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巨门在王峰身后无声合拢,将外界的混乱与死寂彻底隔绝。门内,并非想象中的幽暗洞穴或残破殿宇,而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浩瀚景象!
王峰仿佛一步踏入了宇宙星空的最深处!脚下,是无尽的黑暗虚空,却并非空无一物。无数细碎的、闪烁着柔和光芒的星辰尘埃,如同银河般缓缓流淌,构成了一条蜿蜒的光之路。道路两旁,悬浮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星辰碎片,这些碎片并非死物,表面流淌着复杂的符文光晕,如同星辰的脉络,散发出精纯而古老的星辰之力与空间道韵。
远处,六颗巨大的、散发出不同色泽光芒的星辰核心,按照一种玄奥无比的轨迹缓缓运转,排列成斗状!正是“南斗星阵”的核心!星辰之间,由无数道凝练的星辰光带连接,构成一幅庞大而精密的立体阵图!阵图缓缓旋转,引动着冥冥中的南斗星辰之力,浩瀚、磅礴、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与寂寥。
整个空间,寂静无声,却仿佛有大道伦音在无声轰鸣!这里的星辰之力与空间法则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比外界任何洞天福地都要精纯百倍!更让王峰心神震动的是,此地弥漫的道韵,与他体内的《玄元真经》、与曜日神剑、与星钥残片,同源同质,完美契合!这里,就是太虚真人最终停留之地!
王峰踏着星辰光路,缓缓前行。神念扫过,发现那些悬浮的星辰碎片上,许多都残留着人为的痕迹:有被打磨平整、刻满了推演阵法的石台;有被炼制过、用于汇聚星辰之力的玉柱;甚至还有一些简易的蒲团和石桌,仿佛主人刚刚离去。
终于,他来到了那六颗南斗星辰核心环绕的中心区域。这里,悬浮着一块最为巨大的、通体莹白如玉的星辰碎片。碎片表面光滑如镜,中心处,静静放置着一物。
那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宝,而是一块看似普通的青色蒲团。蒲团之上,别无他物,只安静地放置着一枚长约尺许、宽约三指、厚约半指的古朴玉简。玉简通体呈现温润的青色,表面没有任何华丽的纹饰,只有一种历经无尽岁月的沧桑质感。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是整个南斗星阵、这片星辰空间的中心,所有的星辰光晕和道韵流转,都隐隐以其为尊。一股包容万物、蕴含万法、直指大道本源的浩瀚气息,自玉简之上悄然弥漫开来。
王峰的目光瞬间被那玉简吸引。他缓步上前,目光首先落在蒲团之上。那里,似乎有一道极其淡薄、却无比清晰的虚影残留。
那是一个青衫道人的背影。他盘膝坐于蒲团之上,身姿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沧桑与疲惫。他微微仰头,望着前方缓缓运转的南斗星阵,仿佛在凝视着宇宙的终极奥秘,又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虽然没有面容,没有声音,但王峰在看到这背影的瞬间,心脏便猛地一缩!一股源自血脉、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与悸动,汹涌而来!
“太虚师祖……”王峰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背影,与他记忆中系统器灵幻化的形象,与《玄元真经》传承道韵中蕴含的那丝意念,完美重合!这就是太虚真人!他最终,就坐在这里!
王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酸楚,对着那蒲团上的虚影,深深一揖:“后世弟子王峰,得蒙师祖传承,今日循迹而来,拜见师祖!”
当他直起身时,那蒲团上的虚影仿佛微微波动了一下。一道平和、温润、却带着无尽沧桑与疲惫的声音,如同跨越了万载时光,缓缓在这片寂静的星辰空间中响起:
“后来者……”
“你能至此,见吾留影,便是有缘,亦已得吾之道统根基。”
“吾名太虚,于此星阵核心,静坐参悟,直至尽头。”
声音微微停顿,仿佛在追忆,在叹息。
“吾一生,游历星海,探寻大道本源,于阵、符、器、丹乃至神魂肉身淬炼之道,皆有所得,亦有所憾。大道无穷,吾之所见,不过沧海一粟。”
“此玉简之中,乃吾毕生心血所系,名为《太虚道典》。其内包罗万象,不仅有吾于大乘期前的全部修行感悟、核心功法总纲,亦囊括了吾在炼器、炼丹、阵法、符箓等诸多杂学之上的最高成就,更记述了吾一路走来的诸多见闻与未了之心愿。”
声音中带上了一丝深沉的嘱托之意。
“得此道典,便得吾之完整传承。望你善加参悟,莫负其名。大道漫漫,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方能行远。”
“吾之佩剑‘曜日’,伴你前行,吾心甚慰。”
“前路或有风雨,然星海无垠,亦充满无限可能。后来者,珍重……”
声音渐渐低沉,最终消散于无形。那蒲团上的虚影,也如同青烟般缓缓散去,仿佛从未存在过。唯有那平淡而沧桑的嘱托,依旧在王峰心间回荡。
王峰久久沉默,对着空荡荡的蒲团,再次深深一揖。心中充满了对太虚师祖的无限敬意与感激。师祖留下的并非仅仅是冰冷的功法,而是他毕生的智慧、经验与探索的精神。
他缓缓起身,目光灼灼地落在蒲团之上那枚青色的玉简之上。这就是《太虚道典》!记载了一位大乘修士毕生所学所想的无上宝典!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绪,郑重的伸出双手,将那枚温润的玉简捧起。玉简入手微沉,触感冰凉,却又仿佛与自身法力隐隐共鸣。
他不再犹豫,于蒲团前盘膝坐下,屏息凝神,缓缓将这记载了太虚师祖毕生心血的《太虚道典》玉简,贴在了自己的额头之上。
神念,缓缓沉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