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传位的旨意宣完,老皇帝将在场的大臣和皇子皇女们都赶了出去,独独留下了江玉燕和她的一双子女。
老皇帝对着常泰嘱咐了几句如何处理他的那些兄弟的话,然后就开始神志不清了,他无意识的嘴里呢喃着
“玉燕,玉燕,朕怕是不行了,玉燕,咱们常泰就交给你了,玉燕……”
随着说话的声音消失,一代皇帝崩世。
江玉燕表面上悲痛欲绝,和一双儿女伏老皇帝的身上痛哭出声,守在殿外的各宫妃嫔皇子皇女,大臣们也都哀嚎出声。
江玉燕面上痛哭着,心中却早已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她深知扶持常泰登基不过只是个开始,她的真正目标是掌控这天下,登基称帝,成为比武皇还要优秀的女人。
所以常泰从小就被她教导的喜爱风花雪月,一心向往自由自在的宫外生活,他的目标一直都是游遍大好河山,心思完全不在当皇帝上。
反而是女儿昌平,她花了不少心思教导,昌平被她教导的从小就充满野心,立志总有一天要光明正大的站在朝堂上做出一番事业。
江玉燕给身边的心腹暗中使了个眼色,心腹接到主子的示意,悄然退了下去,安排主子吩咐的其他事宜。
与此同时,小鱼儿、花无缺等人也密切关注着宫中的局势。相处了这么久,他们也早就猜到了江玉燕的想法。可惜自己如今已经上了江玉燕的贼船下不来了,若是她失败的话,怕是大家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在心里都担忧着宫里的局势。
很快,宫里就传出来好消息,皇上下旨,由皇后江玉燕扶持着七皇子朱常泰登基,小鱼儿等江玉燕船上的人都卸下了一口气。
正当他们高兴时,宫中又传出了众皇子联合朝中大臣谋朝篡位,试图造反。
他们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直到一天一夜之后,宫里又传出来大皇子、三皇子谋反,杀了其他皇子后,被皇后带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人手一起将他们捉拿归案。
大皇子和三皇子见事态不对直接自尽了,和他们一起谋反的众臣被锦衣卫的人捉拿归案,押入了大牢。
等朝廷中人和百姓们反应过来发生过一次谋逆大案时,整个朝堂和皇宫已经完全在江玉燕的掌控中。
她直接就吩咐了礼部的人准备登基大典,常泰在江玉燕的安排下顺利登基称帝。
小鱼儿觉得自己快要被江玉燕给玩死了。自从跟着江玉燕做事之后,他的一颗心总是一上一下的,不过他心甘情愿跟着江玉燕做事,因为聪明的他通过江玉燕的声音已经猜到了当初救了他和小仙女还有铁心兰的人是江玉燕了。
而且他怀疑当初邀月、怜星二人被神秘人吸走所有的内力的事是江玉燕做的,毕竟当初刘喜的尸体他看过,也是先被吸干内力,然后才被杀的。而且她后面还拿出了移花接木这样刚好可以吸人内力的功法。
这样算下来自己可就欠她太多了,救命之恩和报父母惨死之仇,他从发现这个秘密开始,就发誓一定要报答她了。
— —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三年,这三年里江玉燕将朝堂清洗了一番,留下的全部都是有能力,替百姓办事的人。拿着朝廷的俸禄尸素裹餐的大臣都被她用雷霆手段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了。
这日,正在乾清宫帮着常泰处理政事的江玉燕看着跪在自己面前,言辞凿凿请她登基的皇帝,她心里满意的笑了,不枉她派人一直在常泰的身边给他洗脑宫外的世界有多美好,不做皇帝多么自由。
江玉燕假意推辞了一番,对常泰劝了又劝,最后在常泰以死相逼之下,不得不接受他的禅让,登基称帝。开启她一统天下,成为历史上着名女帝的一生。
朝中官员对于江玉燕登基称帝这件事心里早有准备。所以众臣对于皇上这个决定接受的很快。礼部官员很快又准备起了江玉燕的登基大典。
这三年来,皇上没有认真处理过一次朝事,所有的事情都被他交到了太后的手上,每天只和照顾他的宫女及长相清秀的小太监们一起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品茶画画。
而朝臣们众始再如何劝他担负起成为一个皇帝,成为天下之主的重任,他也是死性不改。只是常泰心里的确是觉得自己愧对于天下百姓,大明的列祖列宗。
所以他最终做下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传位给自己的母亲——太后江玉燕,这个他最崇拜的女子。
传位给自己母亲后,常泰就带着和他“志同道合”的几个宫女太监一起出宫了,他如今被江玉燕封为了安乐王,终于可以离开禁锢他自由的皇宫,出宫游历天下,走遍大江南北了!
