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斋的午后,总弥漫着一股沉静的香气。老樟木书架的醇厚木质味与窗外腊梅的清冷幽香交织,让时光都仿佛慢下了脚步。
顾云深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刚修复好的《宣和画谱》残本往书架顶层送。为了修复这本在造纸厂遭劫的珍本,她几乎熬了个通宵,此刻指尖还微微发颤。就在她的手指刚触到顶层木格边缘时,脚下的梯凳猛地一晃——
“小心!”
沈砚辞的声音带着急切。他刚从星桥回来,手里还攥着刚签妥的“非遗基金续投协议”。眼见顾云深要摔下来,他毫不犹豫地扔开文件,一个箭步冲上前,在她落地前稳稳托住了她的腰。
然而惯性还是让她的胳膊重重蹭过书架边缘。旧伤未愈又添新痛,她疼得倒抽一口冷气。
“没事吧?是不是碰到旧伤了?”沈砚辞的声音里满是紧张。他扶她在藤椅上坐下,轻柔地卷起袖口——之前替他挡下撬棍的淤青还未消散,一道新鲜的刮痕又斜斜地印在手臂上,正缓缓渗出血珠。
他迅速从包里翻出老周给的祖传药膏,用指尖蘸取少许,极轻地涂抹在伤口上。“早就说整理书架这种活儿等我回来,偏不听。”语气里带着责备,更多的是心疼。
顾云深咬着唇没辩解,目光却被书架吸引了——刚才她撞到的地方,一块厚重的樟木侧板似乎松动了。这书架是爷爷1980年亲手打的,分六层,顶层专放最珍贵的古籍。此刻,那块侧板竟移出了约半寸,露出一道细缝,里面似乎藏着什么。
“书架好像松了。”她说着就要伸手去推。
“别动,我来。”沈砚辞按住她的手,俯身凑近细看——缝隙深处果然躺着一个牛皮纸包,边角已泛黄。纸上贴着一张褪色的便签,是爷爷苍劲的笔迹:“故儿若见此,当以母矿护金笺,勿让宵小夺之。”
“是爷爷藏的东西!”顾云深的疼痛瞬间被惊喜取代。
沈砚辞屏住呼吸,小心地取出纸包。打开时,一块泛着淡金色光泽的矿石滑落顾云深掌心——正是金箔母矿!这矿石的光泽比以往任何样本都纯净,表面还刻着爷爷留下的特殊标记,形状与《宣和画谱》中记载的冷金笺核心图纹完全吻合。
“冷金笺的核心母矿!”沈砚辞难掩惊喜。他想起李警官说过,“圣殿之耳”仿造失败,正是缺了纯度足够的母矿。“原来爷爷早有防备,把最关键的母矿藏在这里了。”
顾云深轻抚木矿上的刻痕,忽然想起刚才蹭到书架时的触感——那里的木质格外光滑柔软,没有木刺。这显然是爷爷特意打磨过,怕取出时划伤后人的手。她翻过便签,背面一行朱砂小字映入眼帘:“母矿需以顾氏修复术'淬墨法'处理,方可显真色,辨真伪。”
沈砚辞会意,立即取来松烟墨和雪水。顾云深用细毫笔蘸墨,屏息将墨汁薄薄涂在母矿表面。奇妙的事发生了:墨迹所及之处,淡金色的矿石竟泛起一层青色光晕,内部细密繁复的天然纹路清晰显现——这正是顾家独有的“护矿纹”!
“有了这天然纹路,就是铁证!”顾云深的声音带着激动,“‘圣殿之耳’就算有仿品,也复制不出这纹理。”
这时老周捧着个新做的木盒走进来:“听说你们找回《宣和画谱》,我赶着做了个防潮盒……”他的话戛然而止,目光定在顾云深掌心的母矿上,眼睛瞪得老大,“这、这不是当年我和老爷子在黄山深处找了三个月才挖到的那块吗!老爷子说这是冷金笺的命脉,必须藏好……原来就藏在这天天看的书架里!”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顾云深小心地将母矿放入铺着绒布的木盒。也许是放松下来,胳膊的疼痛又隐隐传来。沈砚辞赶紧重新为她上药,自责道:“都怪我,刚才要是扶得更稳些就好了。以后拿书也得我在旁边,不许再自己爬梯凳了。”
“知道了。”顾云深温顺地点头,唇边漾开浅笑,目光又飘向书架,“不过要不是这一摔,我们可能永远发现不了爷爷藏的母矿。这算不算‘因祸得福’?”
老周猛地一拍脑门,掏出一张纸条:“差点忘了!李警官带话,‘圣殿之耳’在欧洲的一个据点被端了,但头目在逃。他判断那家伙很可能狗急跳墙,直奔问渠斋来抢母矿,让你们千万小心——他已经安排便衣在附近值守了。”
沈砚辞神色一凛,迅速将木盒锁进爷爷打造的厚重樟木箱,把那张泛黄便签郑重夹进爷爷的手札。“现在母矿在我们手里,主动权就在我们这边。”他沉声道,“他们敢来,也是徒劳。这正好给我们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顾云深放松地靠在藤椅上,看着沈砚辞整理证据,老周帮忙加固书架。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将他们的身影笼罩在暖融融的光晕里。从跌落时的惊慌,到发现母矿的惊喜,她忽然明白——“暗室微光”不只存在于刀光剑影的冒险中。它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意外里,蕴藏在彼此关切的眼神中,更烙印在爷爷深谋远虑的安排里。
暮色降临时,李警官如约而至。看到木盒中流淌着独特光泽的母矿,尤其是确认过“护矿纹”后,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释然:“太好了!有了这块核心母矿,‘圣殿之耳’就算偷到配方也没用!接下来我们以逸待劳,等他们自投罗网。”
顾云深将“护矿纹”的高清照片发给京城权威专家刘老。回复很快传来,字里行间透着激动:“确凿无疑!此乃宋代宫廷御用冷金笺专用母矿!据载世间仅存三块,顾家所藏成色最纯、纹理最完满,堪称‘镇艺之宝’!”
沈砚辞深深吸气,在满室暖光中握住顾云深的手。他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沉稳而坚定。
“爷爷用一生守护的东西,”他凝视着她,声音低沉有力,“我们终于守住了。”顿了顿,他望向木盒中静默生辉的母矿,眼中充满期许,“接下来,我们要把母矿背后的故事、千年的冷金笺工艺,还有爷爷的信念,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绝不让爷爷的心血蒙尘。”
顾云深用力点头,眼眶发热。她的目光越过沈砚辞肩头,望向窗外。暮色中的腊梅枝头,露珠在天光映照下如星辰闪烁,恍若爷爷欣慰的笑意。
从书架跌落的那一瞬间,成了守护路上又一个关键转折。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只要彼此守护,同心同德,所有的意外与波折,终将在坚定的信念中淬炼成光,让那象征希望与坚守的“暗室微光”,永远明亮,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