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潮水退得老远,露出大片湿漉漉的沙滩。陈沐阳套上用树皮纤维编的防水裤,裤脚用椰子纤维扎紧,防着海水倒灌。腰上别着把磨尖的贝壳铲,手里拎着露兜树编的竹篓,扭头看老爹陈景行正往枣木拐杖上绑青铜小耙子,镜片上凝着层海雾:\"塔卡娜说今儿大潮,蛤蜊都躲在沙滩下三寸深的地儿。\"
村子里早忙活开了。阿帕奇蹲在火山岩灶边,用贝壳刀削着昨天剩下的芒果皮,准备晒干了泡水喝。马库图带着少年们在修补鱼篓,用坚韧的露兜树纤维细细缝补破洞,嘴里哼着调子:\"左三圈,右三圈,鱼篓结实不跑鱼。\"
走到海边,湿润的海风裹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沙滩上散布着各种海螺壳,在晨光里闪着珍珠般的光泽。陈沐阳踩着软软的沙子往前走,脚下的沙粒冰凉细腻。他盯着沙滩上那些细小的气孔——塔卡娜说过,有气孔的地方就有蛤蜊。
\"爸,你看这儿!\"陈沐阳指着一处沙面,几个细密的气孔正往外冒泡泡。他蹲下身,用贝壳铲轻轻挖开沙子,没挖多深就碰到了硬壳。\"是大蛤蜊!\"他兴奋地叫着,小心翼翼地把蛤蜊刨出来,巴掌大的贝壳上沾着湿沙,在手里沉甸甸的。
陈景行也找了片沙滩,用青铜小耙子慢慢耙沙。\"挖的时候别太急,不然蛤蜊会吐沙。\"他说着,耙出一只比陈沐阳挖到的还大的蛤蜊,贝壳上缠着几缕海草。两人配合着,在沙滩上挖了个遍,竹篓很快就装满了蛤蜊,壳子碰撞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挖蛤蜊时,陈沐阳还在礁石缝里发现了几株野生的澳洲野蒜。这种野蒜叶片细长,呈深绿色,根部带着小蒜头,散发着浓郁的蒜香。他小心地拔出几株,抖掉根部的泥土,放进竹篓里——这可是难得的调味料。
回去的路上,路过一片红树林,陈沐阳用贝壳刀砍了根结实的树枝,在泥地里戳了戳,惊起几只肥美的泥蟹。他眼疾手快,用树枝按住一只,迅速用贝壳刀抓住蟹背,扔进竹篓里。\"今晚加个菜!\"他笑着对陈景行说,竹篓里的泥蟹不安地爬动着。
村子里,阿帕奇正在准备吐沙的水。她把海水装进大贝壳里,加了勺火山盐,又掰了几片野蒜叶放进去:\"蛤蜊得在盐水里泡俩时辰,让它们把沙吐干净。\"她把蛤蜊倒进贝壳里,水面立刻泛起细小的泡沫。
马库图带着少年们从海边回来,手里拎着一串刚捕到的虾虎鱼,银灰色的鱼在绳子上晃悠。\"今儿虾虎鱼多,撒一网就捞了十几条。\"他得意地晃了晃,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烹饪从午后开始。陈景行用玄武岩块砌了个简易的灶台,底下生起火,上面架起用火山玻璃片打磨的薄锅。陈沐阳把吐完沙的蛤蜊用海水洗干净,用贝壳刀在贝壳上轻轻敲一下,让壳子张开一条缝,去掉一半壳,留下带肉的一半。
\"野蒜得切成末,跟柠檬汁一起调酱。\"阿帕奇把野蒜和柠檬汁混合,又加了点磨碎的火山盐,\"这酱抹在蛤蜊上蒸,去腥又提鲜。\"她把酱料递给陈沐阳,蒜香混合着柠檬的清香,闻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马库图把虾虎鱼去头去内脏,用海水冲洗干净,在鱼身上划了几刀,抹上野蒜酱,用香蕉叶包好,放在烤架上。陈景行则在锅里放了些海水,把包好的泥蟹放进去,撒了把野蒜叶,准备清蒸。
\"蛤蜊得蒸到壳子全开,肉卷起来才行。\"陈景行把抹好酱的蛤蜊放进蒸锅里,盖上用露兜树叶编的盖子。阿帕奇在一旁往火里添了几块干椰子壳,火苗\"噼啪\"作响,冒出的烟带着椰香。
蒸了约莫一刻钟,蛤蜊的壳子陆续张开,露出肥美的蛤肉,野蒜酱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村子。陈沐阳掀开锅盖,热气瞬间冒出来,他用贝壳夹起一只,先喝一口壳里的汤汁,鲜甜中带着野蒜的辛辣和柠檬的清香,味道浓郁极了。
接着咬下一口蛤肉,肉质鲜嫩多汁,野蒜的香味完全渗入了蛤肉里,每一口都充满了海洋的鲜味和植物的清香。他吃得满脸都是汤汁,旁边的少年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拿起贝壳,直接往嘴里倒汤汁,烫得直咧嘴,却又舍不得放下。
马库图烤的虾虎鱼也熟了。掀开香蕉叶,鱼肉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散发出野蒜和柠檬的香味。他用贝壳刀轻轻一刮,鱼肉就成片地下来,送进嘴里鲜嫩无比,鱼皮烤得焦脆,带着淡淡的炭火味。
阿帕奇蒸的泥蟹也端了上来。蟹壳呈鲜艳的红色,掀开蟹盖,金黄色的蟹膏立刻露了出来。她用贝壳勺舀起蟹膏,吹了吹送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鲜!比上次的生蚝还鲜!\"蟹肉紧实有弹性,野蒜的香味和蟹肉的鲜甜完美融合。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蒸蛤蜊和烤虾虎鱼,一边喝着阿帕奇煮的蛤蜊汤。她把蛤蜊壳和虾虎鱼的骨头一起煮,加了野蒜和香草,汤里透着浓郁的鲜味,喝下去暖乎乎的。天空之泪的匣子放在一旁的石头上,在火光的映照下,匣子表面的纹路似乎也随着食物的香气轻轻波动。
\"明天咱们去南边的山林里看看,听说那里有野生的菠萝蜜。\"陈景行擦了擦嘴,望着远处的山林。大家纷纷点头,期待着明天的新发现。夜色渐深,蒸蛤蜊的鲜香和烤鱼的焦香还弥漫在空气中,伴随着海浪声,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满足。陈沐阳摸了摸吃得饱饱的肚子,靠在树干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着明天在山林里会找到什么样的美味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