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黄风城所在,百里黄沙消失之后,裸露出来的不是黝黑的冥土,而是无数人工斧凿过洞窟。
只是,洞窟似乎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宛如蜂窝煤一般,似乎是一座矿场。
“黄风大……师,此处既然出土须弥寺这等重宝,应该是某处宗门遗址吧?”
周晓天一时没能适应黄风大王的身份转变,鸠摩什真是的,既然度化了人家,也不给起个法号什么的,看来烂陀寺的佛门传承也就那样,连辨识度如此高的传统都没能传扬下来。
“应居士说得是,看须弥寺的风格,不像是地渊魔族的建筑风格,起码是万年前的产物。而且,这些洞窟的石雕形象不像是魔族,反倒像是……”
雷亦天是魔殿长老,对于地渊魔族的了解,不是周晓天所能比拟的。
石雕的形象很奇葩,与现世不同,众人心中隐隐有些猜测,齐齐看向鸠摩什。
“阿弥陀佛,这是上古佛门道场。世尊保佑,指引弟子来此,方才得以瞻仰上古佛门遗址。”
鸠摩什扑通一声跪下,向着百里洞窟顶礼膜拜,再抬首时已是泪水盈眶。
“多谢应居士,若非是你,贫僧何曾想到,失陷魔族万年的地渊,尚有我佛道统,多谢了,贫僧稽首了。”
面对一本正经感谢的鸠摩什,周晓天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扶起他,说道:“鸠摩大师,不必如此。你也说了,说不定真是佛祖他老人家指引我等到来的。”
“话虽如此,但应居士亦有接引之功,不然我佛道统埋没于茫茫黄沙之下,重见天日遥遥无期。”鸠摩什再三合什稽首。
周晓天最是受不了这个,当鸠摩什提到接引之功,连忙否认道:“不敢当,不敢当接引之号,我与佛门没有这么重的缘分!”
笑话,接引可是上古佛门大佬,这个因果可不能结下,应该果断否认。
“鸠摩大师,别客气了,还是去看看上古佛门秘藏吧!”
周晓天催促着,免得对方又说出冒犯佛祖的忌讳来。
“是极时机,是贫僧失态了。”
鸠摩什打量着百里石窟,对黄风大王道:“黄风,将须弥寺道场放出来吧,免得招来他人觊觎。”
在没有探索清楚佛门遗址之前,还须稍作遮掩,所以,黄风城暂时不能搬家。
黄风大王没有反对,经过鸠摩什相助,操控须弥寺道场已经随心所欲。因此,当百里黄沙再现时,虽然覆盖了整座石窟,却没有阻拦他们的去路。
随着,一俗三僧步入石窟,黄沙紧接着封锁住石窟入口,却没有渗入一粒沙子。
眼前的石窟是最大的一座,所以他们选择此处作为入口。
鸠摩什抬头瞻仰石窟供奉的石雕形象,眼眸不由一缩,连连告罪道:“罪过,这尊菩萨的头颅呢?”
原来,百丈石雕庄严肃穆,虽非活物,仍有一股威严笼罩着整座石窟,仿佛天上神佛在悲悯尘世间的苦难。
只是万万没想到,宛如天上神佛的雕像,竟然缺少了最为关键的部位--头颅。
“弟子不知,当年寻到此处,即已发觉这尊无头菩萨,想必是阿修罗王族造下的罪孽。”
黄风大王告罪了一声,遂将定风珠的来历娓娓道来。
原来,定风珠确实是阿修罗族祖传至宝不错,但是并非是他们所炼制,而是得自此处遗址。
鸠摩什眼睛又是一缩,咬牙切齿地道:“血海阿修罗,吾与尔等势不两立!”
若是定风珠是出自此地的佛门至宝,这就说得通鸠摩什为何一见到它就会有股冲动,继而生出度化黄风大王的心思。
果然,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佛祖在为他指路。指引着他这位佛门使者,烂陀寺住持来为接续上古佛门道统。
“黄风,可曾见到佛门经典?”
佛门三宝,佛、法、僧。
在云梦界,乃至七曜仙域,根本不会出现佛陀,甚至连一尊菩萨都不曾现身过,此地唯有菩萨的石雕,因此第一项佛宝可以排除。
第三项僧宝,地渊上古佛门已经埋没黄沙上万年,哪里还有佛门修行者。
故而,鸠摩什直接询问起法宝,即佛门经典。
黄风大王作为继阿修罗族之后,第一个寻觅到此地的存在,确切地说,在鸠摩什寻上门之前,他就是此地的主人。
石窟之间的通道,大都是他亲手挖掘的,此地到底有何宝物与典籍,不可能逃得过寻宝鼠的法眼。
因此,黄风大王略微思索,当即带着众人来到另一处石窟。
入眼所见,都是散落一地的树叶,每一页树叶上都镌刻着特殊的文字,若是不注意,还以为是树叶原本的叶脉。
黄风大王不敢确定地道:“住持,这些树叶不会就是佛门经典吧,看着不像是文字……”
“贝叶!”鸠摩什眼睛再度一缩,精光闪闪,露出贪婪神色,与黄风大王当初看见阎君帖一样。
贝叶是佛门宝树贝多罗的叶子,经过祭炼后,水火不侵,虫蚁难啮。
佛门三宝树,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其中,贝多罗承载无边佛法;菩提树助人开悟;娑罗树助人涅盘。
“罪过,怎么都是残缺的,这上面都是爪痕,莫不是黄风你亵渎了法宝?”
鸠摩什一股恨铁不成钢心思油然而生,黄风大王作为地主,不识货也就罢了,还肆意破坏法宝,如此罪孽深重,不重惩无以向诸佛谢罪。
出去之后,一定要安排此等顽劣不堪的家伙去藏经阁抄写佛门经典,先抄个一百年再说,顺便认认什么叫上古梵文。
许是感受到未来无亮,黄风大王辩解道:“住持,弟子没有。在弟子寻来之前,有一伙魔狼占据了此地,应是他们造下的罪孽。你看,这一道道爪痕,都是魔狼的爪子造成的。”
他说着,还现出真身,以鼠爪比对着贝叶上的爪痕。
“阿弥陀佛,我辈无能,遂使法宝蒙尘!彼辈无知,法宝免遭焚毁!”
鸠摩什郑重合什道,也庆幸他们不懂上古梵文,不然上古佛门的道统就要落入魔族之手,见辱于茹毛饮血之辈。
至于地渊佛门为何没落,与魔族绝对脱不了关系。
具体详情,看来得从眼前的经典中寻了。
只是经典蒙尘已久,早已脱落散佚,得需花费莫大精力去整理。这是一个大工程,不是须臾即可见功的。
鸠摩什看着眼前散落的贝叶,又转头看向身边几位,都是不学无术之徒,只得将贝叶尽数收入佛国,供一众弟子整理。
幸好烂陀寺上古梵文没有失传,不然,得遇真经而不识,岂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