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铁短缺的难题像块巨石压在陆辰心头,锻造坊的工匠们虽干劲十足,可原料见底,再好的手艺也难以为继。望着演武场上士兵们手中翻新的旧兵器,陆辰清楚,仅靠改良冷兵器,难敌蛮族的重甲骑兵,必须找到新的破局之法。
这时,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检测到宿主面临战力提升瓶颈,触发辅助提示 —— 可尝试研发 “火药”,解锁热武器雏形,大幅提升守城与攻坚能力。】
火药!陆辰眼前一亮。这东西在冷兵器时代堪称 “大杀器”,若能造出,无论是守城时的爆破防御,还是攻坚时的破阵,都能起到奇效。可火药的制作需要硫磺、硝石、木炭三种核心原料,硝石锻造坊有储备,木炭也容易获取,唯独硫磺,在这北境之地极为罕见。
“赵虎,你可知这附近哪里能找到硫磺?” 陆辰立刻叫来赵虎,问道。
赵虎挠着头想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王爷,属下记得城西三十里有座黑石山,以前听山民说,那山里的石头会冒黄烟,碰着火星还容易烧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您要找的东西。”
“黑石山……” 陆辰心中一动,冒黄烟、易燃烧,极有可能是天然硫磺矿。他当即决定:“备马,你带十名亲卫,随我去黑石山看看。”
次日清晨,一行人踏着晨露出发。黑石山山势陡峭,草木稀疏,山体多是黝黑的岩石,远远望去,果然有几处山缝中飘出淡黄色的烟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就是这里!” 陆辰快步走到山缝前,只见岩石缝隙中凝结着淡黄色的晶体,用刀刮下一点,凑近鼻尖闻了闻 —— 正是硫磺的味道。他心中大喜,立刻下令:“赵虎,带人清理山缝,收集这些硫磺晶体,注意小心,别沾到火星。”
亲卫们小心翼翼地用布片包裹硫磺,忙活了大半日,才收集到两麻袋。虽数量不多,却足够初步试验。返回途中,陆辰又让人收集了足量的干木炭,碾碎后与硝石、硫磺按比例分装,只待找个隐秘处开始试验。
经过两日勘察,陆辰最终选定了城外一处废弃的山洞作为试验场。山洞位于雁门关西侧的山谷中,远离军营与村落,洞口被杂草遮掩,极为隐蔽。他让人将山洞清理干净,在地面铺好石板,又找来几名心思缜密、手脚灵巧的工匠,组成临时试验小组,由他亲自指导。
“记住,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必须精准,多一分少一分,效果天差地别。” 陆辰拿着纸笔,写下 “一硝二磺三木炭” 的基础配比,递给身边的工匠周顺,“先按这个比例混合,研磨时动作要轻,绝不能有火星,研磨成细粉后,再少量装入陶罐中。”
工匠们满脸紧张,既好奇又敬畏。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些普通的矿石和木炭混合后能有什么用处,却对陆辰有着十足的信任,小心翼翼地按吩咐操作。研磨过程中,有人手心冒汗,生怕出半点差错,陆辰则在一旁紧盯,时不时提醒:“慢些,别太用力,粉末要均匀。”
半日工夫,第一批火药粉末终于制成。周顺捧着装有药粉的陶罐,手微微发抖:“王爷,这…… 这东西真的有用?”
陆辰接过陶罐,感受着罐中粉末的细腻,眼中闪过期待:“能不能成,试过便知。” 他让人在山洞深处挖了个土坑,将陶罐埋入其中,只留出引线,又让人搬来几块巨石放在坑边,测试爆炸威力。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都退出山洞,躲在山谷的岩石后。陆辰深吸一口气,点燃火把,亲自走到洞口,将引线引燃。橙红色的火苗顺着引线快速窜向山洞,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洞口的方向。
几息过后,山洞内突然传来 “轰隆” 一声闷响,震得地面微微颤动,紧接着,一股浓烟从洞口涌出,夹杂着碎石和尘土。众人惊得站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 那不起眼的粉末,竟真的爆发出如此动静!
陆辰快步冲进山洞,只见埋陶罐的土坑被炸出一个半尺深的坑,旁边的巨石被震得挪动了位置,坑边的石板布满裂纹。他蹲下身查看坑底,心中既有欣喜也有遗憾:威力比预想中弱了些,想来是配比不够精准,研磨也不够细腻,而且没有密封,导致药力散逸。
“王爷,这…… 这也太厉害了!” 周顺等人跟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之前的紧张早已被震撼取代,“有了这东西,对付蛮族的攻城塔,岂不是一炸一个准?”
“眼下威力还不够,还需改良。” 陆辰站起身,眼中闪着光,“但这足以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从今日起,这里就是咱们的秘密试验场,继续调整配比,改进制作工艺,务必造出威力更强的火药!”
接下来的几日,陆辰几乎泡在试验场,反复调整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尝试不同的研磨方式和密封手段。有时配比失衡,爆炸威力微弱,只冒出一阵浓烟;有时密封过严,陶罐炸得粉碎,险些伤到人。可无论失败多少次,他和工匠们都没有气馁,反而越挫越勇,不断记录数据,总结经验。
随着试验的深入,火药的威力日渐提升。当一次试验中,爆炸直接将坑边的巨石炸得裂开缝隙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陆辰望着裂开的巨石,心中清楚,火药的研发已初见成效,而这,将成为守护雁门关的又一张王牌。只是他也明白,火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要将其转化为真正的战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