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全职儿女(中)
雨水在图书馆巨大的玻璃幕墙上蜿蜒滑落,将窗外灰蒙的天空切割成扭曲的抽象画。室内,暖气开得很足,弥漫着旧书纸张和细微电子设备散热混合的气息。林夏和陈舟坐在靠窗的角落,平板电脑上展示着“逆旅”——其真名为李哲——更为详细的数字轨迹。
“李哲,二十五岁,本地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应届那年考研失利,随后进入长达一年的‘求职空窗期’。”陈舟压低声音,指尖划过屏幕上由周师傅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已脱敏的基本信息,“求职记录显示,他投递过上百份简历,参与过数十场笔试面试,但最终都石沉大海或止步终面。”
林夏凝视着李哲一张毕业照上尚且带着些许青涩笑容的脸庞,很难将之和昨天雨中那个眼神空洞、步履沉重的身影重叠起来。“他并非不努力,”她轻声道,“只是运气差了点儿,或者说,这个时代的竞争,残酷得不容许任何一次失误。”
“问题在于,他的父亲,李建国先生,恐怕并不这么认为。”陈舟切换页面,调出一份泛黄的电子版劳模表彰文件扫描件,“李建国,五十八岁,原市第二机床厂高级技师,省劳模。他们那代人信奉的是‘螺丝钉精神’——国家把你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他无法理解儿子为何拥有如此好的教育条件,却连个‘坑’都占不到。”
“所以,他认为李哲缺乏的是‘吃苦耐劳’和‘踏实’的精神,将求职失败归咎于态度问题。”林夏蹙眉。代际认知的差异,如同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父子彼此的世界。
“没错。而且,‘全职儿女’这个标签,在李建国看来,无异于‘在家吃闲饭’,坐实了他的判断。”陈舟点点头,“因此,我们的计划,必须绕过‘解释’,直达‘展示’。要让李建国亲眼看到,他儿子并非他想象中那样。”
计划的核心,是利用李哲自身的技能,创造一个他能自然展现能力,而李建国又能“偶然”目睹的场景。李哲的计算机专业背景是关键。
“图书馆的公共电脑区域,管理员的权限不高,系统老旧,经常出现各种小问题。”林夏的目光投向不远处正在为一位老太太解决打印难题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机会,让李哲在父亲面前,解决一个他父亲理解其价值、且看起来颇具技术难度的问题……”
“比如?”陈舟挑眉。
“比如,”林夏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一次看似偶然的、关乎李建国自身利益的‘技术危机’。”
她点开【愿力商店】。之前完成任务积攒的愿力还算充裕。她找到了一个名为 【线索具现·临时干扰】 的选项。
效果: 可对指定电子设备施加一次性的、非破坏性的短暂故障(如系统卡顿、特定程序无响应、网络连接异常等),持续时间短,可自行恢复或通过简单操作修复。
价格:30涟漪
备注:需精准定位目标设备,干扰模式需符合逻辑。
“李建国退休后,被返聘回厂里做技术顾问,偶尔需要查阅一些存放在厂内服务器上的老旧图纸和资料。他习惯来市图书馆使用这里的专业电脑和网络,因为安静且免费。”林夏调出陈舟刚查到的李建国的行为习惯记录,“每周三下午,他雷打不动会来这里待上两小时。”
今天,就是周三。
“而李哲,为了节省家里的电费和网络费,也经常来图书馆,用这里的电脑进行在线技能学习和投递简历。他通常坐在……”林夏根据【信息流标记】捕捉到的李哲社交媒体零星打卡信息,指向阅览区另一个角落,“那边,靠近电源插座的位置。”
天时地利已然具备。
“我们需要让李建国今天查阅关键资料时,他使用的电脑出现一个‘恰到好处’的故障——不能太简单,否则体现不出价值;也不能太复杂,否则李哲解决不了,或者需要太长时间,容易穿帮。”林夏快速制定着策略,“这个故障,要能让李建国焦急,同时又能被李哲看似随手解决。”
陈舟补充道:“而且,需要一个合理的‘契机’,让李哲注意到他父亲的困境,并愿意上前帮忙。以他们目前的关系,李哲很可能选择视而不见。”
林夏沉吟片刻,再次看向愿力商店。还有一个更昂贵的选项:【氛围引导·微弱】。
效果: 在极小范围内,微弱地影响个体注意力导向,使其更容易关注到特定事件或人物。效果短暂且隐蔽。
价格:45涟漪
备注:无法强制改变意愿,仅作引导。
价格不菲,但若计划成功,获得的愿力回报将是投入的数十倍以上。林夏咬了咬牙,选择了兑换。
愿力如溪流般扣除,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的场域似乎以她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
下午两点半,如同剧本安排一般,李建国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图书馆门口。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外套,提着一个旧的皮革公文包,步伐沉稳地走向工程技术资料区的专用电脑。
林夏和陈舟屏息凝神,坐在能同时观察到父子俩,又不引人注意的位置。
李建国熟练地开机,登录,连接厂内服务器。一切顺利。他戴起老花镜,开始专注地查阅屏幕上的图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夏手心里微微见汗。【临时干扰】需要在她认为最合适的时机手动触发。
就在李建国似乎找到了某份关键资料,眉头紧锁,身体前倾,手指在鼠标上快速点击,试图放大图纸细节时——林夏意念一动,启动了【临时干扰】。
只见李建国面前的电脑屏幕猛地一滞,鼠标指针凝固在原地,紧接着,整个屏幕蓝光一闪,弹出一个令人心悸的提示框:
【致命错误:与服务器连接中断。文件[Zx-1987-工艺总装图.dwg]读取失败,可能导致数据损坏。】
