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勇先将两张虎皮交给守在书房外的李进德,沉声嘱咐:“李公公,劳烦您让人仔细查验一番,看看皮子上有没有什么异样。”
等书房中的几位大臣躬身告退,脚步声渐远,林志勇才连忙整了整衣襟,推门进去。
他对着正在批阅政务的刘靖深深一揖。
紧接着,便将胡信昌带着宋兰上门攀附、自己如何应对,以及春桃刚才所说的种种情由,一五一十地细细禀明了,连胡信昌那句“说不定是本家”都没漏过。
刘靖指尖捻着几张宣纸,纸上写满暗卫收集来的信息。
林志勇垂手立在阶下,大气不敢出。
自打他进来开始说话起,王爷就面无表情,直到看了这资料,书房里的空气就凝得像冰块一般,让人不敢说话。
“胡信昌的妾室,确是瑶儿的亲姐姐,宋兰。”
刘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压人的气势,“七年前被胡信昌买下,进了胡家,生了一子一女。”
他的目光掠过‘胡顺超’三个字,径直落在‘胡云佳’上,眸色深不见底。
比起宋兰,他更在乎这个叫胡云佳的女孩,也就是瑶儿血缘上的外甥女。
刘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飘远。
按年纪推算,胡云佳今年该有两岁了,正是眉眼初显轮廓的年纪。
若没猜错,前世那个让他厌恶至极的赝品,那个穿着瑶儿同款衣裙、学着瑶儿娇憨神态的女子,就是她。
年龄能对得上,又是瑶儿亲姐姐的孩子,也就解释了她和瑶儿为什么那么相像。
实际上,刘靖猜得没有错。
上辈子的同一时间,宋瑶还在边塞当粗使丫鬟,她和刘靖是三年以后相遇的。
孟雪依然穿着那件白虎皮赴了秋日宴,不同的是,没有宋瑶在,刘靖对于这个女子宴会自然不会上心。
没有了宋瑶刘靖二人的插手,孟雪果然在秋日宴上,凭着一手琴技大放异彩。
满座女眷都称赞她身上所穿的虎皮,说什么“白虎镇宅,祥瑞之兆”。
孟雪在席间笑靥如花,举着酒杯与各府夫人周旋,不但凭琴技拔得头筹,而且还凭这件虎皮博了个“有福气”的名声。
事后,太后更是借机将孟雪赐婚给刘靖,只不过被刘靖拒绝了。
那之后,京城的虎皮价格疯了似的涨。
世家女眷们为了讨个彩头,哪怕天暖了也要在夹袄里衬层虎皮边,连带着狼皮、狐皮的价钱都翻了几番。
胡信昌刚巧赶上了这波东风,把整批皮毛全都高价脱手,甚至还因为皮子质量不错,多了好几家稳定的老客户,赚得盆满钵满。
离开京城时,雇的驴车都换成了马车,也比来时多了两辆。
而那时的宋瑶,还在边塞将军府做粗使丫鬟,穿着打补丁的灰布衣,每日扫地劈柴挑水,要再过三年才会和刘靖相遇。
葛家兄妹那时在京城多盘桓了些日子,没在破庙遇上胡信昌,京城里没有宋侧妃,自然也不会有丫鬟随口提什么“宋兰长得像宋侧妃”。
宋兰那张与宋瑶相似的脸,在彼时的京城,不过是张毫不起眼的面孔,谁也不会多瞧一眼。
胡信昌揣着银子回了青州,先是盘下了镇上最大的皮毛铺子,又雇了十几个伙计往周边府县收皮子,没用两年,胡家就成了青州数一数二的富户。
宋兰虽还是妾室,却也穿金戴银,身边有了伺候的丫鬟,超哥儿进了最好的私塾,日子过得比不少正室夫人还要体面。
变故是在十二年后。
那时宸贵妃正得盛宠,有一年冬季兴致上来了,命采办大肆采买皮毛,导致京城里的皮毛价格又涨了起来。
胡信昌闻风而动,把家里的田产、铺子全抵押了,还借了高利贷,囤了满满一个商队的上等皮毛,想着再去京城赚笔大钱。
谁料回程时在官道上遇了劫匪,银子被抢了个精光,连剩余的三车皮毛也被烧得一干二净。
高利贷利滚利,没半年就逼得胡家变卖了所有家产,连宋兰多年的体己都被拿去当了。
胡信昌走投无路,把众多妾室和妾室生的女儿全卖了。
最后轮到宋生和她生的胡云佳时,宋兰抱着女儿哭晕了过去,可终究还是没拦住。
买走胡云佳的,是定国公府的管事。
那时胡云佳刚满十二岁,眉眼已经长开,那样貌长得和年轻时的宸贵妃一模一样。
定国公府的人精得很,知道宸贵妃体弱,多年无所出,乾庆帝又子嗣单薄,若是能送个长得像宸贵妃的女子进宫,万一获得圣宠,诞下龙嗣,将来扶持新帝,定国公府就能稳坐百年富贵。
他们把胡云佳带进府里,请了嬷嬷教她规矩,教她模仿宸贵妃的神态,说话时眼眸肆意的样子,笑起来嘴角的弧度,连喜欢吃的食物都要一一记牢。
整整八年,胡云佳从一个乡野丫头,被硬生生打造成了另一个“宋瑶”。
直到宋瑶去世那年,定国公府觉得时机到了,把胡云佳送到了乾庆帝刘靖面前,才生出后面诸多事端。
后来,胡云佳的身份被揭晓,已经身为皇后的宋嫣,还感叹了一番命运弄人,她那位姑母宸贵妃哪怕死了都连累了诸多性命,害人不浅,又命人将胡家人厚葬了。
“呵呵。”
刘靖冷笑一声,声音中的冷意吓得林志勇一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