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汉宫。
自姜小伍兵不血刃拿下益州,这座古老的蜀都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没有了刘璋时期的暮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活力。
建业元年秋,姜小伍下令,在成都南郊的阅兵场上大摆筵席,犒赏三军。此令一出,全城轰动。与以往帝王将相的封闭宴会不同,姜小伍的庆功宴,是“与民同乐”的。
阅兵场上,千余桌酒席如长龙般铺开,从校尉到普通士卒,人人有份。场地四周,则开放给成都百姓,免费提供酒水食物。一时间,欢声笑语响彻云霄,军民同乐,其乐融融。
姜小伍身着简单的王服,亲自为阵亡将士的灵位上香,而后端起酒碗,站在高台上,声音通过内嵌铜管的扩音装置(姜小伍的又一“奇技淫巧”)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将士们,父老乡亲们!此战,我们能兵不血刃,拿下益州,非我一人之功,乃是诸君用命,万民归心之果!”他高举酒碗,“第一碗,敬那些为我们开疆拓土而牺牲的英魂!”
数万军民齐齐举碗,一饮而尽。
“第二碗,敬在座各位将士!没有你们的勇猛,就没有汉国的安稳!”
“第三碗,”姜小伍望向周围的百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敬益州的万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方得天下!我姜小伍在此立誓,只要我汉国一日存在,便保益州百姓一日安居乐业!”
山呼海啸般的“大王万岁”响彻天地,百姓们眼中闪烁着的是真切的拥戴与希望。
酒过三巡,便是论功行赏的时刻。
姜小伍朗声道:“此次取蜀,当首功者,法正孝直!”
法正出列,神色激动。
“孝直一计,胜过雄兵十万。若无你为内应,里应外合,我军纵有百万,也难越剑门之险。今拜孝直为汉国丞相,总领百官,辅佐我治理天下!”
满场皆惊!丞相,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法正一个降臣,竟得此重任,可见大王对智谋的重视。
“其次,孟达、李严!”
“孟达率军奇袭,功不可没,拜为车骑将军,领汉中太守!”
“李严深得军心,镇守成都,拜为骠骑将军,掌京师防务!”
二人连忙拜谢。
“马超、庞德!”
“马超将军,西凉锦马超,威震天下!今拜为五虎上将之首,征西大将军,为我汉国打造一支无敌的铁骑!”
“庞德将军忠勇无双,拜为荡寇将军,为马超副将!”
马超与庞德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感激与振奋。他们曾是丧家之犬,如今却在新王手下重获新生,得以施展抱负。
赏罚分明,群臣无不心悦诚服。庆功宴持续了三日,整个成都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 **第七章:御前议事,刘备之患**
庆功宴后,姜小伍在汉宫的议事殿召集了核心文武,商议下一步的国策。
殿内气氛庄重,与户外的欢腾截然不同。
姜小伍坐在主位,扫视众人,开门见山:“诸位,如今我已得汉中、益州,天府在握,根基已固。但环顾天下,我们仍四面受敌。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而近在咫尺的,便是盘踞荆州的刘备。今日,我们便来谈谈,这个刘备,该如何应对?”
法正作为新任丞相,首先发言:“大王,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乃我等心腹大患。孙权坐拥江东,亦非善类。但论及眼下之威胁,刘备当为第一。”
“哦?孝直何出此言?”姜小伍问道。
“刘备素有‘仁德’之名,乃天下枭雄。他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之勇,更有诸葛亮之智。如今他占据荆州大部,兵精粮足,对我汉国虎视眈眈。荆州乃我东出之门户,刘备一日不除,我汉国便一日不得安宁。况且,他与大王一样,皆称汉室宗亲(姜小伍已为自己伪造了汉室远支的身份),名分上便有冲突,此消彼长,必有一战。”
法正的分析一针见血。
车骑将军孟达抚须道:“丞相所言极是。刘备如今最大的依仗,便是荆州。荆州四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西有我们。他看似占据要冲,实则三面受敌。我军可效仿古代之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具体说来?”姜小伍饶有兴致。
“我军可大张旗鼓,在汉中集结重兵,做出要北上攻打关中,夺取长安的姿态。曹操必然警惕,会调动兵力防备。而刘备见我军北上,荆州的防备便会松懈。届时,大王可命一员上将,率精锐水师,出三峡,奇袭荆州南郡、公安等地。刘备首尾不能相顾,荆州可图也!”
