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用人命填战壕了。\"
项羽站在雁门关城楼上,声音嘶哑。关前那片精心挖掘的火器战壕,此刻正被匈奴骑兵用最野蛮的方式冲击——三千重甲死士,如同移动的铁墙,无视箭矢,只求用尸体填平这条死亡防线。
王铁柱抹了把脸上的硝烟:\"将军,换霰弹吧?\"
\"换!\"项羽猛地挥手,\"让这些蛮子尝尝铁砂的滋味!\"
命令传下,火器兵迅速更换装填。当下一波死士骑兵冲近时,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单个弹丸,而是一片密不透风的铁雨。
\"放!\"
轰鸣声震耳欲聋。冲在最前的匈奴骑兵连人带马被打成筛子,后续的骑兵收势不及,撞上前方倒下的同伴,阵型瞬间大乱。
\"拒马桩!快!\"项羽亲自带兵将准备好的障碍物推入战壕缺口。
第一波攻势勉强挡住,但伤亡数字让每个守军心头沉重。
与此同时,断云谷正上演着更惊险的一幕。
\"保护粮车!\"樊哙挥舞着杀猪刀,带领民兵拼死抵抗偷袭的匈奴轻骑。可对方实在太快,转眼间已有数辆粮车起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谷两侧突然涌出大批百姓。
\"乡亲们!绝不能让前线的孩子们饿肚子!\"王伯挥舞着锄头冲在最前。
巴图更是一马当先,用匈奴语高声呼喊:\"草原的兄弟们!单于只会让你们送死,华绥给你们活路!放下武器,有饭吃!\"
几个年轻的匈奴骑兵明显动摇了。一个满脸稚气的少年颤抖着放下弓箭:\"我...我不想死...\"
\"好样的!\"巴图大步上前,将少年护在身后。
然而更多的匈奴骑兵仍在疯狂进攻。王伯为保护粮车,死死抱住一个正要纵火的骑兵的腿,任凭对方刀砍也不松手。
\"老伯!\"巴图目眦欲裂,一箭射穿那骑兵的手臂。
雁门关城楼上,项羽接到断云谷急报,拳头攥得发白。
\"将军,分兵吧!\"副将急道。
\"分兵?\"项羽盯着关外黑压压的匈奴主力,\"现在分兵,雁门关还要不要?\"
可想到前线将士即将断粮,这个铁打的汉子眼睛红了:\"妈的,要是粮道丢了,老子亲自带人去抢!\"
就在这时,烽火信号塔上的灯笼突然变成三色交替——这是韩信预定的暗号:\"援军已至,坚持住。\"
\"再撑一刻钟!\"项羽嘶吼着,\"把所有火器都给我架上城头!\"
断云谷内,战局突然逆转。
山谷北侧传来震天的马蹄声,韩信的援军如神兵天降。训练有素的火器骑兵在奔驰中齐射,匈奴轻骑顿时人仰马翻。
\"是韩将军!\"樊哙兴奋大叫,\"弟兄们,杀啊!\"
巴图护着受伤的王伯,看着眼前这一幕,热泪盈眶:\"老伯,我们守住了!\"
王伯忍着臂上伤痛,却笑得欣慰:\"守住了就好,守住了就好......\"
得知粮道安全,项羽再无后顾之忧。他翻身上马,突火枪在手:
\"开城门!让这些蛮子见识见识,什么叫华绥新军!\"
关门轰然洞开。弩兵箭雨开路,火器兵轮番齐射,骑兵两翼包抄。这套经过千锤百炼的战术,此刻展现出惊人威力。
项羽一马当先,突火枪连发三响,三个匈奴百夫长应声落马。
\"过瘾!\"他纵声长笑,\"看谁还敢说汉人怕匈奴!\"
冒顿在远处望见战局逆转,气得摔碎望远镜:\"撤!\"
夜幕降临时,雁门关终于恢复平静。
关内,军民正在共同修复工事。项羽好奇地拿起一支突火枪摆弄,结果装药过多,\"砰\"的一声巨响,枪管冒起浓烟,把他震得连退两步。
四周兵士忍俊不禁。项羽老脸一红:\"这玩意儿...还挺难伺候。\"
另一边,李阿婆正在帮年轻兵士缝补战袍:\"你这针脚跟蜘蛛网似的,能打仗吗?\"
小兵挠头憨笑:\"阿婆,我只会打仗,不会针线活啊。\"
众人大笑。在这笑声中,战争的阴霾似乎都淡去了几分。
巴图细心照料着受伤的王伯,把烤好的红薯递过去:\"老伯,尝尝这个。\"
王伯接过红薯,看着这个曾经的敌人如今的战友,感慨万千:\"要是天下人都能像咱们这样,该多好。\"
五十里外,匈奴大营。
冒顿单于脸色阴沉:\"汉人的'响雷棍',还有那些不要命的百姓...右贤王,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右贤王小心翼翼:\"要不...先撤回漠北?\"
\"再攻三日!\"冒顿咬牙,\"若是还破不了关...再说。\"
可他心里明白,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雁门关的灯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像是一条盘踞在山间的巨龙。那灯火中,有将士的坚守,有百姓的奉献,更有这个新生国度不可撼动的决心。
这一夜,注定无人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