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的沙漠热风与紧张到令人窒息的定制洽谈,仿佛还黏在皮肤的纹理里,但当林砚一行人拖着疲惫不堪却精神亢奋的身体,走出国际航班抵达通道的瞬间,便被一股截然不同的、炽热而汹涌的浪潮彻底淹没了。
浦东国际机场的国际到达大厅,从未像今天这样,为一个“非娱乐明星”的团队而如此沸腾。
早已收到风声的媒体记者们长枪短炮严阵以待,闪光灯在他们踏出闸口的瞬间便亮成一片刺目的白昼,咔嚓声密集得如同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上。更多的,是自发前来接机的“非遗纪元”员工、合作方,以及那些通过大众课堂或线上平台深深认同其理念的忠实用户们。他们拉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非遗英雄凯旋!”“天工集,东方荣耀!”,挥舞着小小的旗帜,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激动与自豪。
“林总!看这里!”
“徐薇总监,巴黎秀太棒了!”
“沈老师,辛苦了!”
“周总!天工集威武!”
欢呼声、尖叫声、掌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机场大厅的穹顶。安保人员手拉着手,艰难地维持着秩序,开辟出一条狭小的通道。
林砚被这突如其来的盛大场面冲击得有些恍惚。在巴黎,成功是镁光灯下的赞誉和订单系统的数字;在利雅得,压力是王室会客厅的静谧与苛刻到极致的要求。而此刻,回归故土,成功变得如此具体,如此滚烫,化作了眼前一张张激动得发红的面孔,一声声带着乡音的、毫不掩饰的赞美。
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因长途飞行而有些褶皱的衣襟,努力在脸上维持着得体而镇定的微笑,向人群挥手致意。徐薇跟在她身侧,面对镜头,她展现出国际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优雅地微笑,偶尔停下脚步,配合媒体的拍照要求,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只有靠近的人才能察觉。沈砚心显然不太适应这种场合,她被热情的欢呼弄得有些手足无措,只能紧紧跟在林砚身边,脸上带着温和而略显羞涩的笑容。周锐则迅速进入了角色,他一边护着核心团队前行,一边眼观六路,低声指挥着随行的工作人员应对媒体,确保流程顺畅。
“林总,巴黎成功和沙特王室的订单,是否意味着‘天工集’已经正式跻身全球顶级奢侈品阵营?”一个话筒几乎要递到林砚面前。
林砚停下脚步,面向镜头,声音清晰而沉稳:“巴黎是一个开始,它证明了东方美学和顶级工艺拥有征服世界的力量。而来自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委托,是对我们坚持‘非遗当代化’这条路线的肯定。但我们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责任,一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当代、更国际化的方式传播出去的责任。”
“徐总监,据说沙特王妃的定制要求极高且时间紧迫,团队将如何应对这次极限挑战?”另一个问题抛向了徐薇。
徐薇微微颔首,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随即由助理翻译:“极致的要求催生极致的创意。这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的团队和身后的传承人大师们,拥有无与伦比的韧性和智慧。我们将把这次委托,视为一次东西方美学深度对话的契机,力求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短短几十米的通道,他们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每一次停顿,每一次回应,都引来周围人群更热烈的反响。
走出机场大厅,外面等候的车队早已准备就绪。就在林砚即将上车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身后那依旧热情涌动的人群,以及远处城市璀璨的灯火。
这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非遗纪元”不再仅仅是她和团队的一个梦想项目,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现象,一个符号,承载了许多人对于文化自信的期待。
车队驶离机场,汇入都市夜晚川流不息的车河。车内,方才强撑的振奋渐渐褪去,深深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但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满足感,也随之沉淀下来。
“回来了。”周锐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征战归来的疲惫与畅快。
“嗯,回来了。”林砚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的城市风景,轻声道。巴黎的掌声、利雅得的压力、机场的欢呼……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闪回。她知道,这盛大的凯旋,既是对过去一段征程的加冕,也是吹响了迈向下一个、更广阔战场的号角。
家,是温暖的港湾,但等待他们的,绝非休憩。
而是消化胜利果实、迎接全新挑战的,另一个起点。
第13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