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定基启统一:青云扩土震大夏
一、青龙易主震朝堂,州府怯战显颓势
大夏皇朝的都城上京龙城,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如冰。明黄色的龙椅上,当今圣上夏元宗脸色铁青,手中的奏折被捏得褶皱不堪。殿下文武百官垂首而立,无人敢轻易开口 —— 这份来自东莱郡的急报,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朝堂之上:叶青云率部攻克青龙城,肖亲王弃城远走,青龙城全域归入叶青云麾下。
“反了!真是反了!” 夏元宗猛地将奏折摔在御案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一个地方势力首领,竟敢公然攻克朝廷命官驻守的城池,这与谋反何异?东莱郡的州府何在?周边郡县的守军何在?为何坐视叶青云如此嚣张!”
兵部尚书李嵩连忙出列,躬身奏道:“陛下息怒。据前线传回的消息,叶青云攻克青龙城后,已整合城内兵力,麾下现有精锐四万五千余人,北蛮骑兵两万余人,更有四门威力无穷的‘经武神炮’。东莱郡各州府守军多为老弱,兵力最多不过三千,且装备落后,根本不是叶青云的对手。此前青州府曾试图派兵驰援青龙城,结果刚到半路便被叶青云的骑兵击溃,伤亡惨重,如今各州府皆龟缩城内,不敢再轻举妄动。”
“废物!一群废物!” 夏元宗怒不可遏,指着殿下文武百官怒斥,“我大夏养着你们这群官员,难道就是让你们眼睁睁看着地方势力做大,威胁朝廷权威吗?传朕旨意,命镇西将军秦苍狼率五万大军,即刻驰援东莱郡,剿灭叶青云这股反贼!”
“陛下,不可!” 户部尚书王彦连忙上前劝阻,“镇西军驻守西北,抵御番邦入侵,若是贸然调走,西北边境必定空虚,番邦定会趁机来犯。而且叶青云战力强悍,五万大军未必能将其剿灭,反而可能激怒于他,让他彻底倒向反贼阵营,到时候局面更难收拾啊!”
夏元宗闻言,怒火稍歇,却依旧面色阴沉。他知道王彦所言非虚,如今大夏内忧外患,西北番邦虎视眈眈,南境药王谷拥兵自重,若是再与叶青云硬拼,只会让大夏陷入更大的危机。“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 夏元宗语气冰冷地问道。
王彦躬身答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叶青云,暂避其锋芒。可先下一道圣旨,册封叶青云为‘东莱郡神武大将军’,承认他对青龙城的掌控,同时派人前往东莱郡,与他商议和解之事。待西北边境稳定,朝廷整合兵力后,再图后续对策。”
夏元宗沉默良久,最终无奈点头:“就依你所言。传朕旨意,册封叶青云为东莱郡团练使,即刻派人前往东莱郡宣旨。另外,严令东莱郡各州府,不得主动招惹叶青云,静观其变。”
朝堂之上的震动与妥协,叶青云虽未亲见,却早已通过暗门的情报网络知晓。此时的青龙城内,叶青云正站在昔日肖亲王的王府书房内,手中拿着一份来自上京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朝廷的反应,果然不出所料。” 叶青云将密报递给身旁的玄机子,“夏元宗色厉内荏,既无魄力调兵镇压,又不甘失去权威,只能用一个虚职来安抚我。可惜,他太小看我叶青云了,我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大将军头衔。”
玄机子接过密报,仔细阅读后,缓缓说道:“朝廷的妥协,恰恰说明他们对咱们已经无能为力。如今青龙城已在咱们掌控之中,这是咱们扩张的根基。接下来,咱们必须尽快巩固势力,防止各州府联合反扑,同时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扩张计划。”
叶青云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玄老所言极是。传我命令,即刻在东莱郡与周边郡县的交界处设立关卡,严查过往人员与车辆,防止各州府派兵偷袭,同时阻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另外,让袁七统计青龙城的粮草、武器储备,确保大军的物资供应。咱们既然已经占领了青龙城,就没有回头的道理,其他城池,也该归入咱们麾下了。”
二、设卡布防固疆域,劝降书信传诸州
东莱郡与周边郡县的交界处,很快便忙碌起来。叶青云抽调三千名精锐步兵,分成十队,分别驻守在十条主要通道上,设立临时关卡。关卡由厚重的木栅栏与沙袋搭建而成,上面架设着弩机,关卡后方还埋设了简易的土炸药,一旦有敌人来犯,便能立刻启动防御。
负责驻守青州府与东莱郡交界处关卡的,是步兵纵队统领周强。他带着三百名士兵,将关卡搭建得固若金汤,士兵们身着重甲,手持长刀,日夜轮班值守,眼神警惕地盯着青州府方向。“都打起精神来!青州府的人肯定不甘心,说不定会趁着夜色来偷袭,谁要是掉以轻心,军法处置!” 周强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
士兵们齐声应道:“属下明白!”
