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九年,江东大将军府。
孙策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的户籍册,眉头紧锁。册子上,是江东各大士族的男丁数量、田产、以及私兵数量。这是一个让他既兴奋又头疼的数字。
兴奋的是,江东富庶,人才济济;头疼的是,这些士族如同盘根错节的巨树,根深蒂固,虽表面归顺,却始终与孙氏这个“外来户”离心离德。
“公瑾,我们虽占据了江东六郡,但人心未附。税收常常被拖欠,征兵也处处受阻。长此以往,我江东大军,将成无源之水。”孙策叹道。
周瑜羽扇轻摇,温文尔雅地回答:“主公,江东士族,重血脉,重联姻。他们之所以不肯真心归附,是因为他们不认为我们是一家人。要让他们真正认同我们,必先让他们与我们血脉相连。”
“血脉相连?”孙策一愣。
正在此时,长史姜小伍走了进来,他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微微一笑。
“都督所言极是。主公,您要做的,不仅是江东的大将军,更要成为江东所有士族的‘女婿’。”
“什么?”孙策和周瑜都愣住了。
姜小伍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主公,您正室夫人已逝,身边尚无嫡子。这正是您与江东顶级士族联姻的绝佳时机。您娶的,不仅是一个女人,而是她背后整个家族的忠诚和力量。”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吴郡:“吴郡之陆氏,乃江东士族之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能迎娶陆氏之女,则江东半数士族,将不战而屈人之兵。”
“陆氏?”孙策皱眉,“我听闻陆氏现任家主陆骏之女陆尚,虽貌美,却以才情和刚烈着称,未必肯嫁我这‘江东之虎’。”
“所以才需要‘攻心’。”姜小伍笑道,“主公,您不要亲自去。请都督代您前往。您不是去‘求亲’,而是去‘提亲’。姿态要高,但礼数要足。您要告诉陆骏,您娶陆氏女,非为私情,而是为‘孙陆两家,共守江东’。您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政治承诺。”
孙策眼睛一亮,他明白了姜小伍的意思。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婚姻,而是一场政治投资。
“好!此事,便交由公瑾和先生全权处理!”
数日后,周瑜带着姜小伍精心准备的聘礼,亲赴陆府。他没有提孙策的威名,而是大谈姜小伍为江东制定的“三年发展计划”,描绘了一个农桑兴旺、商贾云集、百姓安居的盛世蓝图。
最后,他才缓缓说道:“我家主公,深知此等盛世,非一人之力可成。他愿与陆氏结为秦晋之好,共享富贵,共担风雨。他娶的,是陆氏的女儿;但他敬重的,是陆氏百年的底蕴和风骨。”
陆骏被深深打动了。他看到了孙策的野心,更看到了他身后那个深不可测的智囊团。与这样的强者结合,陆氏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他同意了这门亲事。
消息传出,江东震动。孙策迎娶陆氏之女,无异于向所有士族释放了一个最强烈的信号:他愿意融入江东,与大家共享权力。
紧接着,在姜小伍的建议下,孙策又为自己的弟弟孙权,迎娶了吴郡朱氏之女;大将太史慈,迎娶了会稽魏氏之女;就连刚刚归顺不久的甘宁,也被孙策做主,娶了当地一个豪强的女儿。
一时间,孙氏集团与江东士族,通过一张巨大的婚姻网络,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孙策,从一个“外来户”,真正变成了江东的“自己人”。
### **第六章:猛将如云,声震天下**
联姻的成功,让江东内部的整合速度大大加快。士族们开始主动献粮献兵,许多隐匿在民间的奇人异士,也纷纷前来投奔。
而姜小伍,则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他“招贤纳猛”的计划。
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势力,不仅需要稳固的后方,更需要能征善战的猛将。他脑中有一份“三国猛将名单”,而现在,就是他“按图索骥”的时候。
第一个目标:凌操、凌统父子。
凌操是吴郡名将,勇猛善战,但在一次与山越的作战中阵亡。其子凌统,年仅十五岁,却勇猛不减其父,誓要为父报仇。
姜小伍找到了正在为父守孝的凌统,没有说任何招揽的话,只是将一份详细的作战报告交给了他。
“这是你父亲当年作战的详细复盘。我研究过,你父亲的死,并非勇猛不足,而是中了山越的诱敌之计。若当时他能得到水师支援,结果将截然不同。”
凌统看着报告上精准的分析,甚至画出了当时的地形和兵力部署图,震惊得无以复加。这个“姜长史”,竟比他自己还了解他父亲的最后一战!
“我已查明,设下此计的山越首领,如今正在皖城一带活动。主公已经下令,将组建一支奇兵,由你为先锋,去为你父亲报仇。”姜小伍看着他,眼中带着鼓励。
凌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凌统愿为大王和长史,效死命!”
不久,凌统率军奇袭皖城,亲手斩杀了杀父仇人,凯旋而归。他一战成名,对孙策和姜小伍的忠诚,也达到了顶峰。
第二个目标:董袭。
董袭,余姚人,身高八尺,武力过人。姜小伍派出的使者找到他时,他正在乡里为人调解纠纷。
使者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向他请教一个“难题”:“我军有一批粮船,要通过一段狭窄且水流湍急的河道,两岸常有山越出没,请问将军,有何良策?”
董袭听罢,哈哈大笑:“这有何难!只需选善水者,驾轻舟在前探路,主力船队以铁索相连,首尾相顾,再于两岸埋伏弓箭手,便可高枕无忧!”
使者将他的计策详细记录下来,回去禀报了姜小伍。姜小伍听后,大赞:“此乃将才也!”
第二天,孙策亲自带着聘礼,来到董袭家中,诚恳地说道:“久闻将军大名,特来相请。江东水师,正缺将军这样的人才!”
董袭见孙策如此礼贤下士,且自己的计策被如此重视,大为感动,当即表示愿意效忠。
第三个目标:蒋钦、周泰。
这两人都是江洋大盗出身,后率众投奔孙策,勇猛有余,但军纪散漫。
姜小伍没有处罚他们,反而将他们召来,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二位,义气深重,手下兄弟也都是好汉。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盗’,而是‘兵’。我主公,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兄弟,堂堂正正地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他亲自为他们整编部队,制定军纪,并教授他们现代的队列训练和协同作战技巧。蒋钦和周泰发现,经过姜小伍的训练,他们手下这帮乌合之众,竟然在短时间内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惊人的精锐。
他们对姜小伍佩服得五体投地,发誓永远追随。
就这样,在姜小伍的运作下,凌统、董袭、蒋钦、周泰等一众未来的江东栋梁,都提前汇聚到了孙策的麾下。
建安十年,孙策在吴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场上,步兵方阵整齐划一,骑兵方阵气势如虹,水师战船在江面上列阵以待。而站在最前面的,是关羽、张飞、赵云……不,是太史慈、甘宁、凌统、周泰、蒋钦、董袭!
孙策看着手下猛将如云,兵精粮足,再看看身边运筹帷幄的周瑜和姜小伍,意气风发。
他高举佩剑,指向天空,大吼道:“江东的儿郎们!随我,去开创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
“吼!”
数万将士的怒吼声,震天动地。
姜小伍站在孙策身后,微笑着看着这一切。他知道,江东这艘大船,现在已经装上了最坚固的龙骨(联姻士族),最强劲的引擎(猛将如云),和最精准的罗盘(他的现代知识)。
接下来,它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而曹操和刘备,将会感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完全体的“江东之虎”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