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斋的晨雾如薄纱般缠绕在庭院的老梅枝头,青石板上的露珠映着熹微晨光。陈明远抱着一摞厚重的财务报表踉跄冲入,几张纸页从他未拉严实的帆布包中滑落,在湿润的石板上洇开深色水渍。
\"沈总、顾老师,出大事了!\"他气息急促地将报表堆在八仙桌上,手指精准地戳向其中一页,\"星桥非遗基金的季度报表有问题!\"
沈砚辞刚将煮好的咖啡注入白瓷杯,闻言放下银壶,沉稳走近。修长的手指拂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目光锁定在\"文化投资支出\"栏——一笔五百万的\"伦敦古籍收购\"款项格外醒目。当他看到附件合同的编号时,眉心骤然紧蹙——这串数字与林绍名片上的海运集装箱编号仅差最后两位。
\"编号不对。\"他声音低沉,\"星桥的财务流程要求合同编号必须与备案记录完全一致。备案记录查过了吗?\"
顾云深蹲身拾起散落的报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一张纸页边缘的异样——一道若有若无的淡蓝色划痕,像是修正液被刮蹭后留下的痕迹。他立即走向修复台,取出一小瓶医用酒精棉球,回到桌边屏息擦拭。
随着酒精浸润,被掩盖的字迹渐渐显现——\"海运运费\"四个字清晰可见,旁边还画着一个极简的\"鸠鸟\"简笔画,其鸟爪形态与请柬上的纹饰如出一辙。
\"是'鸠鸟'改的。\"顾云深声音冰冷,\"他们想把走私文物的运费,伪装成文化收购支出。\"
陈明远惊得瞪大双眼:\"难怪财务科的老王总是推三阻四,原来整个财务科都被渗透了!\"他猛然想起年会结束后张董曾反复催促伦敦项目的资金流程,此刻才明白那温和笑容背后的真相。
沈砚辞将未动的咖啡推到陈明远面前,自己快速翻阅报表。在\"应付账款\"栏目下,他发现星桥定期向\"伦敦东方文物拍卖行\"支付\"服务费\",金额从十万到二十万英镑不等。更令人心惊的是,每笔汇款日期都精准落在林绍入境前一周。
\"这不是咨询费,\"沈砚辞指尖重重点在报表上,\"这是'鸠鸟'的保护费。之前查到的三批'现代雕塑'异常通关,就是用这些钱铺路。\"
顾云深立即翻出老周手绘的财务操作流程图进行比对。无论是篡改手法、掩盖痕迹的方式,还是在金额旁留下标记的习惯,都与二十多年前的套路如出一辙。
\"得找财务科的人问清楚,但要万分谨慎。\"顾云深语气凝重,\"张董肯定死死盯着财务科,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
沈砚辞点头,立即拨通李警官的加密专线。很快得到回复:财务科长老王上周通过离岸通道向伦敦汇款,收款账户是拍卖行的秘密账户。更关键的是,老王在伦敦留学的女儿,所有费用都由\"鸠鸟\"成员代为缴纳。
\"老王是被胁迫的,女儿是他的软肋。\"李警官声音斩钉截铁,\"这是突破口,可以策反他获取直接证据。\"
当天下午,陈明远以核对项目支出为由,将心神不宁的老王约到僻静咖啡馆。沈砚辞和顾云深提前坐在邻座,看似讨论公事,实则专注监听。
老王刚坐下就垮下脸,声音充满恐惧:\"陈助理...张董拿我女儿的安全威胁我!我要是敢透露半个字,我女儿她就...\"
\"王科长,冷静。\"陈明远推过一杯热咖啡,\"李警官已联系伦敦警方保护您女儿。'鸠鸟'只是把您当棋子,利用完后一定会灭口。\"
老王双手剧烈发抖,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哆嗦着从公文包深处掏出一个黑色U盘,推到陈明远面前。
\"这里面是'鸠鸟'近三年篡改财务数据的备份,还有林绍和张董的密谋录音。\"老王声音虚脱,\"最重要的是...他们下个月要运走的'现代艺术品',其实是顾家被抢的十本宋刻本!就藏在海运集装箱的夹层暗格里!张董说要得手后销毁所有物证...\"
邻座的沈砚辞和顾云深在听到\"顾家宋刻本\"时,心脏仿佛被重锤击中。两人无声对视,眼中闪烁着激动与狂喜——追寻多年的传世古籍终于有了下落!
