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作为曾经升平军高层的冯文茂,他很清楚李世安的强大。
在他看来,打嘉禾,甚至是杭州府,都远比打李世安容易的多。
当时的升平军,多少也是在大半个百越省、小半个潇湘省纵横过的。
主力超过一万都是身经百战的。
当时都能败的那么惨。
现在一支初生的起义军,就敢打李世安?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要知道,当时李世安还只是一个道员,刚刚得了一个按察使候补头衔。
现在是什么?
即使不知道李世安打败北伐军,也知道李世安至少也是一省巡抚了。
即使李世安不在江南。
可冯文茂从这个兵工厂,与铸币局的驻军规模,也知道这里不简单。
所以,他的人根本不参与进攻兵工厂这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
只是在外围协助围困。
也准备随时支援解救起义军。
因为冯素贞,倒是与周立春合作,打下了宝山县,在那里进行了扩军。
也派人与周立春,协助陈阿林攻打太仓,受阻之后在太仓对峙。
可冯文茂的劝说建议,刘丽川不以为意。认为冯文茂小题大做。
也认为是升平军太菜。
可是随着起义军一次次在李家军兵工厂损失惨重,他不得不服。
这一个月以来,
起义军在冯南干的步兵营手上死伤超过八千,而李家军死伤不足一百。
尤其是一开始,刚刚打下魔都的时候,裹挟的百姓超过两万,
因为冯文茂这些人出现,也有不少升平军其他残余远赴魔都。小刀会起义之初,响应的人数就远超原历史。
如果不是刘丽川这些人大意轻敌,他们现在至少能达到六万多人。
大量原本在湘桂交界生存的义军,因为惧怕靖江李家军,开始远走他处。
这些人提前来魔都,都有不少的发展,响应刘丽川起义的,自然成倍增加。
李家军迫击炮的出现,好不容易收集的几十门火炮才刚刚开始就全军覆没了,刘丽川再也没有了大元帅的沉稳。
“没有办法!”
冯文茂脸色凝重的说道:“这个可怕的火炮,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李家军比之前又强大了数倍!”
“什么?”
刘丽川不可置信的看着冯文茂,说:“你可是太平天国南殿承宣啊!”
“你没办法,太平天国也没有办法吗?能不能让东王派精兵过来?”
“只要派少量精兵,只要能攻破这个制造局,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好东西,一旦夺下,咱们都能组建一支李家军!”
“我是太平军南殿承宣不假,可南王早就死去,你觉得我这个侍从官还能有多大的权利?”冯文茂无奈叹息道:
“我也是加入太平军没多久…”
“严格来说,你现在还是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呢?你去试试?”
太平天国南殿承宣,理论上官职高于殿左、右将军,低于检点。
可本质上就是南王府的侍从官。
侍从官的地位,主要取决于服务的王,南王都没有了,能有多大权利?
刘丽川一愣,随即苦笑起来,说:“冯承宣,本帅知道错了!”
“大敌当前,你就别计较了。”
“虽然你提议不要招惹李家军,本帅没有听从,这确实是本帅的错!”
“但是你也看到了,李家军现在就是一颗钉子,扎在了咱们的心脏——”
“不及时拔出,终究是祸害…。”
“我没有计较!”冯文茂摇摇头,无奈的说道:“我说的是事实!天京被清妖两个大营围困,根本没有兵力过来!”
“我是太平军唯一能派出来的!北伐军求援数月都未曾派出援兵——”
冯文茂言尽于此,刘丽川明白了,太平军自己的北伐主力都没有支援。
他这里更加不要想了。
但是现在他们也是骑虎难下,围困月余,如果就这么不了了之,
他们的士气怎么解决?
“冯承宣,咱们现在改变战略方向,还来得及吗?”刘丽皱眉问道。
“来不及了——”冯文茂无奈叹息一声,说:“北伐军危在旦夕……。一旦北伐军出现不测,李世安必定挥师南下。”
“咱们在这里耽搁时间太久了…”
“即使北伐军依旧,消息传入李世安耳中,只怕他也会请旨南下——。”
“这个李世安真的那么厉害?”刘丽川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说:“江南一带,我们只知道他发展地方,搞钱厉害…”
“可军事能力上……。”
虽然他们屡次在李家军身上吃亏,可他始终认为,这是李家军统领厉害。
不代表李世安本人厉害。
“他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
冯文茂毫不犹豫的说道:“要不是他带兵厉害,清廷再怎么腐朽,也不会让一个不满二十岁的汉人当一省巡抚!”
“当务之急,咱们不应该再考虑如何攻打其他地盘,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固守现有地盘,以及如何与天京策应。”
刘丽川还在迟疑之间,潘启亮匆忙赶来,说:“大元帅,大事不妙!”
“天国北伐军出事了!”
“北伐军主帅林凤祥、大将吉文元先后战死,副帅李开芳带残部南逃…”潘启亮说完之后小心的看了一眼冯文茂。
刘丽川也是本能的看了一眼冯文茂,声音低沉的问道:“消息可靠?”
“可靠!”
潘启亮郑重的点点头,递给刘丽川一封书信,“这是太仓前线左元帅的亲笔信,清妖李世安主力已经回来了!”
“陈帅请示,是否回师魔都?”
“如果不回师魔都,继续在太仓一带围困,还请大元帅派兵支援。”
冯文茂顾不得其他,抢先一步夺过书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随即脸色凝重的把书信递给刘丽川,说:“大元帅,必须马上让陈帅回师魔都,咱们这里也必须马上撤兵!”
“咱们得马上加固城防!”
刘丽川没有计较冯文茂的无理,心情沉重的接过陈阿林的书信。
陈阿林在书信中写到,北伐军已经大败,桂军主力已经回师苏州。
苏州城的内应来报,桂军正在运输补给,不日就会出兵魔都一带。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出兵。
疑似李世安在京师接受封赏。
也可能是主力在北方损失过大,但可以肯定有是,桂军水师完好无损。
信中除了请示下一步行动,也郑重的提醒刘丽川,必须加固城防。
刘丽川看完书信,沉默许久,数次叹息过后,咬牙说道:“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