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p2p爆雷下的“同林鸟”
时代阶段: 智能革命 (第60-79任)
身份标签:p2p爆雷受害者
核心执念:向那个因债务而离散的人,说一声迟到的“对不起”
---
林夏是在路过一个如今已改为便民超市的临街店铺时,感受到那股锥心刺骨的执念的。店铺的招牌早已更换,但玻璃门上映出的模糊倒影,却仿佛与一段尘封的记忆重叠。手机在口袋中骤然变得冰冷,屏幕上浮现的,不是具体的影像,而是一张被无形之力撕成两半、却又被丝丝缕缕悔恨粘连着的结婚照虚影。
【还愿任务 #70:弥合“离散之憾”。状态:因果追溯中……】
信息流带着硝烟与眼泪的味道涌入林夏的脑海。第70任机主,赵伟,曾是这个临街店铺“伟诚理财”的老板。当然,那是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被誉为“金融创新”的黄金年代。他与妻子陈婉,是外人眼中并肩奋斗的模范夫妻。
赵伟精明、敢闯,抓住了风口,将自己的线下小店与几个高收益的线上p2p平台深度绑定,吸引了众多街坊邻居和亲友投资。他并非存心诈骗,最初也深信这是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捷径。陈婉则温柔细心,负责接待客户、安抚疑虑,是赵伟最坚实的后盾。
执念的源头,是那场席卷整个行业的雪崩式“爆雷潮”。
平台一个接一个地关闭、跑路,投资者的资金血本无归。愤怒的人群涌向“伟诚理财”,曾经的笑脸变成了咒骂,锦旗被踩在脚下。赵伟和陈婉,从“赵总”“婉姐”,瞬间变成了“骗子”“黑心夫妻”。
他们抵押了房产、车子,掏空了所有积蓄,试图填补那巨大的窟窿,但仍是杯水车薪。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往日的温情被无休止的互相指责与绝望的沉默取代。赵伟怪陈婉当初不够坚决,未能劝阻他扩大规模;陈婉怨赵伟利令智昏,将整个家拖入深渊。
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一场激烈的争吵后,陈婉拖着行李箱,消失在了雨幕中。她没有说离婚,只是留下一句:“赵伟,我累了,真的累了。”
陈婉的离去,成了压垮赵伟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处理掉最后一点能变卖的东西,将微不足道的款项按比例分给了最激进的几位债主,然后注销了这个承载了所有辉煌与崩塌、爱与恨的手机号码,如同人间蒸发一般,离开了这座伤城。
他的执念,并非关于金钱的损失,甚至不是关于行业的幻灭。而是关于陈婉。在无数个清醒的夜里,他反复咀嚼着那个雨夜,咀嚼着自己说过的每一句伤人的话。他意识到,他欠她的,不是一句解释,而是一句真诚的“对不起”。为了他的野心,为了他的失败,为了他最终没能保护好她,反而让她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风暴与离散。
林夏感知到了这份沉重。赵伟需要的,不是挽回,不是重逢,而是一个跨越时空的道歉,一次灵魂的自我清算。他希望他那份迟来的悔意,能够被送达,哪怕对方永远不知道来源。
“系统,”林夏指令,“定位陈婉当前的安全状态,并追溯赵伟弃号后,她的人生轨迹。”
手机屏幕上的裂痕虚影微微波动,信息流再次涌动。画面显示,陈婉去了另一座沿海小城,找了一份平凡的工作,生活清苦但平静。她换掉了所有联系方式,仿佛要与过去彻底割裂。她没有再婚,也很少与人提及往事。但在她网络云盘的加密相册深处,仍保留着几张与赵伟早年创业时,在狭小店铺里一起吃泡面、相互鼓励的模糊照片。
她没有完全放下,只是选择了封存。
林夏找到了一个陈婉至今仍在偶尔使用的、极其私密的读书博客账号,她会在上面记录一些零碎的心情,如同树洞。这个账号,是连接过去那个“陈婉”的微弱线索。
林夏没有试图直接联系她。她利用系统的信息赋能,模拟了一个“时光信使”的匿名角色,向那个博客的私信信箱,发送了一段经过复杂加密、绝不会被平台系统识别为垃圾信息的数据包。
数据包的内容,是林夏根据系统回溯的、赵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悔恨与歉意,精心编译成的一段无声的“意念流”。它不包含具体姓名、地点,只传递一种纯粹的情感——一个男人的深刻懊悔,对共同奋斗岁月的追忆,以及最终、最核心的祝福:“希望你此后平安顺遂,而我,真心对不起。”
这段信息被设置成只有在陈婉某天深夜偶然点开私信列表,并且心神处于特定频率时,才会被她的潜意识隐约感知到,如同一阵掠过心湖的微风,激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却不会惊扰她现实的平静。
当林夏确认这段加密的“道歉”已成功发送并潜藏于数据海洋深处时,她感到手机里那份属于赵伟的、沉重如铅的执念,开始缓慢地消解。那撕扯着的一半结婚照虚影,渐渐变得透明、柔和,最终化作点点微光散去。
他未能亲口说出的那句话,终于以这种超越常规的方式,抵达了它的彼岸。原谅与否,已非他所能求,但道歉本身,完成了对他自身灵魂的救赎。
“第70任机主,p2p爆雷受害者赵伟的还愿任务,已完成。”
---
本单元完。
---
【还愿系统提示】
任务#70 已归档。执念类型:【情感需求类】。还愿模式:【共鸣连接】、【象征性完成】。
下一个待处理任务:第69任机主。时代阶段:智能革命。身份标签:(待探索)。
数据库连接稳定,时代脉络回溯中……请准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