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明说了,你上次说的四个人,自己考进去三个,只能在给你一个了,李凡思量了下,最终还是选了赵秋月,人家都说小姨子的一半**都是姐夫的,当然先帮小姨子,以后找人相看也好看,正式工人呢。
不过王主任估计也是觉得,三个名额只用了一个,也是有点说不过去,直接将赵梦秋给提到缝纫机车间了,进去慢慢学,这可是技术工种,李凡自然知道,比普通车间好得多,嘴里连连道谢。
李凡刚回院里就被三大爷给拦住了,于莉进了,阎解成被挤下去了,带回来的消息让老阎家是既高兴又失落,要是于莉做的好,阎解成以后在家里就更没有话语权了。
李凡回家后也是告诉了赵梦秋今天打探的情况,说了说大嫂没进去,跟王主任说了,还是保了赵秋月进厂,大嫂的事等以后再说吧。
赵梦秋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起码家中的孩子有人照料,指望赵秋月在家里看孩子,非跟我闹不可,李凡也说了自己的想法,进了厂以后也是正式工人了,以后相看也有底气了,赵梦秋也是连连点头。
晚上出门去王家找了刘春花,也是告诉她这件事,叮嘱不要说出去,毕竟是提前打听出来的,刘春花也是连连道谢,脸上的笑意是怎么都止不住,这下可好了,户口也能迁过来了。
第二天李凡继续上班,赵梦秋大早就去了谢家胡同,赵杰也已经吃了饭,在家里等着呢,说了李凡打听的消息,也说了大嫂没被录取,找了熟人把秋月先给塞进去了。
赵杰无所谓的说道:“没事,有我上班就行了,正好你嫂子在家里带孩子,不然真要爸妈出来,他们也不知道习不习惯。”
“小凡也说了,这次自家占了几个名额了,要是都招进去,怕有人看出什么来,在厂里还是小心些,等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将大嫂也送进去,不然户口过不来,粮食不够吃。”
“没事没事,秋月进去了,她也有一份供应粮,应该够了。”
赵梦秋交待好了,带着赵杰就去街道办看通知,今天也没叫赵秋月,她在家里看着孩子呢,也免得到哪边大呼小叫的,被人看出来什么。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又串了,人山人海到是真的,不管考核的怎么样,不来看看不甘心呀,赵杰和赵梦秋看着这么多人,只能在人后随着人流慢慢的往前挤,有赵杰在前面护着,两人也是到了通知单下方。
赵梦秋看见兄妹三人的名字都在上面,到现在才算是一块大石落了地,拉着大哥就往往外走,两人脸上都是笑意,赵梦秋说道:“厂里要求后天过去报到,要回去拿东西了。”
“嗯,我跟秀梅回吧,秋月上次过来就吐了一路,有东西也指望不上她。”
“也行,回去叫爸妈帮忙送送,小军怎么办,现在带过来还是等等,还要准备东西,不行等东西安置好了,让嫂子回去一趟就行了。”
“我回去说,我跟你嫂子今天下午就回,现在天气不冷,东西分几次拿就好了,慢慢的带过来,秋月的东西我让妈给她收拾就好。”
“这样也行,明天上午我叫小凡去接你们,做点好吃的庆祝下。”
赵杰点了点头,既然说好了,那就赶紧安排,让赵梦秋自己回去,赵杰往自己租住的房子走去,回到家里对着李秀梅点了点头,李秀梅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李凡去打听了,这下子看见通知也就放心了。
“下午我们准备回去收拾东西,明天在过来,家里的一些东西也该带过来了,这边的东西还没置办起来,小军要等等了。”
“你安排就好,先上班吧,不行等你拿了工资在带小军也行,不然来了都要靠着梦秋送粮食,又出钱又出粮,可是用了不少。”
“你说的对,回家看看带点粮食出来,就是这么远拿不了多少,等会过去说一声,家里的人口到是要报到厂里,听小凡的意思可能会安排住宿,说不定也能得一间房。”
李秀梅见他有安排,也就没有在说话了,在家里也没啥事,两人收拾了下,锁好门跟房东说了一声,今晚不回来了,出门就往李凡家走去。
中午跟赵梦秋说了,自然是没问题,顶多就等上个把月,要是厂里能安排不是更好,反正小军也没上学,城里可没乡下好玩。
随着赵杰赵秋月赵梦秋进了厂,每天早上李凡骑车带着赵梦秋,送了丫丫去大嫂家,本来打算让他们买辆自行车,也近一点,赵杰怎么都不同意,也就是几步路,要什么自行车,不过李凡把自行车票给了他,让他以后自己去买。
秋去冬来,时光荏苒,整个四九城染上了一层白色的银霜,四合院大门大开,李凡穿着棉袄,口中哈着冷气,急匆匆的从四合院里跑了出来。
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又跟三大爷打了声招呼,一进门就听见孩子的哭声,赵梦秋坐在家里,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正在哄着呢,李凡凑过去看了看说道:“怎么了,怎么了,杨杨怎么又哭了。”
赵梦秋白了李凡一眼说道:“肚子饿了,让他喝点粥他不愿意,非要喝奶粉。”
“嘿嘿,比我聪明,当然要吃好吃的,喝就喝呗,家里不是还有吗。”
“孩子大了,哪里能总是喝这些,要试着吃点流食了,那奶粉可不便宜,留着晚上应应急就行了,白天还是要跟我们一起吃。”
“那就蒸个鸡蛋,或者弄点瘦肉熬点大米粥,棒子面就别给他吃了,吃多了消化不了,晚点我去买回来。”
“蒸鸡蛋吧,家里鸡蛋还有,不用去买了。”
“行,不过现在可来不及,还是冲了给他喝吧,中午在做蒸鸡蛋,丫丫还没起来吗?”
