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一众姐妹和夫人告别后,便去了花园游玩,走过好几座凉亭水榭,就到了文杏阁。园里的桃花、杏花全开了,红得晃眼。紫芝跟宝云说:“姐姐,咱们今天就别去凝翠馆了吧,那儿又大又冷清,现在桂花也没开,虽说松树阴凉好看,那也得四五月去才有意思。咱们就坐这阁子里吧。”宝云也同意了,随后俩人就进了阁子。
没坐一会儿,就有丫鬟来报,蒋家、董家、掌家、吕家的小姐们都到了。姐妹两一听,就赶紧起身出去迎接。
原来蒋进是河北广平郡人,现在当吏部考功员外郎,妻子赵氏,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蒋绩还小,女儿分别是蒋春辉、蒋秋辉、蒋星辉、蒋月辉,还有守寡嫂子的两个侄女蒋素辉、蒋丽辉。这六个姐妹长得都跟仙女似的,还特别聪明,去年郡试都进了前十名,考完后来了京城,等着参加部试。可武则天觉得以前举子部试归吏部管,这次虽说特意让礼部负责,但还是派了蒋进当同考官,另外还有礼部的董端、掌仲、吕良,一共四个同考官,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对这事的重视。蒋春辉她们听说父亲当同考官,自己得回避不能考试,觉得特别扫兴,就跟赵氏夫人说,在家没事干,想去姨父董端家,跟姨家姐妹聚聚解解闷,夫人就让人送她们去了董府。
董端是江南余杭郡人,现在当礼部主客员外郎,妻子赵氏没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董宝钿、董珠钿、董翠钿、董花钿、董青钿,个个长得跟仙女似的,又很聪明。这天董家姐妹正因为回避考试在家闷坐,听说蒋家表姐来了,便赶紧迎到上房行礼。赵氏夫人正坐着跟她们说话,董端就从衙门回来了,蒋春辉带着五个妹妹赶紧上前见礼。
董端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跟你父亲在卞府商量事情,卞伯伯怕你们不能考试在家烦闷,今天请你们过去,跟孟家、掌家、吕家的姐妹聚聚。”话还没说完,蒋进也派人来传话,让六位蒋家小姐和五位董家小姐一起去卞府,姐妹们听了都特别高兴,马上坐车出发去卞府了。走到半路,又碰到掌家、吕家的小姐,她们也是要去卞府的。
掌仲是河东太原郡人,现在当祠部员外郎,妻子朱氏,生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还小,女儿是掌红珠、掌乘珠、掌骊珠、掌浦珠,四个姐妹长得都特别出众。掌仲是膳部员外郎吕良妻子的哥哥,他跟卞滨、孟谟、蒋进、董端、吕良都是同一年中的进士。吕良是河东平阳郡人,妻子掌氏,只有三个女儿:吕尧蓂、吕祥蓂、吕瑞蓂,姐妹三个也长得很标致。这天吕家姐妹因为卞府邀请,便约了掌家四个表妹一起去,走到半路,正好碰到蒋家、董家的小姐。
没多久,她们就到了卞府。宝云等人迎出来,大家互相拜见,又给成氏夫人行了礼,然后坐下。等喝完茶,成氏就说:“侄女们这两年都在家用功,很少聚在一起,就算偶尔见一面,也都是匆匆忙忙就走了,总归是心里惦记着书本。好在你们姐妹都得了‘淑女’匾额,没白费这几年下的苦功。去年冬天,我听说这家中了、那家也中了,你们三十三个姐妹,一个都没落下!我当时得知这些好消息,足足高兴了两个月,说不定比你们自己还开心呢。现在就是可惜,你们明明能得‘才女’匾额,却被你们的父亲、伯伯、叔叔们耽误了。”
蒋春辉说:“这是侄女们的‘才女星’还没出现,所以才会遇到这种事。要是将来能托伯母的福,再赶上才女部试,各位伯伯和我父亲都不被派去当考官,那就好了。”
紫芝接话说:“春辉姐姐,你这话说得就是‘望梅止渴’啊。你想想,从古到今,天下考过几次才女?还想等将来再考,而且还得父兄叔伯不被派当考官,你说难不难?太后诏书里虽说有下次殿试的说法,可谁也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再说就算将来真有女试,说不定到那时候,你跟宝钿、尧蓂、红珠几位姐姐都有姐夫了,就连这边的宝云姐姐和我兰芝姐姐,那时候大概也有婆家了。”兰芝听了,脸一下子红了,瞪了紫芝一眼说:“你又乱说话!”
