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太极殿,李世民正和房玄龄、杜如晦讨论科举改革,闻言立马道:“方才咱们还在说五姓七望,不如就问‘如何在不引发动荡的前提下,彻底削弱世家势力”
“让寒门学子真正有出头之日’!另外,还可问‘如何让西域诸国真心归附大唐,而非迫于武力’,靠武力征服终究不长久。”
李世民笑着点头,让御史把问题整理好,准备发送。
大明的朝堂上,朱元璋脸色严肃,对着刘伯温、朱标道:“标儿,伯温,咱大明最愁的就是贪腐和流民!你俩想想,该怎么问林先生?”
朱标躬身道:“父皇,可问‘如何建立一套能彻底杜绝贪腐的制度,让官员不敢贪、不能贪’,如今虽严惩贪腐,但仍有官员铤而走险。”
刘伯温则道:“还可问‘如何安置流民,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为祸地方’,流民若不安置好,容易引发叛乱。”
朱元璋拍案:“就这两个!问得越细越好,定要让林先生给咱指条明路!”
宋朝的赵匡胤,对着赵普道:“咱大宋最担心的就是兵权和外患,你说该问啥?”
赵普沉吟道:“陛下,可问‘如何在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前提下,彻底解决“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弊端’,如今的兵制虽防了兵变,却弱了战力。”
赵匡胤点头:“还要问‘如何应对辽和西夏的威胁,让大宋不再年年纳贡’,年年送钱,实在是憋屈!”
其他朝代的帝王也纷纷和大臣们商议起来,曹操问“如何在乱世中快速收拢民心,一统天下”
刘彻问“如何让丝绸之路既能通商,又能防范外敌入侵”,李清照则想问问“后世女子是否能像男子一样读书做官”……
一时间,各朝宫殿里都热闹非凡,帝王们和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生怕漏了最重要的问题。
光屏的弹幕区,很快被密密麻麻的问题刷屏,有的关乎治国安邦,有的关乎民生疾苦,有的关乎军事外交,还有的关乎文化传承……
林远看着弹幕里飞速滚动的问题,笑着摇了摇头:“好家伙,你们这是把压箱底的问题都掏出来了啊!别急,我慢慢看,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回答。”
他端起水杯,又喝了一口,目光在弹幕上缓缓扫过,开始筛选要回答的问题。
光屏那头,嬴政、刘邦、李世民等帝王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自己发送的问题,盼着林远能选中自己的,好为自己的朝代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
林远目光扫过弹幕,很快被一条格外扎眼的提问吸引
【崇祯皇帝:林先生,我该如何拯救大明?请先生回我】。
他坐直身子,对着光屏说道:“咱们先回答崇祯皇帝这个问题,这可是个难题啊。”
崇祯皇帝在皇宫内听到这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快步走到光屏前,对着身后的侍卫厉声吩咐
“快!拿纸笔来!林先生说的每一个字,都给朕记下来,一个都不能漏!”
侍卫们连忙捧来笔墨纸砚,俯身疾书,生怕错过任何关键信息。
林远看着弹幕,语气沉重:“说实话,崇祯末年那个时候,谁来都难挽狂澜,就算是明太祖朱元璋来了,怕是也没用。”
“到了那个阶段,大明已经千疮百孔,再加上崇祯皇帝你自己的一系列‘骚操作’,比如频繁换将、刚愎自用,这时候的大明,基本是必亡的局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突然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不甘与偏执
“朕兢兢业业,夙兴夜寐,罢免阉党,重用贤臣,怎么会让大明必亡?朕一定能拯救大明,一定能!”
他猛地挥袖,打翻了案上的茶杯,茶水溅湿了刚记下的纸页,却浑然不觉。
光屏那头的朱元璋和朱棣,听到“大明必亡”四个字,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朱元璋紧紧攥着拳头,指节发白,眼神里满是痛心与焦灼;朱棣也收起了往日的沉稳,身体微微前倾,死死盯着光屏
生怕错过林远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那是他们用血汗打下的大明江山,怎能眼睁睁看着它覆灭!
林远没理会崇祯的反驳,继续说道:“如果非要找一线生机,有两个关键节点不能错。”
“第一,魏忠贤不能杀。魏忠贤虽贪腐专权,但他能制衡东林党,还能通过向江南富商、藩王征税搞到军饷”
“这对当时缺兵少钱的大明来说,是重要的补给;杀了他,东林党一家独大,朝廷连钱都收不上来,只能加重百姓赋税,逼得更多人造反。”
“第二,李自成起义初期,一定要招抚他。那会儿李自成的队伍还不成气候,给他官职、分块地盘,大概率能稳住他”
“等到他势力壮大,再想招抚就晚了。可惜这两个机会,崇祯皇帝你都错过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只是以后世普通人的角度分析,说错了别介意,就当听个响。”
“如果这两个时间点都错过了,现在只剩最后一个办法 牢牢掌握军队,然后‘杀’!”
“杀?” 崇祯皇帝愣住了,连反驳的话都停在嘴边。
“对,杀!” 林远语气坚定,“把那些骄奢淫逸的藩王、国戚,还有所有反对你改革的声音,一律镇压!”
“尤其是东林党,他们背后勾结富商,阻碍征税,空谈误国,必须全杀了,把他们搜刮的银子全部拿出来,分给军队充作军饷。”
“统一思想比什么都重要,你得让所有人知道,不听话就得死!先稳住军队,让士兵们有饭吃、有钱拿,他们才会替你卖命。”
“之后想搞钱,就跟江南商人打好关系,制定合理的税法,既让他们愿意交税,又不至于逼反他们。”
“等军队稳住了,先灭流寇,再打后金(清朝前身),一步步扫清外敌。”
“但说到底,这只是权宜之计,大明积弊太深,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推倒重建。”
“等你平定内外战乱后,彻底废除旧制度,重新制定律法、整顿吏治、安抚百姓,相当于建立一个‘新大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