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风道骨千年在,宇宙征途任逍遥!
听到王小东的这番问话,老祖先是稍稍沉默了片刻,随后他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轻轻扯动了一下,竟然缓缓地展露出一抹让人难以捉摸的神秘笑容来。紧接着,只听见他用一种极其轻柔且低沉的声音回答道:“小东啊,实不相瞒,我的真身早在许久之前,便已经如同那展翅高飞、渐行渐远的黄鹤一般,与你的师祖还有你的师父一起结伴而行,共同飞往那遥不可及的外星系去探寻未知的奥秘啦!而如今呈现在你眼前的这幅身影,其实只不过是我留在这地球上的一缕如同轻烟般虚无缥缈且如同真身的神魂罢了。”
王小东微微颔首,动作轻柔地点了点头,紧接着他再次开口说道:“多谢师叔的悉心提点啊,想当年我还尚处于年幼之时,就曾经有幸听闻过上洞八仙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精彩故事。而且据我所知,师叔您更是身处在这赫赫有名的上洞八仙之列,不知道此事究竟是否属实呀?除此之外呢,世间还有关于中洞八仙以及下洞八仙的诸多说法存在,然而这些说法却是各不相同、众说纷纭,实在让人难以分辨其中的真假对错,真是令人感到困惑不已呢!”
只见那位老祖面带微笑,轻声回应道:“哦?既然如此,那你不妨详细地说来听听吧!”
王小东道,只记得故事书中讲道:
首位大仙东方朔 ,后跟长眉李大仙。
王禅王敖驱虎豹,孙膑挂拐把牛牵。
二朗带着吠天犬,偷桃孝母小白猿。
陈抟老祖爱睡觉,一觉睡了八百年。
上洞八仙乃是仙界之中处于天仙境的神仙,他们的存在令无数人心生向往。关于这八位仙人,除了上面说法外,更是还有着另两种不同的说法和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中的八仙分别是福禄寿三星、张仙、彭祖、骊山老母、东方朔以及陈抟。且说那彭祖,此人在中国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寿星啊!相传他的寿命竟然超过了八百年之久,这般长寿实在是世间罕见,成为了众人眼中长寿的绝佳典范。
而另一种说法里的八仙则有所不同,他们分别是寿星老儿、王母娘娘、太白金星李长庚、泰山圣母碧霞元君、海上女神妈祖娘娘、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以及骊山老母。每一位都拥有着独特的神通和传奇故事,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八仙的神秘色彩,也使得人们对于仙界充满了无限遐想与憧憬。
而处于中洞的八仙则属于神仙之境,乃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之中声名远扬的八位神仙。他们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尊崇,往往被视作道教体系里至关重要的人物。
先说这铁拐李吧,其手中的那根铁拐简直就像是与他的身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似的,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影随形。在诸多画像和故事描述当中,他经常以一位跛足老人的形象示人,满脸皱纹,似乎饱经了漫长岁月的磨砺和洗礼,浑身散发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气质。
再看那汉钟离,他手中的芭蕉扇已然成为其独一无二的标志性物品。此人常被刻画成一个身材略显肥胖的道士模样,站在那里就好似一座巍峨耸立且沉稳如山岳般的存在,给人一种无比可靠之感。
还有那位张果老,他倒骑着毛驴的独特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各种传说和艺术作品里,他总是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姿态出现,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已经将世间的种种百态尽数看透,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见识。
吕洞宾身着一袭白色道袍,衣袂飘飘,手中紧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凌厉而又潇洒的气息。他剑眉星目,面容俊朗,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更增添了几分不羁与豪放。其身姿挺拔如松,步伐轻盈似风,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仙风道骨,让人不禁为之倾倒,真可谓是一位英俊非凡的道士,恰似那古代的翩翩佳公子一般。
再看宛如出水芙蓉般的何仙姑,她面若桃花,肤如凝脂,柳眉弯弯,杏眼含情。一身淡粉色的衣裙随风飘动,如同仙子下凡一般美丽动人。她手中轻拈着一支娇艳欲滴的荷花,花瓣层层叠叠,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幽香。何仙姑身材高挑,体态婀娜多姿,亭亭玉立于天地之间,当真配得上“仙女”二字。
还有那位手持花篮的蓝采和,只见他头戴一顶蓝色的帽子,帽檐下露出一张充满朝气的脸庞。他笑容灿烂,阳光明媚,就像清晨初升的太阳一般温暖人心。蓝采和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衫,上面绣满了精美的图案,腰间系着一根金色的腰带,更显得他身形矫健。他手中的花篮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芬芳扑鼻,令人陶醉。这样的蓝采和恰似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郎,给人带来无尽的活力与希望。
韩湘子则手持一支碧绿如玉的笛子,站在那里宛如临风而立的翠竹,清新脱俗。他气质高雅,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尽显雅士风范。韩湘子吹奏笛子时,那悠扬动听的笛声能够穿透云霄,引得百鸟齐鸣,百花争艳。他那灵动的双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
最后是曹国舅,他身穿一袭华丽的官服,头戴乌纱帽,脚蹬黑色朝靴,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曹国舅手中捧着一块洁白无瑕的玉板,这块玉板雕刻精美,价值连城。他面色严肃,神情庄重,一举一动都符合朝廷官员的仪态规范,犹如那高高在上的权贵人物。然而,尽管曹国舅外表威严,但他内心却充满了慈悲与善良,常常利用自己的权力为百姓谋福祉。
民间为了牢记他们八个的名字,也是编了两个好听的顺口溜,一个是:
拐李先生道法高,钟离祖师把扇摇!
