供了理由。
疤脸技术员深以为然,立刻记下来,准备升级监测系统。
林凡回到自己的舱室,看着那块静静躺在角落的共鸣水晶,眼神闪烁。
(**刚才那股干扰频率…和这水晶很像,但更活跃,更有攻击性…是巧合?还是…这船上,或者附近,有别的‘东西’被共鸣激活了?**)
他感觉,这艘看似破败平静的海盗船,暗地里似乎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平静了。而他这个“技术顾问”的悠闲日子,恐怕也快要到头了。
新的风波,似乎正在看不见的地方酝酿。而林凡,一边暗自警惕,一边又有点期待——混乱,往往也意味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