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迷宫”如同投入沸水的冰块,虽不能熄灭烈焰,却成功制造了混乱与迟滞。
“归零者”那覆盖星系的抹除力量,如同陷入泥潭的巨兽,效率骤降。
林启死死盯着战术屏幕上,那片因“迷宫”干扰而被迫显露出细微能量流向的二维化区域,一个极其大胆的战术在他脑中成型。
“零,”他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计算‘空间震荡发生器’最大功率的聚焦轰击点——不是攻击二维区域,是攻击它后方那片‘正常’空间的结构薄弱点!”】
“维度迷宫”战术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残存的人类舰队,如同宇宙尺度下疯狂舞动的萤火,以自身为代价,在“归零者”那无可抗拒的抹除力量中,硬生生制造出了一片短暂存在的“混沌缓冲区”。二维化的进程并未停止,但它的推进变得不再均匀、顺畅,如同精确的流水线作业被塞入了无数砂砾,出现了卡顿和能量的无效耗散。
“归零者”攻击效率下降百分之二十七点三。”“零”精准地汇报着战果,同时快速标记出那片庞大二维化区域中,因受到“迷宫”干扰而能量流动出现异常紊乱、甚至隐约显露出某种“支撑结构”脉络的特定位置。
林启的目光如同最敏锐的猎鹰,死死锁定着战术屏幕上那些被“零”高亮标注出的、细微的能量流向痕迹。他的大脑在千次循环积累的经验和直觉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归零者”的攻击并非无源之水。这种大规模的维度改写,必然存在一个能量输出的“源头”,或者至少是一个维持其存在的“结构性支点”。这个支点,很可能隐藏在二维化区域后方,那片尚未被波及的、“正常”的空间结构之中!
一个极其冒险、近乎异想天开的战术构想,如同破开乌云的闪电,在他脑海中骤然清晰!
“零!”林启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立刻计算!如果我们将‘空间震荡发生器’的原型机,以最大功率进行超载聚焦,其产生的震荡波束,如果不直接攻击二维化区域本身,而是精确轰击其后方那片‘正常’空间的结构性薄弱点——也就是推测中的‘维度支撑点’——会产生什么效果?”
这个指令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不攻击敌人本身,反而去攻击敌人脚下的“地面”?!
“零”眼中数据流瞬间暴涨到极致,结合虫族基因库中关于维度结构的知识、千次循环对“归零者”攻击模式的观察、以及刚刚“维度迷宫”战术暴露出的敌方能量流向信息,进行着超高速的推演。
片刻后,推演结果呈现出来,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可能性:
“模拟完成。如果震荡波束能精确命中理论上的‘维度支撑点’,有百分之四十二的概率,会引发局部空间结构的……连锁性维度塌陷。”
“该塌陷效应,有较高可能会沿着‘归零者’自身建立的维度连接,逆向传导……”
“其最终效果类似于……在二维化区域的‘后方’,打开一个通往低维空间的……临时性缺口。”
临时性低维缺口!
这个推演结果,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雷猛地反应过来,眼睛瞪得像铜铃:“我操!头儿!你是想……是想把它们自己弄出来的二维化区域,变成坑它们自己的陷阱?!把它们‘请’进低维空间里去?!”
“不是‘请’,”林启的眼中闪烁着冰冷而炽热的光芒,如同盯住猎物的毒蛇,“是逼它们进去!或者至少,让它们的力量被这个意外的‘缺口’分流、吞噬!”
艾拉也瞬间明白了这个战术的精髓,激动地补充道:“就像在堤坝的下游突然炸开一个口子!洪水会本能地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宣泄!如果我们在它们的‘规则领域’内部制造一个结构性的破绽,它们的维度攻击很可能会失去控制,甚至反噬自身!”
王岩立刻开始评估这个战术的风险与可行性:“但这个‘缺口’同样不稳定,可能会迅速扩大,将我们也吞噬进去!而且,如何确保震荡波束能精准命中那个看不见的‘支撑点’?”
“这就是‘维度迷宫’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林启指向屏幕上那些紊乱的能量流向,“它们的混乱,不仅迟滞了攻击,更如同显影液,帮我们勾勒出了那片‘正常’空间下,隐藏的‘骨架’!‘零’,结合所有数据,给我计算出那个最关键的‘爆破点’坐标!”
“计算中……坐标锁定:Solaris-theta-7。”“零”迅速报出了一个精确的星空坐标,位于那片正在扩张的二维化死域后方,一个看似空无一物的点。
“通讯方舟基地!‘空间震荡发生器’原型机瞄准坐标Solaris-theta-7!”林启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地球,“充能至百分之一百二十超载极限!等待我的最终发射指令!”
“指令确认!原型机校准中……超载充能开始!”方舟基地传来回应,带着背水一战的决绝。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防御,也不再是徒劳的对攻。
他们要利用敌人的力量,利用敌人建立的规则,为这头无法理解的星空巨兽,精心布置一个……请君入瓮的绝杀之局!
“远征号”舰桥上,林启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死死盯着那个即将决定文明命运的空间坐标。
“全舰队,维持‘迷宫’干扰!”
“准备……迎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