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既定,刘备于南郑城中正式晋位汉中王,旌旗仪仗,煊赫一时。
大封群臣之下,林凡受封镇国天师,位同三公,不仅总领蜀汉一切与“道法”、“灵气”相关事宜,更获准于成都天工院之侧,另开一府,名曰 “镇国天师府” ,兼具研究、修行、培养道法人才之能。
昔日张鲁的天师府底蕴,连同那卷珍贵的《太平要术》核心残卷,尽数被林凡接收。
他没有藏私,而是选择性地将其中关于符箓基础、丹药初解、阵法入门以及梳理地气的法门公开,与诸葛亮先前推行的新政结合,形成了更为系统、更具操作性的 《蜀汉道法新政纲要》。
一时间,整个蜀汉,尤其是益州与汉中,掀起了一股“道法热”。
天工院内,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
原本主要以研究改进凡俗技艺为主的院落,如今划分出数个新区:
符箓司:由几位原五斗米道中精通符箓、且心性经过考验的老道士主持。他们带领着选拔出的学徒,日夜不停地绘制着 “清风符”、“厚土符”、“辟邪符”等基础军用符箓。虽然成功率不高,且效果远不如林凡亲手所制,但已能小批量装备精锐部队。
丹药司:利用林凡点化的灵田所产的药材,尝试炼制 “止血散”、“回气丹”。林凡甚至根据《太平要术》残卷中的只言片语,尝试还原 “黄巾力士丹” 的弱化版,旨在短期内激发士卒潜力,但对此极为谨慎,严控试验范围。
阵法司:此司最为特殊,由林凡亲自挂帅,诸葛亮通过书信参与推演。他们不仅研究如何将小型阵法(如聚灵阵、迷踪阵)应用于军阵、城防,更开始尝试将符文铭刻于大型器械之上。
第一台实验性的 “符文弩车” 被制造出来,其射出的巨弩附着了 “破甲” 与 “疾风” 符文,威力与射程均提升了三成,只是造价高昂,难以量产。
道兵营:设于天工院外围,由赵云兼任统领。从军中以及民间选拔出身家清白、略有气感或根骨的青年,集中于此。
他们不仅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更要学习林凡简化后的 《炼气诀》 ,辨识常见妖邪、符文,练习配合道兵战阵。
这支人数不过五百的部队,被寄予厚望,命名为 “天枢营” ,是蜀汉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道兵”雏形。
这一日,林凡正在阵法司与几位匠师推演如何将稳固符文更有效地铭刻在井阑等攻城器械上,以抵御敌方修士的破坏。庞统拿着一卷文书,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
“林兄,荆州急报!”庞统将文书递给林凡,“江东周瑜,近日频繁调动水军,于洞庭湖水域操练。据我方细作观察,其舰船行驶间,竟能隐没水雾之中,踪迹难寻!且江面时有不明水族异动,恐非吉兆。”
林凡接过文书,神识扫过,眉头微蹙。他放下图纸,走到一旁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落在荆州与江东交界的水域。
“看来,公瑾兄在赤壁吃了亏,并未死心,反而另寻他路,在‘水战’一道上,走到了我们前面。”林凡手指轻点洞庭湖区域,“他能隐没水雾,驱使水族,其所获传承,定然与水府或御兽相关。我等陆军或可凭借阵法符箓抗衡,但水军……云长将军虽勇,于此道怕是力有未逮。”
“孔明已在荆州加紧布置,以‘星罗棋网’大阵监控水域,但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庞统沉声道,“且曹操在北,虎视眈眈,若我与江东水战失利,其必挥师南下。”
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看来,天工院的研究方向,需稍作调整了。陆军道兵与符文器械要继续,但水战之法,亦需即刻提上日程!”
他转向庞统:“士元,你即刻以汉中王名义,发布招贤令,重金征募擅长水系道法、造船工艺、乃至熟知江河水文、水族习性的奇人异士!同时,传书孔明,请他于荆州就地搜集此类人才与典籍,速送成都!”
“好!我即刻去办!”庞统领命而去。
林凡独自留在司内,望着地图上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心知未来的争霸,战场绝不仅限于陆地。
蜀汉这条蛰伏的巨龙,若想真正腾飞九天,必须补齐这水战的短板。
而他的“镇国天师府”与“天工院”,无疑将肩负起这至关重要的使命。
一场围绕“水”的科技与道法竞赛,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