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并未在姜氏族人面前显露那惊世骇俗的大乘修为,他只言自己是一位游历四方的道门修士,与他们的先祖有旧,偶遇此地,心生感应,愿助一臂之力。即便如此,对于早已没落、挣扎求存的姜氏一族而言,王峰的出现已是天降甘霖。
接下来的半年,王峰便在这荒凉的尘熄星暂居下来。
他做的第一件事,并非直接传授高深功法,而是着手改善生存环境。
尘熄星灵气稀薄,虚空风暴时有侵袭,地表辐射强烈,凡人难以久居,修士更是难以存进。王峰徒步走遍整颗星辰,以神念细细勘察地脉走向、灵气节点与空间薄弱之处。
随后,他于星辰南北两极、地心深处以及几处关键地脉节点,悄然布下九座巨大的混沌蕴灵阵基。阵基以虚空神铁为骨,融入了他对大地方物生灭的深刻理解,能缓缓吸纳星辰内部散逸的微弱能量与偶尔掠过星域的稀薄灵气,并将其转化为温和且具备微弱生机的“初灵之气”,反哺星辰本身。
他又在星辰外围的虚空之中,布下三百六十面无形的定空幡(以法力凝聚的虚空符文),构成一个巨大的稳定力场,能有效削弱乃至偏转偶尔袭来的小型虚空风暴与有害辐射。
阵法启动之时,并无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整颗星辰微微震动了一下。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姜氏族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变化——刺骨的寒风变得柔和了许多,天空那常年灰蒙蒙的色彩似乎清透了一点,呼吸间仿佛也多了一丝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气息!最明显的是,那些原本只在特定区域艰难生长的苔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蔓延,甚至出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嫩绿的草芽!
生存环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
与此同时,王峰开始梳理并传授道法。
他并未直接给予高深传承,而是首先花了大量时间,仔细研究姜氏一族那仅存的、残缺不全的古老修炼法门。他发现其核心竟与《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吐纳之术以及一些战技残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因环境变迁与传承断绝,变得粗糙且效率低下。
王峰以其大乘境界的浩瀚见识,结合此界通用的修真体系,对这些古老法门进行了优化与重塑。他保留了其中契合血脉的核心要义,修正了谬误之处,补充了缺失环节,并引入了更高效的灵气引导与炼化法门,形成了一套适合姜氏族人当前体质与环境的、从炼气到筑基期的完整基础功法——《薪火诀》。
他亲自为族中所有具备修行潜力的孩子和青年检测灵根资质,因材施教,耐心讲解《薪火诀》的每一个细节。他没有动用灌顶等霸道手段,而是引导他们自行感悟、练习,只在关键处稍加点拨。
族长姜承与少年姜明,作为族中天赋最佳者,更是得到了王峰的悉心指导。半年时间,姜承那停滞多年的炼气三层修为竟一路攀升至炼气六层,白发间甚至生出了几缕青丝!而姜明更是后来居上,直接突破至炼气四层,成为了族中的希望之星。
除了修炼,王峰还传授了一些基础的炼丹(以本地矿物与苔藓为主材)、炼器(利用他们开采的金属)、阵法(简易的防护、聚灵阵)知识。他传授的并非多么高深的东西,却都是眼下最实用、最能提升生存能力的技艺。
他更鼓励族人不要忘记祖辈的智慧,将那些古老的文字、图案、歌谣记录下来,与新的知识相结合。
半年时光,在王峰的守护与引导下,尘熄星姜氏一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宜居了,族人身体强健了,有了系统的修炼之法与生存技艺,眼中不再是麻木与绝望,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干劲。
王峰看着这一切,心中欣慰。他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已为这支流落异乡的血脉,重新点燃了文明的薪火,打下了自强不息的基础。
这一日,王峰将《薪火诀》的完整玉简、以及记载了诸多技艺与注意事项的兽皮卷,郑重交到老族长姜承手中。
“此间事了,我需离去。”王峰温和道,“这些传承,乃根据你族情况所优化,足以让你们在此安稳发展。未来能走到哪一步,需靠你们自身勤修不辍。切记,坚守本心,不忘祖德,但也不必固步自封。若有朝一日,尔等中出现惊才绝艳之辈,或可凭此寻得更广阔的天地。”
他没有留下具体的联系方式,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指引——若将来族中有人能突破至元婴期,可尝试前往南部星海寻找“太玄”之名。
姜承带领全族男女老幼,跪伏于地,泣不成声:“上仙大恩,我姜氏一族永世不忘!定为上仙立长生牌位,日夜祈福!”
少年姜明紧紧握着拳头,眼中含着泪,却充满了坚定:“王峰前辈!我一定努力修炼!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王峰含笑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被他悄然改变的土地与人们,身形缓缓淡化,如同融入清风,消失不见。
离开尘熄星后,王峰并未立刻返回南部星海。他继续在碎星海及其周边几个偏远星域漫游了数月,偶尔还会遇到一些类似姜氏、坚守着某些古老遗风的小族群,他都会在力所能及又不打扰其原本轨迹的情况下,稍作点拨,留下些许善缘。
飞升之期愈发临近,那种与此界淡淡的疏离感也日益明显。
王峰知道,是时候回去了。
他一步踏出,跨越无尽星河,朝着南部星海启明星域的方向,悠然行去。一年半的游历,广结善缘,更意外地延续了一脉地球道统,心中圆满而平静。
太玄门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在飞升之前,做最后的安排与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