“快了,我去看她在穿衣服了,也快上学了,你去喊一声。”
小名丫丫的李洁从房间走了出来,现在已经上学了,到了学校肯定要有个名字,难道大家都叫李丫丫,手里提着书包放在凳子上,凑到赵梦秋跟前逗了逗弟弟。
李凡端着馒头出来说道:“赶紧去洗脸刷牙,等会要迟到了。”
已经有7岁的丫丫今年读小学一年级,每天还是李凡上班送过去,赵梦秋的班也没上了,在63年冬查出来怀孕了,李凡可是高兴的不得了,还以为不行呢,每晚也没歇着呀。
李凡就闹着要辞工,反正户口已经迁过来了,丫丫都有供应粮了,赵梦秋怎么会同意,好不容易找了工作,还没上多久呢,一定要上班,李凡也没办法,只能不时的偷偷下一点灵泉,保证她不会太劳累。
赵杰也是把小军接过来,房子是街道办安排的,但是也要交租金,比自己去租便宜点,赵秋月在那边院子也给了一个单间带个小厨房,也是李凡找的王主任帮忙安排在一个院里。
还是运气好,第一批招工农村来的基本上没有,都在城里有地方住,除了那些住的太远的,总共也只是安排了十几套房子。
不过到了赵梦秋八个多月的时候,在李凡的强烈要求下,将厂里的工位直接让给了李秀梅,这下子好了,一进厂就是缝纫机工,不过就是工资低一点,李凡也找了轧钢厂的关系,把大哥塞进了座椅厂的焊工车间。
王主任当然是无所谓,进了厂就容易了,工厂成立后当然安排了厂长书记来管理,但是王主任去说句话,厂内调动还是比较容易的。
又请了杨桂花过来,在家里看着赵梦秋,一直伺候到孩子出世,过年都是把老丈人请过来过的,65年春节后丈母娘才回去,从那以后赵梦秋就在家里看着孩子了,虽然少了一个人的工资,但是粮食还是够吃的。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66年春,整个大院跟电视剧里的完全不同了,易中海已经不当大爷好多年了,何大清回来后,几次的跟刘海中阎阜贵走动,成了院里的三大爷,刘海中也终于当上了心心念念的一大爷。
赵秋月进了厂,李凡和赵梦秋更看不上傻柱了,厂里年轻小伙子又不是没有,随着在厂里上班大家都熟了,自然就有人知道赵梦秋还有个妹妹没出嫁,厂里的正式工,可是不少人来找赵梦秋相看呢。
去年赵秋月就出嫁了,房子当然还留着,男方姓刘,叫刘建军,父母都是城里人,在城里电表厂上班,跟赵秋月同岁,也是他姐姐正好进了座椅厂,跟赵梦秋关系亲近,当然就把自己弟弟给介绍出去了。
虽然赵秋月是农村人,但是勤劳能干,进了厂户口也转了过来,还有城里的工作,这条件比起一些城里人还要好,而且哥哥姐姐都是工人,家里条件也不算差了。
这两年何大清回来后,四处打听介绍,不过傻柱那名声和样貌,想找个城里姑娘实在是难,毕竟前期被易中海和秦淮如把名声败坏的差不多了,现在岁数大了,年轻点的谁愿意嫁给一个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