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口的风,比别处更烈,带着一股透骨的寒意。
一座破旧的客栈孤零零地立在风口,仿佛随时都会被狂风掀翻。客栈的招牌上写着“黑风客栈”四个大字,只是那“黑”字已经被风沙磨得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远远看去,像是“风客栈”。
燕十三、老赵和石头站在客栈门口,抬头看着这座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建筑,心里都有些打鼓。
“这里就是黑风客栈?”石头小声问道,他觉得这里与其说是客栈,不如说是一座废弃的鬼屋。
老赵点了点头:“嗯,就是这里。别看它破,里面可热闹着呢。”
燕十三推了推客栈的木门,门轴发出“嘎吱”的刺耳响声,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三人走进客栈,一股浓重的酒气、汗味和劣质烟草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让石头忍不住皱起了鼻子。
客栈里果然如老赵所说,很“热闹”。
十几个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汉子散落在大堂里,有商人打扮的,有镖师模样的,还有一些一看就是亡命徒的凶神恶煞之辈。他们大多都带着兵器,眼神警惕地打量着新来的燕十三三人。
看到燕十三手里那把锈迹斑斑(虽然内里已变,但外表仍有残留)的长刀,还有石头手里的断剑,以及老赵那个破旧的药箱,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轻蔑的神色。
燕十三没有理会那些目光,他找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对店小二喊道:“来三碗水,三笼包子。”
店小二是个干瘦的中年人,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连忙跑了过来:“好嘞,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就在这时,客栈里一个靠窗的桌子旁,两个人引起了燕十三的注意。
一个是身材高大的老者,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异常锐利,像鹰隼一样。他的手指很长,指甲微微弯曲,看起来像是鹰爪。
另一个是个女人,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裙,容貌算不上绝美,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妖异。她的眼睛很大,眼尾上翘,嘴角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看了心里发毛。
这两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强大的气息,与客栈里其他的人截然不同。
燕十三注意到,那个老者的腰间挂着一个骷髅头形状的玉佩,而那个女人的腰间,则挂着一个蝎子形状的银饰。
“他们就是漠北双枭,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老赵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警惕,“据说他们两个人联手,在漠北没有几个人敢惹。”
燕十三点了点头,他能感觉到,这两个人的实力很强,甚至可能不在血手人屠之下。
尤其是那个黑风老妖,给他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似乎察觉到了燕十三的目光,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同时转过头,看向燕十三所在的角落。
黑风老妖的眼神冰冷,没有任何感情,像是在看一件物品。
沙蝎娘子则对着燕十三抛了个媚眼,嘴角的笑容更加妖异了。
燕十三没有回避他们的目光,他坦然地迎了上去,眼神平静无波。
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镇定的气度。
“有趣。”沙蝎娘子轻声说道,声音像毒蛇吐信一样,带着一丝诱惑,又带着一丝危险。
黑风老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燕十三手里的锈刀,眼神闪烁了一下。
就在这时,店小二端着水和包子走了过来,打破了双方之间的僵持。
“客官,您的水和包子。”店小二将东西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看了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一眼,然后飞快地离开了。
燕十三拿起一个包子,递给石头:“快吃吧。”
石头接过包子,小口地吃了起来,但眼睛还是时不时地瞟向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显得有些紧张。
老赵也拿起一个包子,慢慢吃着,眼睛却一直在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燕十三喝了一口水,滋润了一下干裂的喉咙。他知道,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已经盯上他们了,尤其是他手里的这把锈刀。
他能感觉到,那把刀在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的注视下,竟然微微震颤了一下,像是在回应着什么。
燕十三的心里提高了警惕。他知道,在这黑风客栈里,恐怕不会太平了。
果然,没过多久,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就站了起来,朝着燕十三他们走了过来。
客栈里其他的人也都看出了不对劲,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看着这边,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
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在燕十三他们的桌子旁停下。
“这位小兄弟,看着面生得很啊。”沙蝎娘子开口说道,声音依旧带着那股妖异的诱惑,“是第一次来漠北?”
燕十三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她,眼神平静。
沙蝎娘子也不生气,她的目光落在燕十三手里的锈刀上,舔了舔嘴唇:“小兄弟,你这把刀倒是挺特别的,能不能借我看看?”
燕十三握紧了刀柄,冷冷地说:“不能。”
“哦?”沙蝎娘子的眼睛眯了起来,“小兄弟,你知道我们是谁吗?在这黑风客栈,还没有人敢这么跟我们说话。”
“不管你们是谁,我的刀,不借。”燕十三的语气依旧冰冷。
黑风老妖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小子,别给脸不要脸。把刀交出来,我们可以让你走。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燕十三缓缓站起身,手里的锈刀也随之抬起,刀尖指向黑风老妖和沙蝎娘子。
“想抢我的刀,就得问问它答不答应。”
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客栈里其他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一幕,有些人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看好戏。
他们知道,一场大战,恐怕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