李建国的身体瞬间僵住,他难以置信地又用力点击了几下鼠标,毫无反应。他尝试按动键盘上的几个快捷键,屏幕依旧死寂。那份图纸似乎是他急需的,他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脸上浮现出焦急和一丝慌乱。他这种老一辈技术工人,对机械图纸了如指掌,但对电脑软硬件故障,尤其是涉及网络和服务器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似乎想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但此刻管理员恰好在另一头处理排着长队的借还书问题。
就是现在!林夏同时启动了【氛围引导】。
一股无形的、微弱的推力,仿佛命运的丝线,轻轻拨动了坐在角落的李哲。
他原本正戴着耳机,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编程教学视频。忽然,他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下意识地抬起头,视线越过多排书架,精准地落在了他父亲那台出问题的电脑上,落在了李建国那焦急而无助的背影上。
李哲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犹豫,也有长久以来被否定后形成的自我保护性的退缩。他放在键盘上的手指蜷缩了一下,似乎想低下头,重新沉浸回自己的世界。
但,或许是那【氛围引导】微弱的效果,或许是内心深处仍未熄灭的对父亲认可的渴望,又或许是作为一个技术者看到问题本能想要解决的天性……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摘下了耳机。
他站起身,朝着他父亲的方向,有些迟疑地走了过去。
林夏和陈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哲走到李建国身后,距离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声音不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爸……怎么了?”
李建国猛地回头,看到是儿子,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更深的烦躁取代:“电脑坏了!正关键的时候!说了你也不懂!”他习惯性地将儿子排除在能解决问题的范畴之外。
李哲的嘴唇抿了抿,但没有像往常一样退缩,反而上前一步,目光落在那个错误提示框上。“我看看。”他说着,不等父亲反对,便俯身接过了鼠标。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了几下,调出系统后台和网络连接状态。他的表情变得专注,眼神里重新焕发出林夏在他毕业照上看到过的那种属于技术者的神采。
“不是大问题,”李哲低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安抚父亲,“服务器连接超时,本地缓存冲突。清理一下,重新认证就好。”他熟练地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几串代码,清除临时文件,重置网络适配器。
李建国站在一旁,起初还带着怀疑和不耐烦,但看着儿子那双在键盘上飞舞、稳定而快速的手指,看着屏幕上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黑色窗口和白色字符飞速滚动,他脸上的表情渐渐从焦躁变成了惊疑,又从惊疑,慢慢沉淀为一种……专注的观察。
几分钟后,李哲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闪烁了一下,蓝色的错误提示框消失,那份至关重要的工艺总装图,清晰地重新呈现在屏幕上,丝滑流畅。
“好了。”李哲直起身,轻轻呼出一口气,将鼠标推回给父亲。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转身就想离开。
“等等。”李建国忽然开口,声音不像平时那么严厉,带着一种探究,“你……怎么会的这些?”
李哲脚步一顿,背对着父亲,肩膀微微紧绷,沉默了几秒,才用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说:“网上有教程,自学的。平时……帮人处理过类似问题。”
他没有说,他为了提升竞争力,在求职之余自学了无数前沿和底层的It技能;他没有说,他曾在技术论坛上帮助过无数陌生人解决疑难杂症,获得了不错的声誉;他更没有说,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学来的东西,得到父亲一句认可。
李建国看着儿子的背影,又看了看恢复如初的电脑屏幕,眼神复杂,久久没有说话。
李哲最终还是没有停留,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重新戴上了耳机,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林夏看着这一幕,心中稍定。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李建国看到了儿子被忽视的能力一角。但这还远远不够。一次偶然的技术展示,或许能打破偏见的一丝缝隙,却不足以融化坚冰。
她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李哲内心的症结,也需要找到更持续的方式,让李建国看到儿子“努力的过程”本身。
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再次传来震动。不是任务更新,而是【心愿线索网络】捕捉到了一条来自李哲的新鲜情绪碎片——一段强烈的不安与自我拷问:
“他看到了……但那又怎样?一次侥幸而已。他很快就会忘记。我还是那个找不到工作的失败者。我证明不了任何事……我到底该怎么办?”
林夏收起手机,看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云层缝隙里透出些许稀薄的阳光。
撬动了一块巨石,但山,依然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