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陆云舟又像往常一样,溜溜达达地来到了学堂。
他今日休沐,本想找秦熙还书再顺便探讨一下新得的一本地理志,却没料到在学堂院子里见到了一个绝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的人,孙弘文。
孙弘文见到陆云舟,也是十分意外,赶紧上前几步,拱手行礼,语气带着惊讶与恭敬:
“孙弘文见过世子爷。您……您怎么会在此地?”
陆云舟见到他,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自嘲:
“孙大人不必多礼,不过是在京城被人攻讦外放到这避避风头罢了。”
一旁的秦熙听着两人的交谈,心中微微一惊。
她虽知陆云舟身份不凡,却也没想到他竟是世子,身份如此显赫。
孙弘文与陆云舟寒暄了几句,问了些京中故旧的近况。
随后,他心中疑惑渐生,忍不住问道:
“世子爷今日来这学堂是……?”
陆云舟这才想起正事,将手中拿着的几本书籍递上,目光下意识地看向秦熙,语气自然地解释道:
“哦,前些日子从秦夫子这里借了几本书回去翻阅,今日得空,特来归还。”
他顿了顿,又找补道:
“秦夫子此处藏书颇丰,有些孤本连我府中都难觅。”
孙弘文是何等人物?在京城官场沉浮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他一看陆云舟那神态,那语气,再瞥见他看向秦熙时的目光,心中立刻如同明镜一般。
这些书,以永宁侯府的底蕴,陆云舟自己哪里会没有?
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书是假,借机来见秦熙才是真。
他心中瞬间警惕,不动声色地上前一步,恰好挡在了秦熙身前。
伸手接过了陆云舟递来的书,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客套笑容:
“原来如此,有劳世子爷亲自跑一趟。”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实则犀利地问道:
“只是,世子爷从京城来这石城赴任,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可带世子妃同行了?”
陆云舟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
眼神下意识地又想越过孙弘文去看秦熙的反应,但奈何孙弘文将秦熙挡得严严实实。
他心中掠过一丝苦涩,明白孙弘文此举的用意,只得勉强笑了笑,回答道:
“我只身前来,内子她需留在京中,代我奉养父母,不便随行。”
孙弘文一听,心中冷哼,面上却立刻堆起更加诚挚的赞叹,连忙奉承道:
“原来如此!世子妃真是贤良淑德啊,名门贵女甘愿留守京中,替夫尽孝,堪为宗妇之典范,令人敬佩!”
周荔在一旁也看出了不对劲,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巧妙地拉住秦熙的胳膊,对着陆云舟微微屈膝行礼:
“民妇周荔,见过世子爷。”
接着,她不等陆云舟回应,便对秦熙道:
“熙儿,我忽然想起,库房里新到了一批笔墨,还有些账目需要和你核对一下,事情有些急,我们便先失陪了。”
语气自然,不容拒绝。
孙弘文也立刻一唱一和:
“对对对,正事要紧!你们快去!世子爷这边有我陪着说说话就好!”
说着,便做出邀请的手势:
“世子爷,若是不嫌弃,可否赏光去一起喝杯茶,一叙别情?”
陆云舟看着秦熙被周荔半拉半劝地带走,连一个眼神交流都未能得到。
又看着面前笑容可掬、却态度坚决的孙弘文,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复杂难言。
他何尝不明白孙弘文和周荔今日这番举动是何用意?
他们是在用最温和却也最明确的方式,提醒他保持距离,保护秦熙。
他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也知道今日绝非与秦熙交谈的合适时机,只得强压下心中的失落,找了个借口:
“孙大人盛情,云舟心领了。只是忽然想起府衙还有些紧急公务亟待处理,不便久留,改日再登门拜访,与大人好好叙旧。”
说完,对孙弘文拱了拱手,转身离去,背影竟显得有些落寞。
孙弘文看着陆云舟走远,直到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轻轻“哼”了一声,转身去找周荔和秦熙。
三人碰面后,孙弘文立刻将陆云舟的家世背景。
连同他何时成的亲,娶的是哪家的千金,以及京中传闻他房中还有一两房貌美妾室的事情。
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一干二净,着重强调了其婚姻状况。
秦熙看着孙弘文和周荔那如临大敌、生怕她被骗被欺负的样子,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好笑。
她拉着两位长辈坐下,将自己之前对母亲苏春意说的那番话,关于不愿为妾、关于自身志向的考量,清晰而平静地又阐述了一遍。
孙弘文和周荔听完,面面相觑,随即脸上都露出了极度欣慰和赞赏的神色。
他们原本还担心秦熙年少,会被陆云舟那样的家世身份所迷惑,却没想到,她看得如此透彻,心志如此坚定远大。
周荔更是激动地一把将秦熙的手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眼中闪着泪光,语气充满了骄傲与肯定:
“好孩子!好熙儿!你能看破这一点,大伯母真为你高兴。”
“这世间许多男子,惯会用些风花雪月、情深似海的言语去迷惑女子,将她们纳入后宅。”
“如同折了翅膀的鸟儿,困在那四方天地里,再明媚娇艳的花朵,也会逐渐枯萎。”
“你有如此清醒的头脑,更有这般远大的志向,想着靠自己飞上青云,这才是女儿家该有的气魄。”
“婆母若是得知你今日这番话,不知该有多骄傲,多高兴。”
她越说越激动,立刻起身就要去找纸笔:
“我这就写信告诉娘去,她定要乐得睡不着觉”
孙弘文也抚掌大笑,满脸的赞赏与满意:
“好!好啊!熙儿,大伯父如今总算明白,为何母亲每每提起你,都是满口的夸赞。”
“你有此鸿鹄之志,不愿依附乔木,那大伯父就助你一臂之力。”
“从明日起,你的学业,由我亲自来教导。四书五经,策论文章,经世致用之学,只要你想学,大伯父倾囊相授。”
秦熙看着眼前这两位真心为她着想、为她骄傲的长辈,心中暖流涌动。
她不再推辞,站起身,对着孙弘文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礼,声音清越而坚定:
“学生秦熙,谢过先生!定不负先生期望!”
有了孙弘文的悉心教导,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秦熙只觉得,眼前的路愈发清晰明亮。
她仿佛已经能看到,在那并不遥远的未来,自己凭借真才实学,一步步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身影。
那条通往“青云”的路,虽然漫长,却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