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线的清晨,寒风如刀,割得人面颊生疼。沈砚秋站在营地边缘,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群山,深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今天,他们要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做好充分准备。
\"砚秋,风更紧了。\"顾长风走来,为她披上一件厚厚的羊毛披风,\"我们得加快御寒准备,否则夜间温度骤降,大家会很难熬。\"
沈砚秋点头:\"罗衣已经在分发衣物和燃料了。我们去看看准备情况。\"
衣物准备
营地中央,罗衣正带领几名妇女分发御寒衣物。每一名队员都能领到:
- 双层毡毯:外层防水,内层保暖
- 羊毛衣裤:贴身穿着,吸汗保暖
- 皮靴:内衬羊毛,鞋底加厚防滑
- 防风帽、手套、护耳:保护头面和手部免受冻伤
\"每个人都有两套替换衣物,\"罗衣向沈砚秋报告,\"我还准备了一些额外的羊毛袜,防止脚冻伤。\"
沈砚秋满意地点头:\"很好。还要教导大家正确穿戴方法,衣物不能太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更容易冻伤。\"
顾长风补充道:\"尤其是手套,不能戴得太紧。手指要能自由活动,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燃料储备
在营地的另一侧,阿罗憾正指挥队员堆放燃料:
- 松木:燃烧时间长,火力旺
- 牦牛粪:高海拔地区重要燃料
- 酥油:可食用也可燃烧,用途广泛
\"这些燃料能支撑我们多久?\"沈砚秋问道。
阿罗憾计算了一下:\"按每天的用量,大约可以维持十五天。如果节省使用,可以延长到二十天左右。\"
\"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沈砚秋说,\"翻越天山需要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长。罗衣,你负责制定燃料使用计划,确保合理分配。\"
御寒技巧培训
为了帮助队员更好地适应严寒环境,顾长风组织了一次御寒技巧培训:
\"首先,衣物要分层穿着,\"顾长风向大家讲解,\"内层吸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防水。这样既保暖又能调节体温。\"
\"其次,要保持衣物干燥,\"他继续说道,\"湿衣服会迅速带走身体热量,极易导致冻伤。如果衣服湿了,要及时更换。\"
\"第三,要注意饮食,\"顾长风最后说,\"多吃高能量食物,如奶酪、肉类和坚果,为身体提供足够热量。\"
沈砚秋补充道:\"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经常活动手脚,促进血液循环。即使在休息时,也要时不时搓搓手、跺跺脚。\"
营地御寒措施
除了个人御寒准备,营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帐篷加固:用绳索固定帐篷,防止被大风掀翻
- 地面防潮:在帐篷内铺设干草和毡毯,隔绝冰冷地面
- 防风障:在营地外围设置简易防风障,减少寒风侵袭
- 集中取暖:设置公共取暖区,减少个人燃料消耗
\"今晚的温度可能会降到很低,\"顾长风提醒道,\"我们要确保每个人都能温暖入睡。\"
应对突发情况
考虑到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沈砚秋安排了:
- 夜间巡逻:每两小时更换一次巡逻队,确保营地安全
- 应急准备:准备好应急帐篷和额外的御寒物资
- 医疗待命:医疗帐整夜有人值守,随时处理冻伤等紧急情况
\"秦十三,\"沈砚秋吩咐道,\"你带人侦察一下周围环境,看看有没有可以补充燃料的地方。\"
\"明白,\"秦十三领命而去。
傍晚的营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雪山上,营地里炊烟袅袅。队员们围坐在火堆旁,享用着热气腾腾的晚餐。
\"这酥油茶真香,\"一名队员赞道,\"喝了浑身都暖和了。\"
罗衣微笑着说:\"这是用牦牛奶和酥油特制的,既能保暖又能补充能量。大家要多喝一些。\"
沈砚秋和顾长风并肩坐在火堆旁,望着营地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长风,\"沈砚秋轻声道,\"你觉得我们的准备足够了吗?\"
顾长风望着远处的雪山,若有所思:\"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准备。但天山的天气变幻莫测,我们还需要保持警惕,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沈砚秋点头:\"你说得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巡逻队员已经就位,医疗帐的灯火仍亮着,为整个营地提供温暖和安全感。
沈砚秋站在营地边缘,望着满天繁星。雪线之上的夜空格外清澈,银河清晰可见。
\"真美,\"她轻声感叹。
\"是啊,真美,\"顾长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但这美景背后,是严酷的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敬畏之心。\"
沈砚秋转身,与顾长风四目相对。在这寒冷的雪山之夜,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明天,我们将继续深入雪线,\"沈砚秋说,\"无论前方有什么挑战,我们都要勇敢面对。\"
顾长风点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两人并肩而立,在这宁静的雪山之夜,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无情。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走不通的路。
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雪山之巅,新的征程又将开始。沈砚秋和她的队伍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天山雪线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