顾云深强压心绪,迅速给李警官发出加密信息:证据U盘已获,内含古籍线索,速派人接收!
老王在陈明远的安抚下蹒跚离去。陈明远紧攥U盘返回邻座,沈砚辞早已准备好加密电脑。插入U盘,文件列表展开,点开\"核心凭证\"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的财务凭证扫描件上,都清晰地留有\"鸠鸟\"的标记——或是鸟爪纹,或是船锚图案,与他们之前获得的线索完美对应。
\"这些证据足够斩断'鸠鸟'在国内的资金网络了。\"沈砚辞长舒一口气。
就在沈砚辞审阅凭证时,顾云深被一张附带的老照片吸引——照片中是星桥财务科的老办公室,中央站着沈砚辞失踪多年的父亲,身边是\"鸠鸟\"早期成员。沈父手中摊开的报表格式与眼前这份几乎一模一样,边缘也有一道不自然的划痕。
\"砚辞,你看这个。\"顾云深指着照片,\"你父亲当年可能在暗中记录'鸠鸟'的财务问题。这份报表上的划痕,像是他故意留下的标记。\"
沈砚辞凑近屏幕,瞳孔骤缩——在父亲卷起的衬衫袖口处,别着一枚精致的船锚吊坠,与老周交给他们的船锚钥匙属于同一套物品。
\"我父亲当年...一定在收集'鸠鸟'的犯罪证据。\"沈砚辞声音微颤,\"他留下划痕,佩戴船锚...都是在留下线索。他是在准备行动时被察觉,才被迫远走海外...\"
傍晚时分,李警官带着证据副本直奔星桥集团。张董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时,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见罪证确凿,他血色尽褪,疯狂地冲向落地窗试图跳楼逃跑。埋伏在外的特警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其制服,冰冷的手铐锁住手腕。
警员随后在书架后的保险柜暗格中,搜出一份伦敦废弃码头仓库的平面图。一个货柜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英文:\"最终装运 - 装船前销毁证据\"。
\"真是千钧一发...\"回到问渠斋,顾云深捧着温热的普洱,望着窗外暗香浮动的腊梅,\"再晚一步,顾家古籍就要化为灰烬了。\"
沈砚辞摩挲着父亲的老照片,眼神充满决心:\"我们抢回了时间。接下来该去伦敦了。老周的钥匙、仓库地图、这些铁证...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它们会指引我们找到古籍,也揭开父亲失踪的真相。\"
夜色渐浓,问渠斋内灯火温暖。顾云深仔细整理好被篡改的报表,将它们与明代佛经、樟木箱信件、星桥请柬、船锚钥匙放在一起。这些线索如同一串被微光串联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真相的碎片,坚定不移地指向伦敦迷雾深处的最终答案。
\"云深,\"沈砚辞望向窗外夜色,声音带着希冀,\"你说伦敦仓库深处,除了古籍,会不会还有父亲留下的其他东西?更多证据...或者关于他下落的线索?\"
顾云深抬头,目光坚定地望进沈砚辞眼底:\"会的,砚辞。一定会有线索留下。\"他伸手轻覆在沈砚辞手背上,\"不管前面是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沈砚辞感受到手背传来的温度,嘴角扬起温暖的笑意。月光穿透云层,清泠地洒在两人身上,将并肩的身影在地板上拉长。那影子紧密相依,如同迷宫中相互辉映的微光,照亮通往希望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