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血缘的枷锁与自由的代价
单元剧:第37任机主 - “断亲”青年 (时代背景:约2020-2022年)
林夏从“996.IcU”抗议者张哲那沉重而压抑的愿望中缓缓抽离,胸口仍有些发闷。还愿系统界面流光微转,自动跳转到了下一个待处理的光标——第37任。
背景资料浮现,字数更少,却透着一股冰冷的决绝:
“‘断亲’青年:决定与原生家庭彻底割裂,更换所有联系方式。”
“断亲……”林夏低声重复。这个词她曾在网络上见过,指一些年轻人主动切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系,以此摆脱情感勒索、道德绑架或无法调和的原生伤害。这需要何等的绝望与勇气?
她收敛心神,再次将意识沉入时光之河。
---
2021年冬,中国某二线城市。
陈默(第37任机主)站在租住的单身公寓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房间很小,但很干净,干净得像没有人住过。这里是他精心打造的“避难所”,一个远离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的孤岛。
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的名字是“妈”。他没有接,也没有挂断,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响,直到屏幕暗下去。紧接着,微信提示音开始疯狂地响起,一条接一条。
“小默,你怎么不接电话?”
“你爸心脏不舒服,都是被你气的!”
“这周末你王阿姨给你介绍了个对象,条件特别好,你必须回来见见!”
“我们生你养你,就是让你这么对我们吗?白眼狼!”
“你是不是要逼死我们你才甘心?”
文字像冰锥,又像烙铁,交替着刺穿或烫伤他的神经。他想起从小到大,他的人生就像一份被精心规划的表格: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读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预期。任何偏离,都会招致无尽的指责、冷战和“我们都是为你好”的情感绑架。
他尝试过沟通,换来的是“不懂事”、“不孝”、“书都白读了”。
他尝试过妥协,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喜好和选择,换来的却是父母变本加厉的控制。
最后一次激烈的争吵,是因为他拒绝了父母托关系为他安排的、一份“稳定”但他毫无兴趣的体制内工作,选择留在城市里一家小型设计公司。母亲在电话里声嘶力竭:“你非要出去吃苦,就别认我们这个家!”父亲则在一旁沉默,那沉默比责骂更令人窒息。
那一刻,他心中那根绷了二十多年的弦,断了。
他不是一时冲动。他默默地准备了三个月:攒够了一笔可以支撑半年的生活费,找好了新的租房,处理了所有关联的账号。最后一步,就是处理这个号码。这个号码里,存满了家人的联系方式,班级群、亲戚群,是所有社会关系网的核心节点,也是套在他脖子上最沉重的一根锁链。
他拿起手机,最后一次点开家族微信群。里面正在讨论某个亲戚孩子的婚礼,热闹非凡。没有人注意到他已经沉默了很久。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操作:退出家族群、拉黑父母、姐姐、以及所有可能会成为父母“说客”的亲戚号码。
每操作一步,他的心就麻木一分,同时也轻盈一分。那是一种撕裂般的疼痛,伴随着一种近乎残忍的解脱感。
然后,他带着身份证,去了通讯营业厅。流程很简单,注销一个号码,就像抹去一段人生。
“先生,号码注销后,里面的余额无法退还,您确定要办理吗?”
“确定。”他声音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当工作人员完成操作,将身份证递还给他时,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和空旷。他走出营业厅,寒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着一股自由的凛冽和孤独的刺痛。他失去了所谓的“根”,也甩掉了沉重的“枷锁”。他成了一个没有来路,只有未知去路的漂泊者。
他的愿望是什么?系统界面闪烁,浮现出陈默在按下最终确认键前,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祈望:
【愿望】:告诉他们,我很好,只是需要呼吸。请不要找我。
这个愿望充满了矛盾。既想彻底割裂,又残存着一丝让父母知晓自己安好的念头;既渴望绝对的安静,又无法完全割舍那血缘的牵绊。他想要的不是和解,而是一种单方面的、不被干扰的宣告。
林夏理解了这种复杂的情感。直接联系他的父母?那违背了“断亲”的初衷,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波。她思索良久,登录了“山河渡客”账号。
她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信息,而是发布了一段充满隐喻的文字,配图是一株在墙角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野草:
“【渡语·其三十七】有些离开,不是为了背叛,而是为了生存。挣脱温暖的茧,或许会沾染一身风寒,但那是翅膀拥抱天空的唯一途径。愿每一个挣扎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氧气。不打扰,有时是最后的温柔与最大的勇气。他\/她很好,只是在学习,如何为自己而活。”
这条微博下发,引发了巨大的共鸣。成千上万的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故事,有控诉,有理解,有寻求帮助,也有分享挣脱后的新生。这里成了一个巨大的树洞,承载着无数个“陈默”的隐秘伤痛和微弱希望。
林夏知道,陈默很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条微博。但她希望,那些涌动的“愿力”——无数相似境遇者的共鸣与祈愿——能化作一种无形的慰藉,跨越时空,安抚那个决绝孤独的灵魂,告诉他,他的选择,并非孤例。
她完成了这次“还愿”,用一种符合“山河渡客”身份的方式,回应了那份沉重而复杂的愿望。
【本单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