果然,当晚便有青州府的探子试图偷偷越过关卡,结果刚靠近便被士兵们发现。“站住!再敢上前,就放箭了!” 士兵们举起弩机,对准探子。探子见行踪暴露,吓得掉头就跑,却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士兵擒获。
周强亲自审讯探子,得知青州府知府确实在暗中联络周边郡县,想要联合起来对抗叶青云,只是各州府都心怀鬼胎,担心自己先出兵会吃亏,所以迟迟没有行动。“看来这些州府官员,也不过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 周强冷笑一声,让人将探子关押起来,同时将审讯结果上报给叶青云。
叶青云收到消息后,并不意外。他知道,这些州府官员看似联合,实则各有算计,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他们便会不攻自破。“传我命令,即刻拟写劝降信,派人送往东莱郡周边的青州、徐州、莱州、登州四州,以及下辖的二十余座县城。信中要明确告知他们,若在三日内开城投降,可保留其官员职位,百姓赋税减免三成;若负隅顽抗,待我大军攻克城池后,严惩不贷!”
袁七立刻召集文案先生,按照叶青云的要求拟写劝降信。信中措辞严厉却又留有余地,既点明了叶青云的实力与决心,又给出了优厚的投降条件,让各州府官员不得不慎重考虑。
三日后,数十名信使骑着快马,从青龙城出发,分别前往东莱郡周边的四州二十余县。每一名信使都手持叶青云的令牌,身着显眼的服饰,确保劝降信能顺利送达各州府官员手中。
青州府知府王大人收到劝降信时,正与幕僚们商议对策。他展开信纸,越看脸色越苍白,双手忍不住颤抖起来。“叶青云…… 叶青云竟然给咱们下了最后通牒,限咱们三日内投降,否则就要派兵来攻!” 王大人声音颤抖地说道。
幕僚们纷纷围上前,传阅劝降信,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惊慌的神色。“大人,叶青云连青龙城都能攻克,咱们青州府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啊!要不…… 咱们还是投降吧?” 一名幕僚小心翼翼地说道。
“投降?咱们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向反贼投降?” 另一名幕僚立刻反驳,“再说,朝廷说不定很快就会派大军来镇压叶青云,咱们只要再坚持几日,就能等来援军。”
王大人陷入了两难。他知道青州府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叶青云抗衡,可若是投降,又怕日后朝廷追究责任,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容我再想想…… 再想想……” 王大人喃喃自语,心中却早已没了底气。
与青州府的犹豫不决不同,徐州府知府李大人收到劝降信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决定投降。徐州府兵力薄弱,且与青龙城相邻,若是开战,必定是第一个被攻克的城池。“叶青云势不可挡,朝廷尚且对他无可奈何,咱们徐州府又能抵抗多久?投降不仅能保住百姓,还能保住咱们的职位,何乐而不为?” 李大人对幕僚们说道,随即让人准备回信,同意开城投降。
莱州与登州的知府,则与青州府知府一样,陷入了犹豫之中。他们一边派人向朝廷紧急求援,一边加强城池防御,想要拖延时间,等待局势变化。
三、一城归降破僵局,扩土启步向统一
三日后,约定的期限已到。叶青云在青龙城王府内,等待着各州府的回复。很快,信使们陆续返回,带来了各州府的消息:徐州府已同意开城投降,青州、莱州、登州三州则迟迟未回复,显然是想要继续抵抗。
“徐州府识时务,可赏。” 叶青云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对袁七说道,“立刻派赵武率领五千步兵,前往徐州府接管城池,安抚百姓,同时按照约定,保留徐州府官员的职位,减免百姓赋税三成。”
赵武领命后,立刻率领五千步兵,朝着徐州府进发。徐州府知府李大人早已率领官员们在城门口等候,看到赵武的大军到来,连忙上前迎接,将城池的印信与户籍名册双手奉上。赵武按照叶青云的吩咐,接管城池后,立刻张贴告示,宣布减免赋税的消息,徐州府的百姓们得知后,纷纷欢呼雀跃,对叶青云的好感大增。
徐州府的归降,如同打破了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东莱郡周边郡县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青州府知府王大人得知消息后,心中更加慌乱 —— 徐州府的归降,让青州府失去了左侧屏障,若叶青云从徐州府出兵,与青龙城的大军两面夹击,青州府必败无疑。
