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此道法传承后,陆离打算后续放弃太阴凝气诀,改而在筑基境界内全力修炼这部《造化古经》。
这部古经之神妙,远远凌驾于太阴凝气诀之上,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在同一个层级。
“造化灵气,乃是一切灵气中的王者。”
陆离很快便察觉到了这种灵气的独特之处,它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压制属性,在对敌时,不论是术法、法器还是神通运转,皆会被其压一头。
更重要的是,它能全面增强自身术法、灵体、神识的兼容性与爆发力,是真正意义上的“万法源头”。
他不禁想到,俞妙妙也修炼的是造化古经,但推测其所得的不过是族内残篇,十数年来修炼成果寥寥,最后反被陆离吞噬。
“若是我以这完整古经为基,其造化灵气转化的效率恐怕要远超于俞妙妙才是。”
不仅如此,在陆离运转古经时,竟然发现神魂内残缺的《造化魔功》,居然主动与之共鸣,并逐渐融合入古经的主体系统!
他瞬间明白了,
“所谓造化魔功,其实只是古经的一点皮毛,是模仿造化灵气诞生之道的粗陋尝试。”
原先的魔功,需不断汲取五行灵气、融入体内,反复试图在体内重构出类似造化灵气的“伪灵”,最终才会诞生少许的造化灵气,不仅耗时,更会反噬肉身、神魂。
而如今的造化古经,却是从根本上重塑灵气体系,一步到位生成真正的造化灵气!
陆离不由心生敬畏。
“这才是真正的造化传承……”
他盘膝而坐,伤体在诡骨的牵引下飞速愈合,体内灵气亦在悄然蜕变。
造化古经一经运转,丹田之内的灵气便开始逐步转化,朝着传说中的“造化灵气”迈进。
此刻起,这部完整的《造化古经》将成为他真正的主法根基。
无论将来踏入金丹,还是迈入元婴,皆以此经为本。
更令陆离感到惊喜的是,体内的那一股得之于俞妙妙的造化灵气,此刻竟成为了他最天然的“炼气种子”。
他无需从零开始修炼造化灵气,只需以古经为引,优先炼化俞妙妙所遗留的那部分造化灵气,便能快速将其转化为己用,短期内甚至可作为对敌时的压箱底杀手锏之一。
至于日后,他自可凭《造化古经》自行修行,源源不断地凝聚出新的造化灵气,以补所耗,最终彻底取代体内所有灵气。
他目光平静,却心念翻涌。
“或许有朝一日,我可将体内所有灵气,尽数替换成造化灵气……”
那将是质的飞跃。
他很清楚,哪怕是昔日身为造化古族年轻一代第一人的俞妙妙,也未能做到这一步。
她的体内灵气始终割裂,造化灵气仅为一小部分,并不能作为支撑她修为的根基。
如果不辅修其他灵气,仅凭那点造化灵气支撑境界,俞妙妙恐怕至今也不过是凝气五层。
“仅仅凝聚出这点造化灵气,她便耗费了十余年。”
若非她另修旁法,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年纪便踏入筑基。
不过很快,陆离便面临了和俞妙妙曾经修行时遇到的同样的问题。
这部《造化古经》,哪怕是完整的,神妙无比、底蕴厚重,但修炼速度实在不快。
甚至可以说,慢得令人发指。
一天所炼,不过他昔日修行《太阴凝气诀》时数时辰的功夫。
这让陆离微微皱眉,心中暗道:
“果然如此……这门古经,强调的是灵气的‘本源演化’,而非‘效率堆积’。每一步都在铸基,每一缕灵气都仿佛要化开万象,蕴含乾坤。”
若换成旁人,或许会放弃了这等慢如龟爬的进境,转投更为快捷的修法。
俞妙妙修行的更是残缺法,速度更慢,所以她不得不同时主修其他功法,将造化古经残经作为辅修。
可陆离却没有动摇。
他只是沉默片刻,便重新凝神入定,心中默念:
“慢,就慢些吧。”
他反而更加笃定了,
从他当初筑基之时决定追求“完美筑基”的那一刻起,陆离便在心中刻下了一条铁律:
万物皆需根基,万丈高楼,始于平地。
他要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世人、甚至连昔日圣子都未曾走到尽头的路。
若基础不稳,修为越高,反而越是空中楼阁。一朝动摇,便是道崩身陨。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愈发沉稳:
“术法可以换,路径可以改,唯独根基必须扎牢。”
……
陆离此次的闭关,整整一月。
初始时,他便以传音符通知了方瑶几人,言明自己受了些伤势,需暂避风头静修,待到“圣女之争”开启之日,方才会归来。
这次闭关,足足用了十五日,体内伤势才在诡骨的帮助下好了七七八八。
与此同时,他还在造化古经的牵引下,彻底将俞妙妙所留的所有造化灵气尽皆炼化为己用。
成为他目前又一杀手锏。
而在他闭关的这一个月内,外界已然风起云涌。
仙碑之上,那横压古今的人形印记,其声势早已不局限于造化古族,而是以极快速度,向周边数十州扩散开去,甚至连核心地带的一些古老道统都已收到风声,纷纷惊动。
这一个月时间,越来越多的少年强者从远处赶来,其中甚至有威名不弱于虞煌的少年。
许多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盛会而来,而是将那造化仙碑当成了此行的唯一目标,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时间,圣地之内天骄如云、强者如雨,不乏各地的顶级势力、隐世古族,纷纷派出弟子或直系子嗣前来试碑。
有人默默而来,默默而去。
也有人,光芒万丈,一战封神。
其中最惊艳者,莫过于一名浑身放光的少年,手执古老戒尺,仙风道骨,神情清冷。
此人无人知其来历,也不留言,只在仙碑前驻足片刻,轻轻一点。
那一刻,所有观碑者屏息。
只见那戒尺一指之下,他的名字,“陀”,浮现在了仙碑之上,距离仙碑巅顶那人形印记,仅差毫厘之距!
比那曾经的造化古祖俞晟还强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