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艺坊”带来的冲击波,并未随着首次内部通气会的结束而平息,反而在公司内部漾开了一圈圈不安的涟漪。新员工们私下议论,老员工们则感到了久违的紧迫感。林砚知道,是时候将所有人的思想统一到战略层面,将潜在的恐慌转化为构筑防线的动力了。
她召集了所有中层及以上管理者,召开了一次名为“护城河战略”的专题会议。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气氛比往常任何一次业务会都要严肃。
林砚没有绕任何圈子,直接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传艺坊”近期的数据截图和线下门店照片。
“大家都看到了,”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听不出丝毫慌乱,“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像样的模仿者。我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当一种商业模式被验证成功,资本的趋利性必然会催生大量的追随者,这是市场规律。”
她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紧张、或愤慨、或沉思的脸。
“现在,我希望所有人都思考一个问题:当竞争对手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快的复制速度、甚至更优厚的条件来争夺市场、挖角人才时,‘非遗纪元’凭什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真正的、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
问题抛出,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随即议论声渐起。
一位新提拔的城市经理率先发言,带着运营团队特有的务实:“林总,我认为我们的护城河在于先发优势和品牌知名度。‘非遗纪元’现在是这个领域的头部品牌,用户心智占有率最高,这是他们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周锐点了点头,补充道:“还有我们初步建立的规模化运营体系和正在快速铺开的线下网络。十个核心城市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壁垒。”
“但这些都不够坚固。”沈砚心清冷的声音响起,他很少在这样的大会上主动发言,此刻却显得格外认真,“品牌知名度可以被营销预算稀释,运营模式可以被学习,线下网络……只要资本足够,复制起来并不难。‘传艺坊’的出现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顿了顿,看向林砚,又看向所有人:“我认为,我们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于这些‘形’的东西,而在于‘神’。”
他指向屏幕上“传艺坊”视频下方一条“感觉少了点什么”的用户评论。
“这个‘什么’,就是我们所独有的。是我们与李阿婆、张清远师傅这些顶尖传承人之间,超越商业合作的信任与情感纽带;是沈砚心和他的团队对非遗技艺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并能够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打动人心的内容与课程设计;更是我们整个团队,在一次次碰撞和抉择中,逐渐形成的、对‘何为正确之事’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底线。”
沈砚心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许多人的思路。
赵小满立刻接上:“我同意沈总监。我们的内容护城河,不是拍摄技巧,而是我们能够真正读懂传承人,能挖掘出技艺背后最打动人的那个点。‘传艺坊’可以模仿我们的镜头语言,但他们模仿不了李阿婆看向染缸时眼里的光,也模仿不了张师傅触摸丝线时指尖的虔诚。这种‘真’,用户是能感受到的。”
一位负责传承人关系的资深员工也补充道:“是的,我们和很多传承人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理念和长期的陪伴。‘传艺坊’可以用钱挖走一两个,但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我们这样一张基于深度信任的、覆盖全国多种顶尖技艺的‘非遗联盟’网络。”
林砚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神色。她走到台前,在白板上画了一条宽阔的河流。
“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的护城河,不是单一的城墙,而是一个由多重维度构成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她在河对岸写下“竞争对手”,然后在河这边,画下了几座坚实的桥头堡。
“第一座堡垒,深度绑定的顶尖传承人资源。”她在第一个桥头堡上标注,“这不仅仅是签约,而是通过‘传承人深度赋能计划’,在知识产权、个人品牌、技艺传承乃至生活保障上,与他们形成命运共同体。让他们觉得,‘非遗纪元’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他们技艺价值和理想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
“第二座堡垒,持续优质的内容原创与叙事能力。”她标出第二个,“我们要不断进化,从记录技艺,到解读文化,再到引领审美。要让我们的内容,始终能触及用户心中最柔软、最向往的地方,成为品质和品味的象征。”
“第三座堡垒,极致的用户体验与口碑效应。”她写下第三个,“这对应着我们新的考核指标‘用户口碑复购率’。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走进‘非遗纪元’线下校区的人,都能获得超出预期的、温暖而专业的体验。让用户成为我们的信徒和代言人,这是任何营销都无法比拟的屏障。”
“第四座堡垒,高效且具有文化感的运营体系。”她标出最后一个,“我们需要一套既能保证快速扩张、又能坚守品质底线的标准化流程(Sop)。这套体系必须浸润着我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确保即便在千里之外的新校区,用户也能感受到纯正的‘非遗纪元’味道。”
林砚放下笔,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这四座堡垒,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传承人是核心资源,内容是放大器,体验是转化器,运营是保障系统。它们共同构成的,是我们独特的、难以被复制的组织能力和文化内核。”
她语气坚定地总结:“所以,应对竞争,我们的策略不是盯着‘传艺坊’的一举一动去被动反应,而是要将所有的资源和精力,聚焦于加固我们自己的护城河。让我们的传承人联盟更牢固,让我们的内容更有穿透力,让我们的用户体验更无可挑剔,让我们的运营体系更加强大和智能!”
“当我们的护城河足够宽、足够深时,模仿者们会发现,他们学到的只是皮毛,而无法触及精髓。他们或许能分走一小块市场,但永远无法动摇我们的根基,更无法阻挡我们奔向更广阔海洋的步伐!”
林砚的话语,如同一阵强风,吹散了因模仿者出现而笼罩在团队上空的迷雾和焦虑。她为所有人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战略蓝图,将外部威胁转化为了内部修炼的动力。
会议结束后,每个人离场时的脚步都变得沉稳而有力。他们不再谈论“传艺坊”,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加固那四座堡垒贡献一份力量。
护城河会议,是一次成功的战略澄清和士气凝聚。它标志着“非遗纪元”在应对市场竞争时,开始展现出真正成熟的、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定力。
---
第92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