吕尧蓂说:“紫芝妹妹念了几年书,怎么嘴还是这么淘气?”掌红珠说:“姐姐你还不知道呢,我们今年正月来贺节,伯母留我们看灯,住了两天,没想到紫芝妹妹现在说话,少了些零碎话,倒多了不少文绉绉的词,比以前还厉害呢。”董花钿说:“紫芝妹妹的嘴虽说厉害,但好在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直截了当,是个特别爽快的人。”
紫芝说:“刚才尧蓂姐姐因为我说她有姐夫,就说我淘气。难道‘有姐夫’这句话也错了?要是错了,那也不是我错的,孟子不是说过‘女子生下来就希望有个家’吗,要错也是他错。没想到乐正子听了不乐意了,就说:‘紫芝别胡说,我先生哪儿说错了?你去问问那些女子,她们敢对天发誓,一辈子都不希望有家吗?’”
成氏笑着说:“你们听听,她忽然把乐正子也搬出来了,说得跟真的一样,倒还挺有意思的。”
蒋星辉赶紧说:“伯母您可别夸她了,她一得意,更要胡说八道了!”紫芝却满不在乎的说:“我也不盼着将来再考,就盼着明天部试的时候,太后看了卷子问:‘去年郡考还有几家同姓的,怎么这回都不见了?赶紧让她们都来殿试!’要是这样就好了!”蒋春辉听了笑着说:“妹妹,你这话倒不是‘望梅止渴’,但也有个四字批语。”董青钿好奇地问道:“哪四个字啊?”蒋春辉说:“叫做‘画饼充饥’。”这时,成氏夫人笑着打圆场:“要这么说的话,一个望梅止渴,一个画饼充饥,可不是越说越闷?依我看啊,你们饭后没事,不如求个签、算个卦问问吉凶?我听说六外甥女起课最灵,或者起个课也行。这会光顾着说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你们都到晚芳园去吧。”紫芝又追问说:“这花园本来叫‘漱芳’,怎么改成‘晚芳’了?”成氏解释说:“这是你舅舅因为没儿子,想讨个‘晚年得子’的好兆头,所以才改的名。”
姐妹们跟夫人告了别,便起身去了花园,还是进了文杏阁,按往常的规矩分宾主坐下,先吃了些点心。蒋秋辉叹气道:“可惜今年的殿试,咱们都没法参加。我们姐妹平时也没怎么用功,今年不去,倒能借着这个机会藏藏拙;可各位姐姐不去,就太委屈了。”宝云连忙说道:“当年蒋伯伯可是科举状元,这天下谁不知道啊!这就是‘家学渊源’,你们六位姐姐要是去考试,肯定能名列前茅,怎么能说藏拙呢?”董珠钿也跟着说:“要说藏拙,得算我们五个姐妹。别的不说,就说学问这块,我们平时没少受宝云姐姐的指点,您就算我们的老师了。”吕瑞蓂接话说:“这么说的话,宝云姐姐该算我们的‘太老师’了!”紫云纳闷滴问:“这话怎么说?”吕瑞蓂解释说:“我们常跟珠钿姐姐学东西,珠钿姐姐又跟宝云姐姐学,这么论下来,宝云姐姐不就是太老师嘛!”掌红珠笑着补充到:“宝云姐姐是珠钿姐姐的老师、瑞蓂姐姐的太老师,可我们平时又常受瑞蓂姐姐教导,那宝云姐姐该算我们的什么老师呀?”紫芝抢着说:“依我看呐,只能叫‘太太老师’了!”蒋丽辉笑着说:“‘太太’和‘老师’本来是两个人,现在凑成一个,倒挺特别。”