“大人,不能再等了!朝廷的援军迟迟未到,徐州府又已投降,咱们若是再抵抗,恐怕会性命难保啊!” 幕僚们再次劝道。
王大人看着窗外百姓们惶恐的神情,心中终于做出了决定:“罢了罢了,为了青州府的百姓,我就当这个‘降官’吧!” 随即让人拟写降书,派人送往青龙城。
青州府的投降,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连锁反应。莱州与登州的知府见青州府也已投降,知道抵抗已是徒劳,若是再坚持,只会招来灭顶之灾,纷纷效仿,派人前往青龙城递交降书,同意开城投降。
短短十日之内,东莱郡周边的四州二十余县,除了少数几个顽固抵抗的县城外,其余全部归入叶青云麾下。叶青云分别派遣将领前往各地接管城池,安抚百姓,同时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减免赋税、修复农田、整顿吏治、开设学堂…… 在他的治理下,这些新归附的地区很快便恢复了秩序,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叶青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那些顽固抵抗的县城,叶青云则采取了强硬手段。他派遣阿勒泰率领两万北蛮骑兵,携带两门经武神炮,前往这些县城。在经武神炮的轰鸣声中,这些县城的城墙很快便被轰塌,守军们吓得纷纷投降。叶青云对这些县城的官员毫不留情,将其全部革职查办,押往青龙城审讯,同时从吴家堡派遣清廉能干的官员,前往这些县城主持政务。
至此,东莱郡全域基本平定,叶青云的势力范围扩大了数倍,麾下兵力增至五万余人,掌控的城池达三十余座,粮草与武器储备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青龙城王府内,叶青云站在巨大的大夏疆域图前,手指从东莱郡划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玄机子走到叶青云身边,看着疆域图,语气中满是欣慰:“青云,恭喜你。平定东莱郡,是你统一大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今你已拥有了与朝廷抗衡的实力,接下来,咱们可以图谋更大的发展了。”
叶青云点头,语气沉稳而坚定:“玄老说得对。平定东莱郡只是开始,我要让整个大夏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不再受战乱之苦。接下来,咱们要加强军队训练,整合各地资源,同时派遣探子前往中原与南境,了解各地势力的动向。待时机成熟,咱们便挥师北上,直指上京龙城,彻底结束这乱世,建立一个真正太平的大夏!”
袁七也补充道:“如今咱们掌控了东莱郡的盐铁资源与粮食产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建议在各地开设官办商铺,统一管理贸易,增加财政收入,为后续的扩张提供物资保障。同时,在各地选拔有才华的年轻人,送入吴家堡学堂学习,为咱们培养后备人才。”
叶青云赞同道:“好!就按照你说的做。人才与物资,都是咱们统一大夏的关键。咱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为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上京龙城,皇宫大殿内再次陷入混乱。夏元宗看着叶青云平定东莱郡的急报,脸色苍白如纸。他知道,叶青云的崛起已经无法阻挡,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大夏拉开序幕。而他这位大夏的皇帝,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无力回天。
东莱郡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叶青云站在青龙城的城墙上,望着下方繁荣的街道与忙碌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从吴家堡的一个小小首领,到平定东莱郡的一方霸主,他走过了无数艰难险阻。如今,统一大夏的序幕已经拉开,前路或许依旧充满挑战,但他有信心,凭借着麾下弟兄的支持,凭借着百姓的信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一定能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建立一个真正太平、繁荣的大夏王朝。
夜色渐浓,青龙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叶青云前行的道路。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