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司带来的短暂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谧,并未持续太久。就在周文正老尚书将盐铁司梳理得初见成效,朝堂上关于宸王府的非议稍歇之时,一道沾着烽火气息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砸入了看似平静的京城。
军报是深夜送达兵部的,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御前,并抄送了一份至宸王府。
彼时,萧景玄刚与苏晚晚议完事,正准备歇下。书房外传来福伯急促而刻意压低的声音:“王爷,兵部急报!”
萧景玄眸光一凛,瞬间披衣起身。苏晚晚的心也随之一紧,放下手中看到一半的书卷,跟了过去。
萧景玄接过那份密封的火漆竹筒,利落地拆开,抽出里面的军报快速浏览。烛光下,他原本冷峻的面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去,眉宇间凝起一层寒霜,握着军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苏晚晚站在他身侧,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骤然散发出的、如同实质般的凛冽杀意。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等待着。
良久,萧景玄才将那份军报递给她,声音低沉得仿佛结了冰:“你自己看。”
苏晚晚接过,借着烛光细看。军报上言简意赅地陈述:三日前,边境巡防的一支百人小队,在黑水谷一带遭遇不明势力伏击,全军覆没,无一生还。现场遗留的箭簇和部分兵器制式,初步判断,指向黑水部。
“黑水部……”苏晚晚轻声念出这个名字,眉头微蹙。她记得这个部族,位于边境以北,曾被萧景玄率军狠狠打击过,近年来一直还算安分。“他们竟有如此胆量,敢主动袭击我朝边军?而且还是全歼?”
这不合常理。黑水部实力受损严重,袭击边境小队或许可能,但要做到一个活口不留,并且现场还“恰好”留下指向性如此明确的证据,未免太过刻意。
萧景玄冷哼一声,眼底寒意森然:“不是他们胆大,是有人,想借他们的名头生事。”
【栽赃嫁祸!】苏晚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有人故意制造事端,想把黑水部,或者说,想把“边境不稳”这盆脏水,引到萧景玄头上!毕竟,当年是他主导了对黑水部的打击,若黑水部如今“死灰复燃”且手段如此狠辣,朝中那些看他不顺眼的人,立刻就会借此攻讦他“当年用兵不当,养虎为患”!
“王爷,此事蹊跷。”苏晚晚放下军报,冷静分析,“黑水部实力未复,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便真是他们所为,为何要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倒像是生怕我们查不到他们头上。”
萧景玄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能在第一时间抛开情绪,直指要害,这份冷静远超常人。
“本王也是此意。”他走到悬挂的边境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黑水谷的位置,“此地地形复杂,利于设伏。但能全歼一支百人边军,对方人数至少数倍于此,且计划周详。黑水部……目前未必有这个能力和魄力。”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苏晚晚能“听”到他心底汹涌的怒火与杀意。那些死去的士兵,是他麾下的将士!
【无论是谁,敢动本王的人,都要付出代价!】心声如同淬火的钢铁,冰冷而坚硬。
“王爷打算如何应对?”苏晚晚问道。她知道,此刻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宸王府,等着看萧景玄的反应。
萧景玄负手立于图前,身姿挺拔如枪,眸光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地图,直视那片染血的山谷。
“明日朝会,自有‘忠臣’会跳出来,弹劾本王养寇自重,或是指责边军疏于防范。”他语气带着一丝嘲讽,随即转为绝对的冷硬,“本王会主动请缨,亲赴边境,查清真相,平定骚乱。”
苏晚晚心中一震。他要离京?在这个与晋王斗争白热化的关头?
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主动请缨,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彰显担当,又能脱离京城这是非漩涡,亲自掌控边境局势,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巩固军权的机会。毕竟,军队,才是他真正的根基。
“王爷此去,京城……”苏晚晚有些担忧。他一旦离京,晋王必定会更加肆无忌惮。
萧景玄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脸上,那目光深沉,带着一种全然的信任:“京城,交给你。”
短短五个字,重若千钧。
苏晚晚迎着他的目光,看到了他眼中毫无保留的托付。她知道,这不是客套,而是他将自己最核心的势力范围,以及可能来自京城的明枪暗箭,都交给了她来应对。
一股混合着压力与动力的热流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眼底的酸涩,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地与他对视:
“王爷放心,妾身定当竭尽全力,稳住后方,静待王爷凯旋。”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而有力,如同立下誓言。
萧景玄看着她瞬间绷紧却异常坚定的神色,冷硬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一颗暖石。他伸出手,似乎想拍拍她的肩,最终却只是轻轻拂过她额前一缕不听话的碎发。
“自己小心。”他低声道,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等本王回来。”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大步走向门外,玄色的衣摆划破凝滞的空气,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边境的风云,需要他亲自去平定。
苏晚晚望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挺拔背影,攥紧了手中的军报。边关的急报吹响了新的号角,她与他,一个即将奔赴沙场,直面血与火的考验;一个则要坐镇中枢,周旋于无形的刀光剑影。
这条并肩之路,从未如此刻般清晰,也从未如此刻般,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