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从毒雾带散透,营地周围的淡蓝光就亮得刺眼。阿图蹲在篝火旁,手里的毒雾浓度仪显示“中度浓度”,可仪内的荧光苔却在微微闪烁——和昨晚相比,雾中的毒素似乎多了种新成分,凑近面罩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比之前的腥味更诱人,却让人头皮发麻。陈沐阳举着断藤斧,朝着雾中蓝光最亮的地方试探性挥了挥,斧刃划过的瞬间,一群指甲盖大的虫子飞了出来,虫身泛着淡蓝光,翅膀扇动时会撒下细小的淡绿色粉末,粉末落在地上,毒雾浓度仪的苔色立刻变成了深红——是“雾光虫”,它们会聚集在毒雾中,还能分泌加剧毒素的粉末!
“得先做‘雾光虫驱散灯’,不然没等穿过雾带,毒素就超标了。”阿图盯着飞散的雾光虫,它们怕强光和特定气味,之前的驱虫草应该有用。陈沐阳立刻找了根粗竹筒,打通竹节,筒身每隔两寸钻一个小孔,方便光线和气味散出;奇伯则将发光石粉末和磨碎的驱虫草按2:1混合,装进竹筒,再加入少量干燥的火焰草(能缓慢燃烧,持续释放热量和烟雾);最后在竹筒顶端绑一根细木柄,木柄末端缠上防火苔,防止手持时被筒身的热量烫伤——驱散灯点燃后,发光石的蓝光能照亮雾中路径,驱虫草的烟雾和火焰草的热量则能赶跑雾光虫,一举三得。
第一盏驱散灯刚点燃,淡蓝光芒就透过小孔洒出来,驱虫草的淡香随着烟雾扩散,周围的雾光虫纷纷往后退,原本刺眼的蓝光瞬间暗了不少。阿图举着灯试了试,灯身的热量刚好不烫手,照亮范围能覆盖三尺,浓度仪的苔色也从深红转回浅黄——有效!众人赶紧又做了五盏,每人带一盏,确保行进时能形成连续的驱避带。
光有驱散灯还不够,毒雾浓度会随雾气流动变化,之前的浓度仪只能显示当前浓度,没法预警突然的浓度升高。奇伯又升级了“动态浓度仪”:在原有铜管内,加了一根细铜丝,铜丝一端连接荧光苔,另一端延伸到仪外,绑了个小铜铃;当浓度突然升高(比如遇到雾光虫群),荧光苔发热会让铜丝导电,铜铃就会“叮铃”响,响得越急,浓度升得越快;仪身还刻了“安全-预警-危险”三道红线,荧光苔的光芒碰到哪道线,就对应哪个等级,比之前的刻度更直观。
所有装备准备妥当,日头刚爬到半空,队伍就举着驱散灯,朝着毒雾带出发。阿图走在最前面,驱散灯的蓝光在雾中划出一道通路,雾光虫被烟雾和光芒挡在两侧,偶尔有漏网的,也会被身后族人的灯赶跑。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动态浓度仪的铜铃突然轻响,荧光苔的光芒碰到了预警线——前方雾浓度在升高!阿图立刻放慢脚步,举着灯往前探,发现前方的雾中聚集着一大群雾光虫,虫群的蓝光几乎连成一片,显然是个“虫巢”。
“用‘烟雾弹’驱散!”陈沐阳掏出之前做驱虫烟棒剩下的材料,快速捏了几个简易烟雾弹:将驱虫草碎、硫磺粉和火焰草混合,用湿苔藓包成拳头大的球,外面缠上细藤;点燃苔藓球,扔向虫巢——“砰”的一声,烟雾弹炸开,浓绿色的烟雾瞬间笼罩虫群,雾光虫受惊四散,虫巢处的毒雾浓度也跟着下降,浓度仪的铜铃渐渐不响了。
