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境战事平息后,萧逸尘并未沉溺于胜利的安稳,反而更加注重边境的治理。他奏请小皇帝,在西境设立屯田区,让退役的士兵与流民开垦荒地,既解决了粮草补给问题,又充实了边境人口。
同时,他与蒙古国的巴图签订了更细致的互市盟约,规定双方在指定城镇交易,派专人监管,避免摩擦。
南翼国的赵珩也趁机加强了东南沿海的防御,与中原王朝互通军情,共同抵御倭寇的袭扰。一时间,几国之间虽仍有戒备,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百姓得以喘息,休养生息。
王府的日子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萧念安渐渐长大,已从懵懂孩童长成半大少年,眉眼间有了萧逸尘的沉稳,却也保留着苏瑶的温和。他跟着萧逸尘学骑射、看兵书,也跟着苏瑶读医书、识草药,偶尔还会带着墨影它们去西跨院,讲述边境的战事——那些从父亲口中听来的故事,经他转述,多了几分少年人的热血。
墨影、追风、星儿也步入中年,身姿虽不如从前矫健,却更添了几分沉稳。墨影依旧黏着苏瑶,她在书房看书时,它便趴在脚边;她去花园散步,它便不远不近地跟着,像个沉默的护卫。追风成了念安的坐骑,少年骑在狼背上驰骋的模样,成了王府一道独特的风景。星儿则愈发慵懒,大多时候蜷在苏瑶的软榻旁,偶尔抬眼看看窗外,仿佛在回味那些年的时光。
这日,萧念安从书院回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兴冲冲地跑进正厅:“父王,娘亲,是南翼国的灵月姑姑寄来的!她说巴图王子要娶她的妹妹呢!”
苏瑶接过书信,萧逸尘凑过来看。信中说,蒙古国的巴图在与南翼国的互市中,结识了赵灵月的妹妹赵灵儿,两人一见倾心,巴图已遣使求亲,赵珩与赵灵月都颇为赞同,若婚事能成,北境与东南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这倒是件好事。”萧逸尘笑道,“巴图若成了南翼国的驸马,看在亲戚份上,也该收敛些野心。”
苏瑶点头:“灵月在信中说,想请我们明年春天去南翼国参加婚礼呢。”
“好啊好啊!”萧念安拍手道,“我还没去过南翼国呢,听说那里的海很美!”
“等你父王把手头的事处理完,我们便去。”苏瑶摸了摸他的头。
转眼到了春天,萧逸尘果然带着苏瑶与念安,还有墨影它们,启程前往南翼国。一路南下,风光渐异,从北方的苍茫草原到南方的烟雨朦胧,念安看得目不暇接,墨影它们也对沿途的风土人情充满好奇,尤其是到了沿海地带,第一次见到大海的狼崽们(虽已成年,在他们眼中仍是“崽”),对着翻涌的浪花低吼,惹得众人发笑。
南翼国都城早已张灯结彩,赵珩与赵灵月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时隔多年再见,故人依旧,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赵灵月拉着苏瑶的手,有说不完的话,赵珩则与萧逸尘并肩而行,谈论着两国的近况。萧念安与赵灵儿很快熟悉起来,两个半大孩子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婚礼那日,南翼国的王宫格外热闹。巴图一身蒙古族的盛装,牵着身着南翼国服饰的赵灵儿,接受众人的祝福。萧逸尘作为中原王朝的代表,送上了贺礼——一幅由苏瑶亲手绣制的“百鸟朝凤图”,寓意两国和平共处,百业兴旺。
宴席上,巴图端着酒杯走到萧逸尘面前,朗声笑道:“摄政王,当年西境之事,是我孟浪了。如今成了一家人,往后若有难处,还请摄政王多帮衬。”
萧逸尘举杯回敬:“巴图王子言重了。如今几国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维护和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两人相视一笑,过往的芥蒂在酒水中消融。
苏瑶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如今的联姻交好,这中间的波折与努力,只有亲历者才懂。她转头看向身边的萧逸尘,他正与赵珩说着什么,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再看念安,正与巴图的儿子在草地上追逐,墨影、追风、星儿则趴在不远处,警惕地看着四周,守护着小主人。
婚礼结束后,他们在南翼国盘桓了几日。赵珩带着他们游览了海边的渔村,看渔民们出海捕鱼;赵灵月则拉着苏瑶去了她的药庐,看南翼国的草药与中原的有何不同。萧念安跟着巴图学骑蒙古马,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
离别的那日,赵灵月送给苏瑶一包南翼国的奇花种子:“这花叫‘合欢’,开起来像一团团粉色的云,种在王府里,愿你们夫妻和睦,岁岁平安。”
苏瑶回赠了她一本医书,里面是她多年来的行医心得:“愿你的医术越来越精湛,救治更多的人。”
返程的路上,萧念安靠在马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忽然问道:“父王,娘亲,是不是以后就不会有战争了?”
萧逸尘沉默片刻,答道:“或许还会有,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和平,有守护的信念,总能找到化解的办法。就像这几个国家,从猜忌到合作,从战争到联姻,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总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苏瑶握住念安的手:“就像墨影它们,本是山野里的狼,却能与我们成为家人。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人心。”
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向趴在脚边的墨影,伸手摸了摸它的头。墨影舒服地眯起眼睛,发出满足的低鸣。
回到王府时,已是初夏。苏瑶将带回的合欢种子种在庭院里,萧逸尘则开始着手修订新的律法,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稳。萧念安依旧每日读书、练剑,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对天下的思考。
墨影、追风、星儿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小主人渐渐长大,看着庭院里的合欢花抽枝发芽,看着王府的炊烟日复一日升起。它们或许不懂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和平,却用自己的一生,陪伴着这个家,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数年后,萧念安长大成人,继承了萧逸尘的爵位,继续守护着边境的安宁。他时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西跨院给墨影它们(此时已垂垂老矣)喂食,讲述那些关于青峰山、关于秋猎、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
苏瑶与萧逸尘则退居幕后,在京郊的庄园里安度晚年。庭院里的合欢花每年都开得绚烂,像一团团粉色的云,映衬着他们相携的身影。
夕阳下,萧逸尘牵着苏瑶的手,看着远处嬉闹的孩子与狼(念安的孩子也养了一只小狼,是星儿的后代),轻声道:“你看,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苏瑶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温柔。是啊,这盛世,有烟火人间的温暖,有家人相守的安宁,有跨越国界的情谊,还有那些从山野到王府,用一生书写忠诚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