紫芝忽然正经起来:“我劝各位姐姐先别拽这些文绉绉的话了,我有句实在话说。咱们今天聚在这儿,本来就是舅舅怕咱们不能考试心里闷,才接咱们来玩的。我不瞒大家,这几天我因为要回避考试,跟家里七个姐妹天天闷得慌;今天听说舅舅来接,还想着能一起玩玩解解闷。结果你们一见面,净说这些口是心非的‘道学话’,这不越聊越闷嘛!”董宝钿笑着说:“你看紫芝妹妹,都中了‘淑女’还这么爱玩,脾气倒跟我家青钿妹妹一模一样。”芳芝也说:“紫芝妹妹平时在家就这样,我们都给她起了个外号,叫‘乐不够’。”紫芝听后更得意了:“别说我中了淑女还玩,就算太后让我们去殿试,中了才女,我照样玩!”锦云听了冷笑说:“你们听听,这话说得多自在,还想着殿试呢!”蒋春辉又补了一句:“她这话也有四字批语。”香云问:“叫什么?”蒋春辉说:“叫做‘一厢情愿’。”
掌浦珠赶紧打圆场说:“姐姐别这么说。我听我爹说,这次女试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大事,跟往年的科举不一样,本来不用回避的。就是怕大家因为冒失犯错,不敢跟太后请旨,所以才耽误了。要是咱们联合起来递个请旨的折子,太后正怕考试的人少呢,哪有不准的道理?现在就盼着谁能找机会提一句,或者在别的话里带到这事,就能奏请了。”蒋素辉说:“咱们与其在这儿猜来猜去,不如听伯母的话,一起求个签,看看结果怎么样。”宝云点头说:“这主意好!”立刻让丫鬟摆上香案,派人去借了签桶,一会儿就都准备好了。姐妹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对着天空祷告,然后一起求了一支签。展开签本一看,是“中平”签,后面还有两句诗:“欲识生前君大数,前三三与后三三。”大家看了都摸不着头脑。
紫芝眼睛一亮,说道:“这后一句‘前三三’,不就是咱们三十三个姐妹嘛!‘后三三’,肯定是三月二十三日让咱们去殿试啊!这还能错?”掌乘珠疑惑的说:“妹妹这么解倒有点道理,可殿试在四月,怎么会是三月呢?”紫芝一拍脑袋:“哦对,我忘了!那说不定是三月二十三日让咱们去补部试呢!”吕祥蓂说:“刚才伯母说芸芝姐姐会起课,咱们不如再让她起一课?签和课放一起参考,不是更准嘛!”彩云也说:“闹了半天,倒把这能断疑的事忘了!”
随后,大家都围着孟芸芝,让她起课。芸芝说:“不用每个人都起,一起一课就行,看看课的格局,再瞧瞧相关的‘类神’,就能知道个大概了。”掌骊珠问:“那姐姐快起吧!是用钱摇,还是用蓍草啊?”瑶芝解释:“蓍草是算《周易》课用的,芸芝姐姐算的是‘六壬课’,得报个时辰,哪位姐姐报个时辰吧?”董青钿说:“我来报!”可她想了想,又指着外面说:“嘴上报时辰,怕心里不专注;我去把东边桥边那棵杏树上,有只翠雀落过的朝东那枝杏花折来,数数连花带朵有多少瓣。要是超过十二朵,就以十三为子时,这么算时辰,行不行?”绿云没等她说完,就拉着玉芝往外跑,琼芝和青钿也跟着去了。
刚到桥边,玉芝就喊:“你看那雀儿,见咱们来就飞了!”绿云松了口气:“还好它刚飞,不然咱们都记不清是哪枝了。幸好这枝也不高。”说着就轻轻把杏花折了下来。琼芝一看:“真难得,花瓣一片都没掉,整整齐齐的!”这时候蒋月辉走过来:“芸芝姐姐让你们拿好,别把花朵弄丢了,不然课就不灵了。”大家赶紧拿着杏花回到阁里。芸芝接过杏花数了数,是刚开的花,连大带小一共三十三朵。华芝惊喜的说:“你看这花的数量,正好跟咱们今天的人数一样,难道真有说道?”香云赶紧摆手说:“姐姐先别议论,让芸芝姐姐安安静静算完。”