这是一个经典的声东击西之计,众人纷纷点头。
然而,一直沉默的五虎上将马超却站了出来,声如洪钟:“此计虽好,却过于迂回!我马超认为,对付刘备,当雷霆一击!”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汉中与荆州的交界处:“我军可由我率领西凉铁骑,从汉中直驱而上,攻打上庸、东三郡。此地是刘备荆州的西翼,守备薄弱。我军骑兵来去如风,一旦拿下,便可直插刘备腹心,与东面的孙权形成夹击之势!刘备纵有诸葛亮,也救之不及!”
马超的计划,充满了西凉军团的侵略性和爆发力,简单直接,却凶悍无比。
一时间,殿内分成了两派。文臣多支持法正和孟达的稳健之策,而武将则更倾向于马超的雷霆一击。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姜小伍却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个人——他刚刚提拔的工部尚书,一个名叫公输越的奇人。此人是墨家后人,精通机关术和工程学,是姜小伍专门用来搞“技术研发”的。
“公输先生,”姜小伍笑道,“你虽不善兵法,但心思奇巧。在你看来,我们该如何打败刘备?”
公输越躬身一礼,回道:“大王,臣以为,无论是声东击西,还是雷霆一击,都只是‘术’,而非‘道’。刘备最强的,不是他的军队,而是他的‘仁义’大旗。我们要打败他,就要先斩断这面旗帜。”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如何斩断?”
“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名,行割据之实。大王您也是汉室宗亲,且已在益州建立了真正的乐土。我们为何不将‘仁义’这面旗,夺过来,举得比他更高?”
公输越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臣有三策,可兵不血刃,瓦解刘备。”
“第一,攻心为上。我军可派商队、使者进入荆州,广散消息,言说大王在益州如何爱民如子,百姓丰衣足食。再反观刘备治下,连年征战,赋税沉重。让荆州的百姓自己心生比较,向往我汉国。”
“第二,釜底抽薪。荆州并非铁板一块,许多士族对刘备这个外来者并不信服。我们可暗中联络那些被刘备排挤的本地豪强,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在内部制造混乱。待我大军一到,他们便可为内应。”
“第三,造势压人。大王可写一封《告天下书》,昭告天下,言明自己与刘备皆为汉室宗亲,本应同心戮力,共讨国贼。但刘备心怀叵测,占据荆州,阻碍北伐大业。我军出兵,非为私利,乃是为‘清君侧’,扫除北伐障碍。如此,我们便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师出有名!”
公输越说完,大殿内鸦雀无声。
法正、孟达、马超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们之前想的,都是如何从军事上打败刘备,而公输越想的,却是如何从根本上摧毁刘备的统治基础。
姜小伍满意地笑了。他要的,就是这种降维打击。
“好!好一个‘攻心为上,釜底抽薪’!”姜小伍站起身,一锤定音,“传我王令!”
“一,命丞相法正,即刻起草《告天下书》,昭告我军出兵之意,传檄天下!”
“二,命车骑将军孟达,暗中派遣使者,联络荆州内部的不稳之士,许诺事成之后,爵位、土地,分毫不差!”
“三,命征西大将军马超,在汉中整军备战,打造战船,做出随时可以顺江而下的姿态,给刘备施加最大军事压力!”
“四,命工部尚书公输越,全力生产我军新式武器‘破甲弩’和‘投石车’,三个月内,必须装备三万大军!”
姜小伍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东面的荆州地图上,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刘备,你的‘仁义’,该落幕了。我汉国的战车,将从这里,碾过整个天下!”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率先打响。而真正的铁与血,已在酝酿之中,即将席卷荆州。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