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周锐胸膛微微起伏,显然还未从激烈争辩的情绪中完全平复;沈砚心则脸色微白,紧抿着唇,目光锐利地盯住林砚,似乎在等待她的最终裁决,又或是准备着随时起身离开。
林砚没有看任何一个人,她的目光落在自己面前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上,水面映出窗外模糊的天光。她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茶香和一丝硝烟味,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打破了僵局:
“周锐说的对,市场需要速度,需要规模。没有规模和影响力,我们无法改变大多数传承人的困境,我们的理想最终只能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她首先肯定了周锐的逻辑。
周锐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松动了一丝。
然后,她转向沈砚心:“沈老师说的也对,文化的根不能断,技艺的魂不能丢。失去了内核,我们做得再大,也只是一个空壳,甚至会成为扼杀真正非遗的帮凶。”
沈砚心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依旧沉默。
“但是,”林砚抬起头,目光依次扫过两人,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诚恳,“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三个人今天为什么会坐在这里?”
她微微前倾身体,双手轻轻按在桌面上:“不是因为我们都认同某一条具体的路径,不是因为我们都喜欢同样的做事风格,甚至不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有多么了解。”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力,直指核心:“我们坐在这里,是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无法忍受的现状——我们无法眼睁睁看着那些凝聚了千年智慧、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技艺,在沉默中消逝;我们无法接受,那些像李阿婆一样,用一生守护一门手艺的传承人,在现代化浪潮中失去尊严和价值。”
“我们愤怒于国际品牌可以轻易挪用我们的文化符号赚得盆满钵满,而真正的创造者却在为生计发愁。我们不甘心,我们想改变这一切。”
林砚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却都像小锤子,敲在两人的心上。
“周锐,你渴望用商业的成功来证明这条路可行,来快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平台,去覆盖、去保护更多的‘李阿婆’。你的‘速度’,最终是为了更广范围的‘守护’,不是吗?”
周锐怔住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最终没有出声。他习惯于谈论数据、模式、增长,却很少如此直白地被点破内心那点或许自己都未曾细究的、更深层的动机。
“沈老师,你坚守技艺的本真,警惕商业的侵蚀,是因为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手艺所蕴含的文化重量和美学的不可复制性。你的‘深度’,是为了确保我们守护的东西,在经过商业的洗礼后,依然是那个值得守护的、有灵魂的瑰宝,而不是一个被掏空的文化符号,对吗?”
沈砚心避开了林砚的目光,低头看着自己交握的双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那坚硬的、用以抵御外部世界的学术外壳,似乎被这几句话撬开了一道缝隙。
“我们争吵,是因为我们都太想做好这件事了。”林砚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更深的坚定,“周锐怕因为沈老师的审慎而错失时机,沈老师怕因为周锐的激进而迷失方向。但我们的目标,从最根本处,是统一的——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和尊重,让传承人有尊严地传承下去。”
她重重地重复了那句话:“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和尊重。”
“这句话,就是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石。”
包间里再次陷入寂静,但这一次的寂静,与先前剑拔弩张的氛围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被触及内心真实后,带着反思和震动的静默。
周锐靠在椅背上,脸上的激动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他重新拿起那份计划书,目光却不再仅仅停留在数据和流程上。
沈砚心缓缓抬起头,看向林砚,眼神复杂。他看到了这个年轻女性身上,除了理想和热情之外,还有一种罕见的、能够穿透表象直抵核心,并能将不同力量凝聚起来的洞察力与包容力。
林砚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她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量:
“现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不是要选择‘速度’还是‘深度’。而是要回答,我们如何在一起,既能有‘速度’地去开拓,又能有‘深度’地去守护?我们如何构建一套机制,既能快速响应市场,又能确保技艺的本真和文化尊严不被践踏?”
她看向周锐:“周锐,如果我们能建立一套由沈老师主导的、严格的技艺标准和品控体系,确保即使在扩张中,我们输出的核心体验和产品也是经得起推敲的‘真东西’,你是否愿意在战术执行上,尊重这套体系的权威?”
她又看向沈砚心:“沈老师,如果我们承诺,所有的商业决策和扩张计划,都必须经过文化层面的评估,由您来把握那条不能逾越的底线,并且将‘非遗本源’的保护和研究作为公司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您是否愿意尝试理解并支持必要的商业节奏和模式创新?”
她没有要求他们立刻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框架——在共同的基石上,划分权责,建立制衡。
周锐摩挲着下巴,半晌,率先开口,语气恢复了平日的精明与务实:“如果有一套清晰、可执行的文化红线标准,并且评估流程不成为业务发展的绝对瓶颈,我认为……可以尝试。”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沈砚心沉默的时间更长。他似乎在权衡,在判断林砚这个构想的可行性,以及周锐承诺的可信度。最终,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如果……如果真的能确立这样的机制,并且得到最高程度的尊重和执行。我同意……这是目前看来,可能最接近理想与现实平衡的方案。”他顿了顿,补充道,“为了那些还在等待的李阿婆。”
最后这句话,轻飘飘的,却比之前所有的争论都更有分量。
林砚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她知道,这远非终点,前方的磨合与挑战只会更多。但至少在此刻,这三股力量,围绕着那块名为“初心”的基石,暂时靠在了一起。
帝国的蓝图,第一次拥有了共同绘制的可能。
第3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