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方案的确立,如同一颗投入深水的炸弹,在短暂的震撼与激赏过后,掀起的是席卷一切的、具体而微的执行巨浪。“天工集”巴黎首秀的筹备工作,自此进入了争分夺秒、压力空前的冲刺阶段。每一天,都像是在与时间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因高速运转而带上了焦灼的温度。
徐薇无疑是这场战役的前线总指挥,也是压力最大的人。她的办公室几乎成了作战指挥部,墙上贴满了巴黎时装周官方场馆的平面图、舞台设计效果图、模特动线规划,以及密密麻麻的时间节点倒计时。她与远在巴黎的场地经理、舞美设计师、灯光师进行着无休止的越洋视频会议,时差让她常常在凌晨两三点还保持着高度清醒。
“不行!t台材质必须重新找!”视频里,徐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她指着屏幕上的材料样本,“我要的不是光滑,是一种带有时间沉淀感的粗粝肌理,要能衬托出传承人工作台的质朴,又能与我们的现代设计产品形成张力!再去寻,找不到就定制!”
她挂断电话,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立刻又拿起另一份文件——是模特经纪公司发来的候选名单和资料。她快速翻阅着,用笔在上面做标记,时而圈定,时而毫不犹豫地划掉。
“这个,眼神太空了,没有故事感。”
“这个,台步过于商业化,我要的是能走出东方气韵的……对,就是那种内敛的张力。”
“亚洲面孔的比例再提高一些,我们要展现的是东方的美学自信,不是对西方审美的迎合。”
她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因为她深知,在巴黎那个见惯了顶级秀场的舞台上,任何一丝平庸或妥协,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致命的弱点。
与此同时,周锐面对的则是另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预算、供应链和渠道谈判。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着十几个表格,不断跳动的数字代表着如流水般花出去的资金。
“徐总确认的这款模拟炉火的电子设备,报价超支百分之三十,能不能谈?”助理拿着文件进来。
“谈!必须拿下!但告诉他们,后续的维护服务必须包含在内!”周锐头也不抬,手指在计算器上飞舞,“另外,催一下意大利那边的皮料,告诉他们,如果不能在约定时间到达海关,产生的所有滞港费和空运加急费由他们承担!”
他刚解决完皮料问题,电话又响了,是负责对接国际顶级买手店的同事。
“周总,巴黎柯莱特买手店的买手总监回复了,同意给我们二十分钟的时间展示样品,但时间在下周三巴黎当地早上八点……”
“告诉他们,没问题!我们准时到!”周锐立刻回应,同时看了一眼手表,快速计算着时差和行程,“立刻给我和徐总订周一的机票,我们提前过去准备!样品的安全运输方案再检查三遍,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他的手机、座机、邮件提示音此起彼伏,像一首永不间断的繁忙交响曲。他仿佛一个三头六臂的指挥官,在资金、物流、人力的多重压力下,艰难地维持着整个项目后勤系统的运转,确保前线的徐薇没有后顾之忧。
而沈砚心,则肩负着最需要耐心和同理心的任务——与各位传承人及其家人沟通,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前往巴黎,并理解“破茧”大秀的深意。
与张清远师傅的沟通相对顺利,他对能向世界展示苏绣的极致之美充满期待。但李阿婆那边则遇到了阻力。阿婆年事已高,从未出过远门,更别提出国。她的子女担心长途飞行和异国环境对老人身体的影响,态度犹豫。
沈砚心没有催促,她多次前往云南,坐在阿婆家的矮凳上,握着阿婆那双布满染痕的手,一遍遍耐心地、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着巴黎、描述着时装周、描述着“破茧”的意义。
“阿婆,不是让您去表演,就是请您去巴黎,坐在那里,像平时一样,搅搅您的染缸,让那些外国人看看,咱们这么漂亮的蓝色,是怎么从您手里头变出来的。让他们晓得,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多好。”
她甚至联系了专业的国际旅行医疗机构,为阿婆制定了详尽的健康保障方案,最终用诚意打动了阿婆的家人。
除此之外,她还负责所有与大秀相关的文化文本工作:产品介绍需要她字斟句酌,确保准确传达技艺精髓和文化内涵;秀场音乐的选择,她与徐薇反复讨论,既要空灵有禅意,又不能过于曲高和寡;甚至模特手持产品走秀时的微小姿态,她也会提出建议,确保符合东方美学的含蓄与端庄。
林砚作为总负责人,则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的中心点,看似不动,却维系着整个系统的平衡。她需要不断在徐薇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周锐捉襟见肘的预算之间寻找平衡点;需要在沈砚心遇到沟通障碍时提供支持;需要应对来自投资方的询问和潜在合作伙伴的试探;更需要作为最后一道关卡,审核所有关键节点的工作成果。
她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邮箱里永远有处理不完的邮件。常常是刚和巴黎的公关公司开完会,下一秒就要听周锐汇报供应链的最新情况,紧接着又要和徐薇、沈砚心一起推敲秀场流程的细节。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她的眼下出现了浓重的黑眼圈,但她眼神中的光芒却始终未曾暗淡。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筹备工作在痛苦与希望交织中艰难推进。每个人都像一根绷紧的弦,透支着体力和精力。办公室里咖啡消耗量惊人,深夜的灯光成了常态。争吵不可避免,为了一个细节,徐薇和周锐可能会争执得面红耳赤,但一旦决定,又会立刻投入执行,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内耗上。
这是一段被压缩的、高浓度的时光,充满了焦虑、疲惫、争执,但也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和团队的情谊。他们都知道,他们正在共同奔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破茧”之战。
第12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