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仪式的喧嚣渐渐散去,问渠斋的庭院沉浸在暮春时节的腊梅香气中。沈砚辞将最后一批学员的传承卡仔细收入竹制档案盒,转身看见顾云深正俯身在石桌前,对着摊开的宣纸绘制路线图。他修长的指尖蘸着未干的徽墨,在\"泾县\"二字旁细致地画了一朵小巧的腊梅花。
\"在琢磨什么呢?\"沈砚辞轻声问道,缓步走近,掌心轻轻覆在顾云深的后腰,指腹擦过他常服上绣着的半朵并蒂梅——这是两人新制的常服,只有并肩而立时,才能呈现出完整的纹样。
顾云深侧过身,将宣纸往沈砚辞面前推了推,墨香与发间的梅香交织:\"我们的蜜月旅行路线。\"宣纸上用朱笔圈出三个醒目的红点,\"第一站去泾县,宣纸的发源地,听说有位老艺人还掌握着'古法捞纸'的技艺;第二站是安吉,赵伯的竹艺师傅住在那儿,我们可以学做竹编茶席;最后一站去苏州看看缂丝技艺,说不定能给冷金笺增添新的装饰工艺。\"
沈砚辞俯身细看路线图,指腹轻点\"泾县\"旁的空白处——那里留着顾云深无意识间画的护本纹草稿。\"我托人打听了,泾县的老周师傅是顾爷爷当年的旧识,听说他还珍藏着您爷爷1978年去交流时留下的制纸笔记。\"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的冷金笺,展开后是一份打印的技艺清单,\"我把想体验的项目都标出来了,捞纸需要凌晨去工坊,竹编得住在师傅家学习三天,缂丝坊的陈师傅说可以给我们留套迷你织机。\"
顾云深的指尖顺着清单划过,忽然轻笑:\"你连'凌晨捞纸要带厚外套'都备注了,真是比我还细心。\"他想起去年冬天两人一起去山里收青檀皮时,沈砚辞也是这样提前查好天气,把暖手的腊梅膏悄悄藏在他口袋里。沈砚辞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触到那道修笺时留下的浅疤,眼底泛起柔光:\"你专注做事时总是忘了照顾自己,我得替你想着。\"
这时林小满抱着竹制收纳盒跑进庭院,盒盖上刻着\"蜜月伴手礼\"五个小巧的字,那是少年刚练熟的竹刻技法。\"顾老师,沈老师,这是我和陈爷爷他们准备的旅行装备!\"林小满兴奋地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码着几样物什:老陈调制的便携徽墨块,嵌在竹制墨匣里,匣侧刻着\"顾沈同研\";赵伯制作的迷你竹制工具包,装着小剪刀、软毛刷,专门用来收集各地非遗样本;最底下是叠放整齐的冷金笺便签纸,每张都印着缩小版的护本纹,角落留着学员们的签名。
\"我还查了各地的非遗市集时间!\"林小满翻开手绘日历,在泾县、安吉、苏州的日期旁都画上了小图标,\"泾县每月初一有纸市,能收集到老纸样;安吉的竹艺市集有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刻榫卯;苏州的缂丝市集能定做小纹样,我们可以把护本纹织成缂丝贴,贴在修复好的古籍扉页上。\"顾云深接过日历,看着少年稚拙的字迹,忽然发现沈砚辞正对着竹制工具包出神——包的锁扣是缩小版的双梅榫,和他们的戒指纹样如出一辙。
暮色渐浓,庭院的石桌上已摆好泡好的腊梅茶,两人对着路线图细化行程。\"泾县我们住老周师傅家的民宿,听说后院种着和斋里一样的腊梅,正好能采花做蜜,回来给学员们熬腊梅膏。\"沈砚辞在宣纸上补画了个小茶壶,\"安吉的竹艺师傅擅长制作竹制茶器,我们学编茶席时,顺便订一套竹制修复工具收纳盒,比现在的木盒更轻便。\"
顾云深忽然想起什么,从樟木箱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顾爷爷留下的旧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几处\"制纸技艺传承地\"。\"爷爷当年想去这些地方却没来得及,\"他把地图铺在宣纸上,与两人画的路线图重叠,\"我们这次去,把每个地方的技艺笔记记下来,拍些视频,回来整理成《非遗探访录》,作为修复学校的补充教材。\"沈砚辞握住他拿笔的手,两人共同在地图上圈出最后一个点——那是问渠斋的位置,正好在所有路线的中心。
\"其实我还有个私心。\"沈砚辞将顾云深揽入怀中,下巴轻抵他的发顶,庭院里的腊梅香顺着窗棂飘进来,\"安吉的竹海边有座山,山顶能看到整片竹海,我查了天气预报,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满月。\"他从口袋里取出迷你竹制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腊梅花,\"到时候带着这个,在山顶给爷爷和我父亲敬杯茶,告诉他们我们不仅守住了手艺,还会带着它走得更远。\"
顾云深攥着那枚竹制香囊,发现香囊的绳结是双梅结,和他们戒指上的纹样、喜棚的榫卯同出一源。\"我也准备了东西。\"他从抽屉里取出两卷新抄的冷金笺,卷首分别写着\"顾沈\"二字,\"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请当地的老艺人题一句话,回来装订成册,放在修复学校的展柜里,就叫《双行传艺录》。\"沈砚辞低头看着笺纸上的字迹,在\"顾\"字旁边补了个小小的\"沈\"字,两字交叠处,正好形成一朵并蒂梅的轮廓。
夜深时,林小满送来的竹制收纳盒摆在床头,里面的工具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沈砚辞拥着顾云深靠在床头,手里翻着那本旧地图,听着对方轻声讲述顾爷爷当年想做的非遗探访计划。\"以前总觉得传承是守着问渠斋,\"顾云深把脸埋在他颈窝,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竹墨香,\"现在才知道,和你一起走出去,把别人的好手艺学回来,才是更好的传承。\"
沈砚辞收紧手臂,指尖划过地图上两人圈出的路线,心中涌起温暖的坚定。这趟旅程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追寻,更是对两人共同信念的延伸。他低下头,轻吻顾云深的发顶,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铺展的冷金笺路线图上,将两人的身影与纸上的并蒂梅影重叠在一起。
\"这场蜜月旅行,不是结束,而是我们携手传承技艺的新起点。\"沈砚辞轻声说道。窗外,老腊梅树在微风中轻摇,花瓣悄然飘落在窗台上,仿佛为这份承载着共同梦想的双行传艺计划,钤下一枚温柔的印记。
晨光初现时,两人已将行装整理妥当。竹制行李箱里,除了必备的衣物,还装着特制的修复工具包和记录用品。顾云深细心地将那卷空白冷金笺放入防潮的竹筒中,沈砚辞则检查着相机和记录设备,确保能完整记录下每一处非遗技艺的细节。
\"第一站,泾县。\"顾云深指尖轻点地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听说那里的古法造纸,还保留着唐代的工艺痕迹。\"沈砚辞握住他的手,戒指在晨光中交相辉映:\"我们会把这一路的见闻都带回来,让问渠斋的传承,因为这些远方的技艺而更加丰富。\"
竹门轻掩,两人相视一笑,踏上了这段特殊的旅程。身后,问渠斋在晨曦中静静伫立,仿佛在默默祝福着这对携手同行的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