随着安乐王得离开,江玉燕这个新上位的皇帝更加推进朝廷的改革,一时间从她手里流露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方子,下达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令。
训练水师,组织人手去海外做生意。拿出牛痘、水泥、火器图纸的出现让朝廷众臣们忙的团团转,都没有时间党政。
这日,早朝时,在朝廷众臣的好奇下,江玉燕又在朝堂上宣布了一件大事。
江玉燕吩咐人将一石带着麦穗的水稻及一个装着土豆、红薯、玉米的筐子放在了乾清宫的大殿中央,她高兴的对着众臣们开口说道“爱卿们快看,此乃朕皇庄上的细侬们的研究出来的新水稻品种,你们看看和以往的水稻可有何区别?”
户部的官员听到江玉燕的问话,户部尚书急忙跑到大殿中央拿起了一束麦穗,他看着比以往一个麦穗更加沉重,更加数量多的麦穗,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他急忙剥出一颗麦粒放进了口中,瞬间户部尚书就泪流满面,他是穷苦人家出生,如今才将将年过三十就能爬到户部尚书的位置,全靠族众乡亲们和父母兄弟的全力供养,他也是做过农活,侍弄过庄稼的人,怎么会不明白新水稻现世对大明,对百姓的好处。
户部尚书和其他同样上前查看水稻有何不同的官员们对视了一眼,随后一起跪倒在地,“敢问陛下,这,这,这新水稻的麦穗可是比以往的大了许多,颗粒也更加饱满,数量更是多了不少!”他们一个个难掩激动,声音颤抖,眼含热泪。
江玉燕听到他们的问话,点了点头,开口肯定了他们的话,同时也要他们漂浮的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此乃朕的皇庄里面新培育出来的新型水稻,朕称之为杂交水稻。根据细侬们的不停实验和测算,如今这种是产量最大,最稳定,味道最好的品种,可以在土壤富饶的土地上每亩产量多达四、五石,土壤不太丰饶的土地上,也可以量产多达二、三石。
而且这次还不止发现了这一种可以量产的作物。
其他庄子的细侬们也发现了有几种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量产的作物,分别是土豆、红薯及玉米。
通过下面的人的实验,即使是在山坡上满是石块的地方,也可以种植出他们。而且他们产量极大,容易饱腹,不过吃他们都需要有注意事项,朕已经叫下面的人列了个关于水稻种植和其他三个作物种植的注意事项和食用注意事项的单子,你们可以看看。”
听了江玉燕的话,大臣们也纷纷看向了另一个框里的其他三样东西。
看看左边框里产量高的水稻,又看看右边框里产量高,容易成活的土豆、红薯,玉米,官员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都说着有了这些作物后,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再也不怕挨饿了。
江玉燕满意地看着这一幕,微笑道“此几样作物若是推广种植,那么不管是在土地富饶的江南地区,还是在土地贫瘠的其他地方,百姓们也能吃饱饭了。”
江玉燕见众臣们恢复好了神态,又开口道“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就由你们派人带领朕安排好的人手在各地都试验种植,分析当地适合什么物种,待时机成熟,便全面推广至全国。”
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赶紧上前领命,众臣也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又五年,量产的棉花、羊毛制的衣服在民间推广,江玉燕也兵不血刃的通过开户市的方法拿下了未来的大敌,草原上的鞑子们,草原上的百姓们为了能够多赚钱多养牛羊,少养战马。
后来江玉燕通过一步步的稳扎稳打,将周围的几个国家和蒙古众部落都打了下来,成为了大明的郡县。
江玉燕深知,这只是她崛起之路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有信心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