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在赵祯朝堂上越发得心应手,慢慢收回部分皇权的同时,后宫中苗贵妃、曹贵妃、吕淑妃、张美人、刘采女相继分娩。
诞下了两个皇子,三个公主。
分别是二皇子,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三皇子。
期间,由于曹贵妃、吕淑妃对怀有身孕的其他妃嫔出手,被赵祯查了出来降了他们的位份,还将她们的罪行下折发往她们的家族,问罪于他们家族。
苗贵妃暗中配合他们的动作,也被赵祯降了位份。至于她的家族,赵祯看在奶娘的份上放过了他们一次,只是言明下次若是再犯,就数罪并罚。
这次苗妃诞下了赵祯的次子,赵祯按照原主的想法,给他取名赵昕,相信这一世在自己的庇护下,他必定能够安然长大,不会幼年早夭。
之所以不是长子,是因为原主的长子赵昉出生即逝世,他的母亲延安郡君俞氏也承受不了打击跟着逝世了。
曹妃这次生的是个女儿,是继福康公主之后,宫中的第二个公主,赵祯给她取名馨盈,封她为安宁公主。
吕贵仪被曹妃和苗妃谋害下药成功了一段时日,还是后来吕贵仪发觉自己的不对劲这才查出来她的宫殿内的柱子、桌子等物在宫人打扫时,被人日日涂抹泡了麝香的水。
吕贵仪不管谁要害她,直接给所有怀孕妃嫔都下回去麝香,这才让忙于杂交水稻和火器研究的赵祯腾出心思来查后宫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就发现他的这些妃嫔一个个的心思歹毒,怀着孕都不安生,就把她们分别降了位。
最后,吕贵仪生下来的三公主身体瘦弱,赵祯和吕贵仪都十分心疼,三公主被赵祯取名芊彤,封为了安康公主,希望她平安健康长大。
赵祯又想起来前朝吕夷简最近替他除了好几个尸位素裹之辈,让他提了好几个自己的人上位,虽说这是他们朝臣之间的内斗,但是赵祯还是高兴,加上三公主的情况让赵祯怜惜不已,就将吕贵仪的位份又升了回来,成为了淑妃。
而张美人这个笨蛋美人,满脑子都只有原主的宠爱,三妃对付众人时,对她都是顺手出手,在赵祯看她实在是愚蠢且美丽的份上,专门派了人手到她身边保护她的情况下,虽说有些波折,但是还是安全的生下了四公主。
四公主被赵祯取名珂婉,封为了长乐公主,张美人被赵祯进封了位份,现在是张婕妤了。
要说让赵祯最为惊讶的就是刘采女了,一个小小的采女在三妃的夹击之下,竟然安全平安生下了三皇子,而且三皇子身体健壮有力,刘采女也是身体健康。
赵祯蛮欣赏惊讶刘采女的聪慧机智,就破格将她进封为了正四品美人,让她能够更好的在后宫中护住自己和三皇子赵昀平安长大。
— —
“向雅,怎么样?官家查出来我们知道这件事了没?”
秦皇后在赵祯查后宫事宜的时候,就担心自己漠视后宫妃嫔争斗的事被官家查出来,所以急切的问着向雅。
“圣人,奴婢都查清楚了,官家这次应当是没有查出来关于圣人的任何事的。”
秦皇后听了贴身宫女这么说,这才放下心来,摸了摸自己已经三月有余的孕肚,感叹一句“也是,这次我只是漠视了他们之间的争斗,又没有亲自下场,官家最多只会觉得我是身怀有孕心身疲惫,所以疏忽了对于后宫的管理罢了。”
向雅听到自家主子这么说,也放下了悬着的心,虽说刚才她对主子说官家没有查到任何东西,但是她还是担心圣人会被官家责备管理后宫不利。
赵祯也的确是没有多想,主要也是觉得只要孩子们都平安生下来了,除了安排了人去每个皇嗣那里保护皇嗣的安全,其他的都不重要,就不再理会了,又投入前朝忙碌的事业中去。
现在正是他改革新政,夺回皇权的重要时刻。
赵祯先是通过自己安排的人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一点,在朝廷和民间声名远扬。
拿出牛痘方法的臣子也被赵祯封为了永康侯,上朝听政。
赵祯的人也通过赵祯给的图纸研究出了火器,火器出世的那一天,赵祯就带着全朝官员观看了火器的威力。
一发子弹就打穿了厚厚的木桩,钉在了下一个木桩上,骇的平时最爱打嘴仗的文官们脸色惨白,惊骇不已。
而在人群中的武将们却是眼前一亮,一个个上前围着木桩研究了起来,发现若是军中大量运用火器的话,那么又何愁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统天下。
等到赵祯带着众官员回到福宁殿后,文官们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而武将们也压制不住兴奋的心情。
赵祯坐在上首将下面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然后才开口“众位爱卿,你们对朕新得的这项武器有如何想法?”
听到赵祯的问话,武将们纷纷开口夸赞官家和研究出火器的工匠们,又开口说起了有了火器的好处。
而文官里胸怀远大抱负的臣子皆是附和武将们的话,说起了有了火器的好处,今后他们大宋再也不用年年向西夏、辽国岁供之类的了。
就连由于女儿进宫后互相不对付的曹氏一族的官员和吕夷简那派的官员都停止了内斗,一同说起了有个火器的好处。
就在众人畅想着未来,谈论着如何用火器收复燕云十六州时,朝中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官家,臣以为此火器威力实在过大,应到销毁才是,否则微臣怕此利器被百姓所获,造成江山动荡,政权不稳。”
听到刘御史大夫的话,赵祯和觉得有了火器对大宋发展有好处的官员都看向刘御史大夫,将刘御史大夫盯得冷汗顺着额角流了下来,再也不敢多言。
而这时又跳出了几个平时比较亲近辽国和西夏的官员,说起了火器的害处,气的赵祯和其他朝臣们恨不得生撕了他们。
赵祯不愿再听这些叛国之人多言,下令由包拯和张将军去查清楚提出毁了火器的官员究竟是收了西夏和辽国的好处,还是说就是潜入进来的探子,查清楚后将他们全部捉拿归案,斩首示众。
赵祯这次严厉的态度让觉得他好说话、仁善的朝廷众臣们都改变了对赵祯的态度,再也不敢如同以往那样轻视赵祯这个官家,想着用臣权压倒皇权,获得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