午后时分,众人终于穿过毒雾带,碧水潭的全貌出现在眼前——潭水呈深绿色,清澈得能看到水下的碎石,潭中央的石台上,立着一根比绿泉眼更粗的石柱,正是地脉节点的核心;可潭水表面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暗绿色水藻,水藻碰到岸边的石头,石头表面立刻泛起细小的泡沫,像是被腐蚀了一样——是“蚀骨水藻”,能缓慢腐蚀金属和木头,普通工具一碰到就会被啃出小坑。
“得做‘防蚀涂层’和‘水藻清理钩’,不然靠近不了节点。”阿图指着潭边被腐蚀的石头,涂层必须能抵抗水藻的侵蚀,清理钩则要能在水里操作,不直接接触水藻。
雅兰负责调配防蚀涂层:她将之前剩余的树胶(新刮的橡胶树胶)、火山灰(防高温剩下的)和生命晶石碎屑(从生命之树带的)按3:2:1混合,加入少量泉水调成糊状;树胶能形成防水膜,火山灰能增强硬度,生命晶石碎屑则能中和水藻的腐蚀性,三者混合后,涂在工具上干得快,还能牢牢附着在表面。
陈沐阳和塔卡则做水藻清理钩:他们找了根五尺长的硬木杆,杆身均匀涂满防蚀涂层,晾干后硬得像石头;杆的一端,用暗能蜥身上的金属碎片弯成一个带倒刺的钩头,钩头内侧也涂了层涂层,避免被水藻腐蚀;杆尾绑了根丈长的韧藤,藤的末端系着一个小环——站在潭边,能通过拉动藤环调整钩头的角度,在水里勾住水藻,不用下水就能清理。
第一把清理钩做好,陈沐阳站在潭边,试着勾向水面的水藻——钩头的倒刺刚好勾住水藻,轻轻一拉,就能将水藻扯出水面,水藻落在岸边的石头上,虽然还在蠕动,却没法腐蚀涂了涂层的钩头,杆身也完好无损。众人加快速度,又做了两把,三人一组,开始清理潭面的水藻。
清理到潭中央时,水下突然传来“哗啦”一声,一条半丈长的“潭底黑鱼”跃出水面,鱼身覆盖着暗绿色的黏液,显然也被水藻腐蚀过,变得极具攻击性。黑鱼朝着正在清理的族人扑来,陈沐阳立刻举起清理钩,钩头的倒刺刚好勾住鱼的鳃部,黑鱼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黏液落在钩头上,被防蚀涂层挡住,没造成任何损坏。
夕阳落下前,潭面的水藻终于清理干净,节点石柱露出全貌。石柱顶端的晶石泛着淡蓝色的光,比绿泉眼的更亮,阿图手里的铜钥一靠近,就发出“嗡”的共鸣声,铜钥的淡绿光与晶石的蓝光交织,在石柱表面画出一道细浅的纹路——是注入点!
阿图掏出之前的精准注能针(已经涂了防蚀涂层),刚想靠近潭中央的石台,却发现石台周围的潭水比其他地方深,水下还藏着暗礁,直接走过去容易滑倒。“得做‘水下踏脚石’!”奇伯指着潭边的平整石块,挑选了十几块一尺见方的石头,每块石头表面都涂了防蚀涂层,石头的一侧钻了小孔,用韧藤将石头两两相连,铺成一条从岸边到石台的通路,石头之间的距离刚好能一步跨过,不会掉进水里。
踏脚石铺好时,天色已经擦黑。阿图站在岸边,举着动态浓度仪确认周围没有残留的毒雾,陈沐阳则举着驱散灯,照亮石台上的注入点。众人围在潭边,准备明天一早校准节点——石柱的蓝光在暮色中格外清晰,潭水倒映着灯光,泛着细碎的光斑,只是没人注意到,石台底部的石缝里,还藏着少量没清理干净的蚀骨水藻,正缓慢地朝着石柱的晶石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