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亭大捷的第三日,硝烟虽散,血腥未消。
袁大山正在临时帅帐内与周一木、柳如梦等核心将领商议进军许昌的细节。
炭火在帐中噼啪作响,映照着众人亢奋的面容。
缴获的曹军地图铺在中央,许昌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出。
“主公,”一员将领激动地抱拳,“我军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直取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则天下可定!”
帐中一片附和之声。
武二石摩挲着斩马刀的刀柄,独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给俺三千精兵,三日之内必破许昌城门!”
袁大山手指轻叩地图,目光锐利如鹰。
就在他准备下达军令时,帐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亲卫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信匣上精心雕刻着一枝素雅的白梅——这是白素雅独有的标记。
“主公,邺城八百里加急,凤主亲笔!”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深居后方的“凤主”从不会在关键时刻送来无关紧要的家书。
袁大山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匣,取出三页信纸。
熟悉的清秀字迹映入眼帘,他先是快速浏览,继而放慢速度,反复研读某些段落。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眼中的锐利逐渐被深思取代,最后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妙!妙啊!”
他忽然拍案而起,震得地图上的旗子微微晃动,“你们都听听琴琴的分析!”
他朗声念出信中核心内容,声音在帐中回荡:
“夫君大捷,威震华夏,妾在邺城焚香祝祷,与有荣焉。然骤胜之下,需防'亢龙有悔'之危。”
“今曹操新败,主力尽丧,许昌如熟透之果,伸手可得。然若急攻之,恐有三弊:”
“其一,逼虎跳墙。曹操经营许昌多年,城防坚固,若其挟天子负隅顽抗,我军虽胜,亦难免折损精锐,更损夫君'仁德之师'之名。”
“其二,树敌过早。孙权坐拥江东,刘表据守荆州,此二人虽遣使道贺,实则各怀鬼胎。若我军直取许昌,锋芒过露,恐促使孙刘联手,重现当年诸侯讨董之局。”
“其三,根基不稳。曹操辖下兖、豫各州,历经战乱,民生凋敝。若不顾消化,急于称尊,如同在流沙之上筑塔,终难持久。”
读到此处,帐内众将皆露出深思之色。
柳如梦更是眼神发亮,显然想到了关键。
袁大山继续念道,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赞叹:
“故妾愚见,宜采取‘固本缓图’之策:”
“一、传檄定中原。可仿效汉高祖‘约法三章’,发布《安民告示》,宣布减税三年,既往不咎。令各郡县传檄而定,可命周一木将军率精兵巡行,以示威德。”
“二、陈兵示威慑。调王金水水军巡弋长江北岸,命武二石将军领一支偏师驻守宛城,对荆州形成压迫;同时遣能言善辩之士至江东,明为修好,暗含警告。”
“三、内政固根基。妾已拟定详细方案:”
信纸后面附了整整三页细则:
· 屯田安民:由梅如水统筹,将十万降卒与流民编入军屯,分发张三铁新制的曲辕犁。
· 工坊复产:在洛阳、陈留等地重建工匠坊,优先恢复农具、织机生产。
· 学堂育才:在各郡县广设“启元学堂”,寒门子弟经考核可入邺城书院深造。
· 医馆惠民:由白如雪主持,建立三级医馆体系,防治瘟疫。
· 女官施政:派遣木桂英、华木兰等协助地方治理,专司妇幼教化。
——当袁大山念到这一条时,帐中几位老派将领不禁交换了眼神。
李四火忍不住开口:
“主公,让过多女子为官,恐怕会遭士族非议……”
“非议?”
袁大山不等他说完便朗声打断,手指轻叩信纸道:
“你们可知,就在我们出征期间,琴琴在邺城推行‘妇幼善堂’,收容孤寡三千余人;开设‘女红作坊’,让流离失所的妇人得以自食其力。这些事,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士族可曾做过?”
他环视众将,目光如炬:“记住,我们打天下,不是为了延续旧制,而是要开创一个能让所有人各尽其才的新世道!”
柳如梦适时补充:“主公明鉴。据情报,曹操治下各州郡,因连年征战,男丁十不存三。若不用女子理政,何人来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凤主此策,正是因地制宜的良方。”
袁大山赞许地点头,继续宣读信中最后一段:
“此外,妾已命人在许昌散布《讨曹氏檄》,列举曹操十大罪状;同时暗中联络颍川荀氏、陈氏等大族,陈说利害。若所料不差,一月之内,必有士族来投。”
这一言既出,满帐皆惊。
谁都没想到,白素雅在统筹内政之余,竟还布下了这等暗棋。
“如此,不出一载,中原人心归附,根基稳固。届时许昌不战自降,孙刘亦不敢妄动。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妙也。”
信件末尾,是一行稍显柔和的字迹:
“军中寒重,望夫君添衣。邺城今岁初雪早至,梅花已开,待君共赏。一切安好,勿念。”
袁大山放下信纸,帐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封远见卓识的信件震撼了。
柳如梦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
“主公,凤主之策老成谋国!如此既可免征战之劳,又能收天下之心。”
周一木沉稳点头:
“末将愿领兵巡行各郡,确保平稳过渡。”
武二石挠了挠头,虽然有些遗憾,却也瓮声瓮气地说:
“既然凤主都这么说了,俺听令就是!”
“哈哈哈!”
袁大山畅快大笑,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贴身收藏,仿佛那是最珍贵的战利品。他环视众将,眼中满是自豪: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等在前线浴血拼杀,琴琴在后方竟已将中原蓝图勾勒完毕!”
他大步走到帐门前,掀开帘子,望向南方许昌的方向,又回头看看怀中信件,声如洪钟:
“传令:暂缓进军许昌!”
“按凤主之计行事——周一木率军接收城池,王金水水军南下巡弋,武二石移师宛城!”
“内政诸事,悉依琴琴方案推进!”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记住,我们要的不是一座孤城,而是整个天下的人心!”
帐中诸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那位远在邺城的女子,正在用她的智慧,为潜渊王朝铺就一条更加稳固的康庄大道。
袁大山抚着胸前的信笺,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幸福与骄傲,对众人朗声道: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就按琴琴说的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