洞宾背剑清风客,采和果山献蟠桃!
果老求进长生酒,湘子瑶池奏玉箫!
国舅手执阴阳板,仙姑寿庆羡凤毛!
而另一个则是:
铁拐李葫芦装仙丹,里边一直冒青烟;
汉钟离手拿芭蕉扇,犀牛扇子法无边;
张果老神驴桥上过,神驴桥上跑颠颠;
吕洞宾宝剑背在肩,剑锋入地鬼寻难;
何仙姑笊篱神通广,瑞气千条照九天;
韩湘子笛子更奇妙,五音六律在里边;
蓝采和花篮神仙宝,里边能装四名山;
曹国舅手持阴阳板,一块正来一块反。
老祖道:“你说的很好!中洞八仙是世间传颂最多的神仙,也是最接地气的神仙,他们就好似那夜空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星辰一般,每一颗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绚烂光芒。他们的身影以及所经历过的种种传奇故事,恰似一幅美轮美奂、色彩斑斓的宏大画卷。这幅画卷时常会在民间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里以及各类精美的艺术作品当中共同展现出来。”
“这些神仙们往往被视为吉祥如意与长寿安康的象征,仿佛是那永远矗立在茫茫大海之上的不灭灯塔,源源不断地放射出温暖而明亮的光线,穿透重重迷雾,驱散黑暗阴霾,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一一照亮。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刻,还是在迷茫彷徨的时候,只要抬头仰望,就能看到这八位神仙如同指引方向的明灯,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让人们坚信美好的未来终将会到来。”
王小东道“师叔讲的是,弟子受教了,还有就是下洞八仙了,他们是:
班罗圣主首位仙,其次张千和鲁班;
张千手拿胡书木,鲁班脚踏乱桃园;
云臣大师度众生,修真养性善良仙;
和合二仙抱头笑,刘海施财洒金钱;
算上杜康整七位,就差刘伶没聚全;
杜康造酒刘伶醉,不醉三年不要钱。
且说一说这下八仙吧!他们都处于地仙境的层次,但关于其具体成员构成,除了上面这个说法,竟然存在着另外两个不同的版本呢!先来说说第一个版本,根据明朝杂剧《贺升平群仙庆寿》中的记载,下八仙分别是王乔、陈戚子、徐神翁、任风子、刘海蟾、刘伶、陈抟以及毕卓这八位如同璀璨星辰一般闪耀夺目的人物。其中,王乔身姿飘逸,仿佛能够御风而行;陈戚子则以智谋过人而着称;徐神翁神秘莫测,拥有着非凡的神通;任风子性格豪放不羁,行事洒脱自由;刘海蟾更是道骨仙风,一派高人风范;刘伶嗜酒如命,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陈抟则是精通养生之道,深谙天地自然之理;毕卓则以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人所称道。
第二个版本,则是在另一部作品《何仙姑宝卷》当中,对于下八仙的记载又有所不同啦!这里所说的下八仙乃是由广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以及麻古等八人所组成。广成子相传是黄帝时期的得道仙人,他智慧高深,传授了无数修仙妙法;鬼谷子则是您老人家,是纵横家的鼻祖,谋略无双,左右天下局势;孙膑身残志坚,凭借着卓越的兵法才能名垂青史;刘海前额留着那标志性的短发,形象深入人心;和合二仙象征着和谐美满,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李八百据说活了八百多岁,长寿有道;麻古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有着种种神奇的经历。
只见那老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缓声道:“嗯,你能记得如此清楚,实乃不易啊!这些个不同的版本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无一不是广大劳动人民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向往和对于那些人物的高度认可。在这两种版本之中所呈现出来的下八仙们,尽管具体人员有所不同,然而他们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各有千秋。这些仙人不仅仅只是传说中的虚构形象,更是承载了世世代代人们对于那种超脱凡俗、超凡入圣之崇高境界的深深憧憬以及无尽的遐想。”
王东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盯着眼前的老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他再次开口发问道:“对的师叔,弟子还有一个疑问,东方朔和孙膑竟然能如此名列前茅?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只见老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他轻轻抬起手来,捋了捋那花白的胡须,然后用一种低沉而又轻柔的声音缓缓回答道:“孩子啊,你有所不知。这东方朔乃是太白金星李长庚的精华所化。想当年,太白金星在天庭之中地位尊崇,法力高强,其身上蕴含着无尽的仙力与智慧。而这东方朔便是继承了太白金星的部分精华而降生于世。至于那孙膑嘛,则更是大有来头。他可是你师叔姜太公的一缕神魂转世投胎而来呀!姜太公何许人也?他可是封神大战中的关键人物,神通广大,智谋过人。如今这孙膑带着姜太公的一丝神魂之力转世,自然天赋异禀,实力非凡。所以说,以他们这样的身世背景,一旦成仙之后,岂能不厉害呢?”
王小东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满是疑惑与好奇,他再次追问道:“那么请问您老人家和那位声名远扬的王敖老祖之间是否有着亲兄弟般的关系呢?”
只见老祖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久远的岁月。然后,他用一种沉稳且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道:“的确如此,王敖老祖正是我那同父同母、血脉相连的亲弟弟啊!”说到这里,老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感慨之色,似乎回忆起了许多曾经与弟弟共同经历过的往事。
王小东一脸恭谨之色,微微躬身行礼后开口说道:“弟子谨遵教诲,不过弟子曾闻听在那唐宋时期诸多精彩纷呈的演义故事当中,似乎常常能够看到王敖老祖座下高徒活跃其中的身影呢?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