芸芝掐着手指头,琢磨了好一会儿,忽然满脸喜色地说:“今天是初九,大概到二十三号壬申那天,咱们都得去礼部走一趟!”紫芝立刻得意地看向蒋春辉说:“怎么样?春辉姐姐还说我‘一相情愿’呢!”董翠钿赶紧问:“芸芝姐姐,你给咱们讲讲这课的大概意思呗,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芸芝解释说:“算考试的话,主要看‘文书爻’,然后再看‘朱雀’。朱雀属火,象征着‘文明’,是跟考试相关的‘类神’,这两样最关键。再结合课的格局来看,就像今天是戊午日……”紫芝又插嘴说:“这课肯定灵!你们听这个日子就知道了,谁还记得今天是戊午日啊?”宝云无奈的说:“芸芝妹妹正说在关键处,你又插一嘴。你看天不早了,等她说完,咱们好吃饭啊。”紫芝还不服:“姐姐,你觉得我插的这段不好吗?”蒋秋辉赶紧劝道:“好妹妹,你先别说话,听芸芝姐姐说。”
芸芝接着说:“杏花有三十三朵,减去二十四,还剩九,按十二时辰算,就是申时。巧的是,这课的‘三传四课’七个字里,除去‘旬空’‘陷空’的字,悄悄透出‘巳、戌、卯’三个字,正好合了‘铸印乘轩’的格局,算考试是最吉利的。而且‘巳’代表文书,朱雀也在课里出现了,加上‘巳’还藏着‘丁马’,这是文书要动的迹象。到二十三号壬申那天,‘巳’和‘申’相合,能带动文书;‘丁’和‘壬’相合,能引出‘丁马’,看来咱们肯定能补考!”大家听了这话,全都喜笑颜开,之前的烦闷一下子就没了。
这时,紫芝故意逗趣到:“你这课可别像《西厢记》里那句词才好。”蒋秋辉问:“像哪句啊?”紫芝咧嘴笑道:“别是‘说来的话儿不应口’就行!”兰芝瞪了紫芝一眼,认真分析道:“依我看,第一次部试是三月初三,第二次复试是三月十三,刚折的杏花正好三十三朵,咱们又正好三十三个人;要是真在二十三号补考,刚好合上签上‘前三三后三三’的话,这课肯定灵!”素云好奇的问:“紫芝妹妹难道看过《西厢记》?”兰芝解释说:“哪里看过呀,就是听戏里唱过,她记在心里随口乱说,妹妹别跟她较真。”这时候宝云开口说:“饭已经摆在对面敞厅了,各位姐姐去那边坐吧。”大家这才起身过去。从这以后,姑娘们就天天在花园里聚着,等着消息。
另一边,卞滨因为要在朝里忙活红旗捷报进京的事,忙了好几天。三月十三部试考完,到二十二号放榜:阴若花考了第一名部元,唐闺臣是第二名亚元。卞滨和孟谟带着官员,捧着所有考卷进宫面呈武则天。武后看了几本超等的卷子,赞叹道:“真没想到闺阁里竟有这么多奇才,连外国才女都有,真是难得的盛况!”她又翻着卷子看上面的名字,忽然叹气:“怎么这几家上次郡考成绩好的,这次超等里一个都没有,太可惜了!”接着又把特等名次清单前后看了一遍,转头问卞滨:“有件怪事,你知道吗?之前我看各地上报的淑女试卷,河南道有孟家八个姑娘,淮南道有卞家七个姑娘,还有不少同姓的,我记不太全了。但孟家、卞家这些姑娘,名字看着像姐妹,再看郡县考试的名次,又都在前头。我本来想着,今年部试要是这几家同姓姑娘都能考中就好了;就算有一两个没中,我也会加恩让她们一起殿试,好促成一段千古佳话。可现在翻遍卷子,别说超等了,特等里也没她们的名字啊,看样子是没进京来考试啊。淮南道离京城或许远些,没来还说得过去;河南道离京城这么近,又是平坦的陆路,怎么也没来?这不是怪事吗?你是淮南人,卞家那七个姑娘,你知道详情吗?”
