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会上热热闹闹的,四面八方都是叫卖声,那股子活人味让她觉得安心。
她背着竹筐亦步亦趋跟着宋奶奶,眼睛四处看,可她但凡多看一眼就会引来宋奶奶的训斥,“那是金贵东西,你一个丫头片子吃了也是浪费!”
买的麦芽糖也从来都没有她的份,她馋得咽了口唾沫,宋奶奶却把油纸往怀里紧了紧,“这是给你兄弟们的,女孩子家的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可别偷嘴!”
她每次都背着装满粗布和杂物的竹筐回家,肩膀压出两道红痕,但里面从来都没有她的东西。
在边塞时,她本想去城隍庙会玩,结果五哥儿非要挑那日出来,她没拗得过,最后也没逛成。
所以,今早听春桃说今日京城有集会,她当即就定了行程,先去集会逛一逛吧。
以前总背着筐跟着走,连块糖都捞不着。
今日她想吃糖糕就买两块,想捏面人就捏个兔子,想怎么耍就怎么耍!
既然去集会,那就不能穿华服了,不然到时候老百姓见了跪一地,那还怎么玩。
“赶集?那是什么东西。”
刘靖眉头微皱,这东西他从没听说过。
而且,京城里的绅商权贵,都认识他这张脸,换不换衣服又有什么区别。
毕竟,上官可以不认识下属,但底下的人不认识上面的人,那可就容易办事没有分寸了。
一旦办事没有分寸,就容易丢了小命。
“赶集就是赶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快去换衣服嘛。”
宋瑶连声催促,小手还在他胳膊上推了推,警告某人不要耽误了她的兴致。
说完,宋瑶转身就往五哥儿的小卧房走。
今日出行不带小家伙,她得过去看一眼,免得他醒了见不到人要哭闹。
只要她先一步把人闹醒了,见着她了,就不会哭闹了。
等宋瑶走了以后,刘靖看向旁边的李进德,“赶集是个什么东西?”
李进德连忙躬身回话:“回二爷,赶集是民间百姓的一种集市活动。每月初一、十五,或是逢三逢五,到了那天,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往一个约定好的地方去。
把自家种的菜、织的布、编的竹器,或是从别处贩来的针头线脑、糖果点心、农具玩意儿都摆出来卖。”
他顿了顿,怕说太笼统,又补充道:“京城里也有这样的地方,那地方原是寻常街巷,一到赶集日就挤满了人。耍杂耍的、唱小曲儿的、捏面人的,种种热闹都有,甚至有专门支个小摊卖馄饨、糕点的。
百姓们不光去买东西,也图个热闹。邻里碰面说说话,孩子们缠着大人买块糖,买个小泥人,是民间最鲜活不过的光景了。”
“听着像是你宋主子喜欢的光景。”
刘靖看着手里的衣裳,轻笑两声。
怪不得要让他换寻常衣服呢,原来如此。
那今日,便陪瑶儿做一对寻常夫妻吧。
二人刚踏入京城街巷,就被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裹了个严实。
宋瑶的小眼神直接亮了起来,恨不能立刻扎进人群里,脚步下意识地加快,却被刘靖伸手环住腰。
“好乖乖,慢些。”
刘靖轻声哄着,又暗中打了个手势。
早已候在附近的侍卫们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先一步融入人群,不动声色地清开了可能拥挤的角落。
刘靖这才领着宋瑶,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去。
宋瑶兴致勃勃地左看右看,简直就要看花了眼。
不愧是京师重地,比边塞繁华十倍,她早就该来了!
街边茶棚支着蓝布幌子,伙计正拎着锃亮的大铜壶,往粗瓷碗里冲茶,热气腾腾的白雾里飘出茶香。
隔壁馄饨摊的老板正挥着大勺子搅动锅里的汤,葱花、虾皮的鲜气混着肉汤香,直往她鼻子里钻。
“二爷,我要吃馄饨。”
宋瑶拽了拽刘靖的袖子,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馄饨摊。
她从来没吃过京城小摊上的馄饨,想尝个新鲜。
刘靖眉头一皱,显然不放心外面的吃食,但看着宋瑶眼里的期待,到了嘴边的不字又咽了回去。
于是,他柔声道:“先往里面走走吧,免得刚吃了馄饨,后面遇到更想吃的,你就吃不下了。”
同时,给暗中的飞鹰使了个眼色,赶紧去查查那馄饨摊用料干不干净,摊主有无疾病之类的。
飞鹰立刻会意,对身边的下属低声吩咐:“去查仔细些。若是有不妥之处,就先把人和东西都换了,换上咱们的人,千万别扰了宋主子的兴致。”
“那好吧。”
宋瑶想了想,乖乖点头。
二爷说的也有道理,这条街这么长,后面说不定真有更多好吃的,胃口只有那么大,能吃的很有限,还是在目色几个吧。
再往前走了几步,人群渐渐拥挤起来。
刘靖自然地把宋瑶护在里侧,免得有人冲撞她。
他的手掌贴在宋瑶后背,隔着两层衣裳,她还能感觉到他掌心里传来的温度。
让人很是安心。
宋瑶心里顿时踏实了,小尾巴都快翘起来了。
她现在嘎嘎厉害,一个能打十个!
二爷负责厉害,她负责嘎嘎。
街边有个卖梅花糕的摊子,热气腾腾的梅花糕刚出炉。
摊主正拿着小勺子往糕上浇糖稀,琥珀色的糖汁流淌而下,看着就甜香诱人。
宋瑶刚在梅花糕摊前站定,鼻尖就裹满了甜糯的香气。
暗卫确认没问题以后,二人就买了两块。
宋瑶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咬下一口。
“这也太好吃了吧!”
豆沙的甜混着桂花香气在舌尖散开,糕体软糯又带着点韧劲,烫得她轻轻呵气,眼底却亮得惊人。
软糯香甜,一点也不比府里的大厨做的差。
膳房那边总怕主子们吃了烫食伤胃,无论是饭菜还是点心,都要放温了才端上来。
这样做是健康了,但口感难免差上几分。
这个梅花糕是新出炉,光是锅气就让人很有食欲。
“瞧您像是第一次吃我家的梅花糕,您和相公可是外地来这儿做生意的?”
小摊贩看宋瑶吃得高兴,也跟着笑道。
他偷偷打量了刘靖两眼,这二位看着就不一般,尤其是男人,身形挺拔,哪怕穿着粗布衣裳,身上那股子气势也压人,让人看着就心惊。
刚才他们远远走来,街上行人有意无意都在避让。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本地人?”
宋瑶咬着梅花糕,含混地问,吃得高兴也愿意多说两句。
小摊贩指了指身后那口黑黢黢的紫铜锅,锅沿被岁月磨得发亮:“可别瞧这锅旧,打我爷爷辈那会儿开始,这摊子就在这里了。几十年过去,京城本地人谁不知道我们李记梅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