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传艺馆的竹制窗格上凝结着薄霜。“时光修复区”内早已聚满背着画板的学生,或低头研究手中工具,或兴奋讨论课程内容。自鸣钟的钟摆沉稳划过七点刻度,《传艺谣》的旋律仍在青檀木柱间回荡。
穿着校服的小宇举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凑近自鸣钟:“沈老师,您说修钟就是在修时间。可是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该怎么修它?”他的指尖悬停在钟身百子图刻纹上方,眼神里交织着敬畏与疑惑。
顾云深正专注地向石砚台注入温水。腊梅墨在传艺砚中一圈圈研磨,散发出清雅墨香。他招手让学生们靠近,取过一张冷金笺铺在工作台上:“孩子们看这拓纹。”他用拓包蘸取墨汁,轻柔按在自鸣钟侧的护本纹齿轮上,再覆上冷金笺细细按压,“齿轮每转一圈是一分钟,而我们拓印一次,便定格了时间中的一个瞬间。这纸面上的墨色纹路能留存几十年、几百年——这就是时间的形状,是我们可以触摸到的凝固历史。”
当拓纸被轻轻揭起,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纸上护本纹拓印与齿轮齿形完美重合,墨色浓淡间仿佛蕴藏着每一次旋转的微妙弧度,将抽象的时间赋予了具象形态。
沈砚辞打开投影仪,光束投出一张泛黄老照片——沈父1998年修复自鸣钟时的手札。纸页上画满精密齿轮草图,旁注清秀小楷:“每磨一次齿,需等铜屑彻底凉透方可继续,急不得,切记。”沈砚辞指着齿形数据图表:“这口钟的主齿轮,我们耗费三天才完成。第一天打磨齿胚,放置一夜让金属应力释放;第二天精修齿形,每半小时用卡尺测量一次;第三天雕刻护本纹,必须等待清晨特定角度的阳光。”
小宇目光锐利,指着投影上手札下方的日期:“这个日期......和我爷爷的出生年份一样!原来齿轮里藏着这么久远的时间印记!”
陈念举着精巧木盒兴冲冲跑来。盒内整齐码放二十枚迷你木齿轮,每枚边缘刻着不同日期——都是传艺馆的重要时刻。“这是我们的'时间齿轮'!”他给每个学生分发一枚,“刘爷爷教我雕刻时叮嘱,每一道刻痕都要顺着木材纹理,就像时间要顺着内心意愿流淌。”他握起小徒弟的手,在木齿轮边缘刻下当天日期,“刻上今天,以后看到它,就能想起我们曾一起在这里'修理'时间。”
体验课过半时,小宇蹲在地上,肩膀微耸——他打磨的齿轮模型无法顺畅转动,在第三次调整时崩掉一块木胚。顾云深走到他身边,捡起散落的木渣:“孩子,别灰心。我十七岁修复《淳化阁帖》时,为补足一个古字尝试了七遍。”他指着传艺砚底部一道刻痕,“前六遍都因心浮气躁刻得歪扭,直到第七遍静心等待晨雾散尽,刻痕才变得流畅。”沈砚辞递来一杯腊梅花蜜水:“时间不是靠追赶,而是需要'守候'——守着精确尺寸,守着恒久耐心,守着手中这份手艺。”
正午阳光穿透竹窗格栅,洒在工作台上。小宇紧抿的嘴角终于舒展——经过多次调整,他成功磨出能顺畅转动的齿轮。他拿起刻刀,在齿轮侧面刻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脸上露出满足笑容。恰在此时,自鸣钟敲响十二下,旋律如清泉流淌。学生们自豪地举起自己的作品——木齿轮、拓纹纸、刻着名字的铭牌,在阳光下汇成流动的光海。路过的张爷爷驻足微笑:“景明当年说'修钟就是在和时间做朋友',这些孩子都懂这个道理了。”
李奶奶端来热气腾腾的腊梅糕,发现每张拓纹纸上都多了一枚“时光传艺”朱砂印——顾云深在间隙刻就的印章,边缘转折与护本纹形成奇妙呼应。“腊梅糕要趁热吃才香甜,”她分发给学生们,“这跟学手艺一样,要趁着年轻抓紧学。时间不等人,但学到的真本事能跟着人走一辈子。”小宇咬了一口腊梅糕,眼睛一亮,掏出手机拍摄拓纹纸:“我要发给爷爷看!告诉他我今天修好了藏着他出生年代的老齿轮!”
暮色为传艺馆染上深蓝时,学生作品摆放在“时光修复区”中央展架上。二十枚迷你木齿轮串联的风铃悬挂在自鸣钟旁,晚风吹拂,齿轮碰撞发出细碎“叮铃”声,与钟摆的“沙沙”声交织,低吟着时间的秘密。沈砚辞将拓纹纸装订成册,在深蓝封面上题写“我们的时间故事”,落款处是所有学生的名字。顾云深轻抚册子扉页,在角落发现陈念用铅笔画的三棵小青檀树苗,旁注:“前辈”、“我们”、“他们”。这幅小小涂鸦,无声诉说着技艺如生命之树,代代延续。
月光爬过自鸣钟的珐琅钟面,将时间刻度映照得格外清晰。沈砚辞、顾云深和陈念并肩站在展架前,望着这些青春作品,心中充满感慨与满足。不远处,小柱子教新学生保养刻刀和量具,陈念为齿轮模型系上吉祥红绳;更远处,老街路灯渐次亮起,老周点心铺飘着腊梅糕甜香,张爷爷工作室的古老座钟与大厅自鸣钟遥相呼应。
顾云深轻靠沈砚辞肩头,耳畔是钟摆节奏与刻刀轻响:“以前总觉得时间如钟摆,冰冷单调。现在才懂得,时间是前辈的泛黄手札,是我们手中打磨的齿轮,是孩子们刻在木头上的痕迹......这些有形无形的点滴串联起来,才叫传承。”
沈砚辞更紧地握住顾云深的手,指尖蹭过对方掌心那道为修复宋代古卷留下的旧疤。那顾度与他手心的顾度、与自鸣钟铜身的顾度悄然融合,诉说着共同走过的岁月。
自鸣钟的黄铜钟摆永恒转动,齿轮上精密的护本纹在月光下泛着浅金光芒,静静映照展架上那些充满希望的年轻作品。这一切昭示着:时间的意义,不是钟表刻度的无情流转,而是一代代匠人信念与技艺的薪火相传;不是孤独的等待,而是并肩的坚守;是在双星破晓之后,一代代手艺人在时间长河中刻下的——永不磨灭的顾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