卞滨听后赶紧磕头奏报:“陛下说的卞家七个姑娘,都是臣的妻妾所生;孟家八个姑娘,都是臣的外甥女,也就是臣部下侍郎孟谟的女儿和侄女。臣和孟谟因为承蒙陛下钦点当阅卷官,所以按照科场里的老规矩,就让家里姑娘们回避了,没敢让她们参加考试。”武后连忙问:“你家姑娘和你外甥女现在在京城吗?”卞滨和孟谟一起奏道:“我们的女儿自从去年郡考后,都已经来京城了。”武后高兴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她们郡考都在前头,部试怎么会没中呢。要是没问清楚,差点埋没了人才。其实这次考试本就不用回避,是你们太谨慎了。除了她们,还有多少人因为回避没考?”
卞滨奏道:“还有同考官吏部考功员外郎蒋进的六个女儿、臣部下主客员外郎董端的五个女儿、祠部员外郎掌仲的四个女儿、膳部员外郎吕良的三个女儿,加上臣和孟谟家的姑娘,一共回避了三十三人。”武后立刻让卞滨开列名单呈上来,马上发了一道谕旨:
今日朕查出因回避未参加部试的淑女孟兰芝等三十三人,按例该钦派考官另行考试。查阅之前郡县上报的各份试卷,这些淑女有的文理通顺,有的字体工整,都有可取之处;而且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不用再另行考试,就直接钦赐“才女”称号,到时候和其他人一起参加殿试。着令她们先去礼部,按照前次部试的试题补作诗赋一卷,再交誊录官誊写。礼部堂官会同各位同考官一起评定名次,呈朕阅览。
谕旨刚发下去,礼部又上奏一本:
前些日子臣部考场有三位淑女,花再芳、毕全贞、闵兰荪,都因为试卷被弄脏贴了出来(取消考试资格)。现在这三位淑女见孟兰芝等三十三人都承蒙钦赐参加殿试,求臣等转奏陛下,希望陛下能一视同仁,恩准她们也参加殿试。臣等见她们再三恳求,不敢隐瞒不报。另外,这三位淑女就是前次部试名列四等的那三个人,臣一并说明,请陛下裁定。
武后看了奏折,又翻了翻三人的履历和原呈,说:“年轻人都好强,想争个好名头也正常。况且她们千里迢迢来京城考试,别人都得了‘才女’匾额,就她们三个白辛苦一场,也难怪会这么恳求。”于是在奏折后面批复:
据奏,淑女花再芳等人恳求之情恳切,姑且念在她们弄脏试卷本是无心之失,加恩将她们附在名单末尾,准其一同参加殿试,以体现朕选拔闺阁人才的心意。
奏折发下去后,卞滨立刻让人通知各位姑娘,第二天五更天一起去礼部补作诗赋。
这边宝云、兰芝等姐妹,到了二十二号部试放榜,还是没等来补考的消息,正在花园里说芸芝的课不准,忽然得了要去补考的消息,每个人都高兴得不行。第二天去礼部补完诗赋,大家商量着想回红文馆原来定好的房子住,方便之后参加殿试。可派人去打听才知道,那处大宅子已经被部元阴若花和章家、文家的姑娘们住了。剩下的几间空房院子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大家只好各自回家,静静等殿试的通知。
红文馆里,唐闺臣和姐妹们因为阴若花中了部元,都很开心;加上同住的四十五人都考了超等,更是欢喜的不得了。闺臣见叔叔的六个女学生也都中了,心里便格外得意。这天正摆着庆贺的宴席,忽然见多九公走了进来,大家赶紧站起来让座。多九公说:“刚才外面有个人要见若花侄女,家里仆人问他名字,他又不说。我仔细看了看,倒像是你家国舅(阴若花是外国公主,国舅即她的舅舅)。他远隔几万里忽然来这儿,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我特意来告诉你。”若花听了,又惊讶又疑惑,心里直打鼓。
故事精彩纷呈,我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