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北风呼啸,卷起千堆雪。
幽州与冀州交界的易京城,这座被公孙瓒苦心经营,视为最后堡垒的坚城,此刻却弥漫着一股难以驱散的压抑与寒意。
城头,“公孙”字大旗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但旗杆似乎都已不如往日挺直。
守城的白马义从们,虽然依旧精锐,但脸上却难掩疲惫与迷茫。
府衙之内,炭火烧得极旺,却似乎怎么也驱不散公孙瓒心头的冰冷。
他独自坐在主位之上,往日里刚愎狂傲的神色被深深的疲惫和挣扎所取代。
案几上,摆放着几份截然不同的文书。
一份是来自渤海的急报:
袁绍残部在其子袁谭、谋士审配的整合下,竟又聚拢起一部分势力,虽无力西进,却不断骚扰他幽州南部边境,如同跗骨之蛆,令他烦不胜烦。
另一份是来自南方的噩耗:
曹操已彻底稳固兖州,其兵锋之盛,令人生畏。
更有传言,曹操已有意北上,无论是打袁绍残部还是他公孙瓒,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最后一份,则是不久前潜渊使者李丽丽(魅力90+)亲自送来的,由袁大山签署的文书。
文书的措辞谈不上多么恭敬,却带着一种平静而强大的自信。
其中清晰分析了天下大势,点明他公孙瓒如今三面受敌(西有袁大山,南有曹操,东有袁绍残部),内部因长期穷兵黩武而民心离散的窘境。
然后,文书提出了一个“建议”:
公孙瓒让出目前占据的,原本属于冀州精华地带的魏郡、巨鹿郡、常山国、赵国等地,将这些地盘完整地交还给潜渊政权(名义上这些地方本就该是袁大山这个“冀州牧”管辖)。
作为交换,袁大山承诺:
一、承认公孙瓒对幽州北部(广阳、涿郡、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的实际控制权,并表奏朝廷(形式而已)其为幽州牧。
二、潜渊将出兵,帮助公孙瓒彻底剿灭盘踞在渤海郡的袁绍残部,解除其东南方向的威胁。
三、双方缔结互不侵犯盟约,潜渊可为公孙瓒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军械,助其稳固幽州,共同应对南方曹操的可能威胁。
这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一份最后通牒,一份裹着蜜糖的,让他无法拒绝的通牒!
拒绝?
西面是刚刚大败袁绍、吞并并州、兵锋正盛、科技腾飞的袁大山!
南面是虎视眈眈的曹操!
东面是恶心人的袁绍残部!
内部民心浮动!
他拿什么三线开战?
死守易京?结局恐怕比历史上被袁绍攻破更惨!
袁大山的攻城手段,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接受?
虽然让出了富庶的冀州大部,心痛至极,但却能换来幽州北部的合法统治权,除掉袁绍残部这个心腹大患,更能与北方最强的潜渊结成同盟,获得喘息之机!
这似乎是绝境中唯一可行的出路。
公孙瓒枯坐了一夜,鬓角似乎又白了几分。
最终,在天明时分,他长叹一声,那声叹息中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无奈与不甘,却也有一丝卸下重担的解脱。
“来人…回复潜渊使者…我…同意袁将军的条件。”
消息传回邺城时,袁大山正在试穿张三铁用新式钢材打造的明光铠,闻言,只是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
【内心oS:袁大山:公孙瓒还不算太蠢!硬扛只有死路一条!这下好了,兵不血刃,白得大半个冀州!
渤海郡那点袁绍残渣,正好给周一木、武二石他们练练手,顺便让新投的张合表表忠心!完美!】
【外在表现:袁大山对前来报喜的白素雅、柳如梦等人道:“传令下去,准备接收各郡。
命周一木为主帅,张合为副,率兵三万,东出渤海,剿灭袁谭、审配!告诉伯圭(公孙瓒),他的地盘,我帮他拿了!”】
潜渊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接收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冀州各郡的官员百姓,早已受够了公孙瓒的严苛统治和朝不保夕的战争威胁,听闻富庶仁德的“潜渊”政权前来接管,几乎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李丽丽、梅如水等人迅速接管政务,推行新政,安抚民心,过程波澜不惊。
而另一边,周一木、张合(急需立功证明自己)率领的大军直扑渤海。
袁谭、审配本已是惊弓之鸟,面对装备精良,士气如虹的潜渊精锐,根本不堪一击!
连战连败,最终城破,袁谭试图逃亡被张合亲手擒获(后押送邺城),审配自尽身亡。为祸一时的袁绍残余势力,被彻底荡平!
当渤海郡光复的消息传回,公孙瓒最后一点侥幸心理也彻底消失。
他如约交割了魏郡、巨鹿等地的防务,将兵力收缩回幽州北部。
至此,并州全境 + 冀州大部(除公孙瓒控制的幽州部分) 尽入袁大山之手!
黄河以北,太行东西,最富庶广袤的土地连成一片,人口、资源、粮仓、兵源得到空前扩充!
潜渊政权,真正成为了雄踞北方、睥睨天下的绝对霸主!
其势力范围、综合实力,已远远超过了南方的曹操!
邺城将军府内,巨大的地图上,代表着潜渊的黑色旗帜几乎覆盖了整个河北。
袁大山与白素雅并肩立于图前。
“大山哥,河北…终于砥定了。”
白素雅轻声道,语气中带着感慨与自豪。
袁大山握住她的手,目光却已越过黄河,投向更广阔的的中原大地。
【内心oS:袁大山:基本盘总算稳了!种田暴兵攀科技!曹老板,孙十万,刘大耳,你们准备好了吗?哥的草根天团,要来踢馆了!】
【外在表现: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霸气的弧度:“嗯,河北已定。接下来,该是逐鹿中原的时候了!”】
北方的雪原之上,一个崭新的巨无霸已然成型,它的阴影,正缓缓向南笼罩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