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仙人谷的草叶上,孙浩天已背着行囊,与铁山、铁小童等人在谷口告别。铁小童紧紧握着他的手,黑葡萄般的眼睛里满是不舍:“孙大哥,你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啊!等我学会了最厉害的打铁术,就去找你一起打坏人!”
孙浩天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将一枚用混沌之力凝练的护身符塞到他手中:“放心,等平定了归墟之乱,我一定回来。这枚护身符能抵挡化神期修士的攻击,要是遇到危险,就捏碎它,我会感应到的。”
铁山走上前,将一张泛黄的地图递给孙浩天:“这是前往法云寺的捷径,沿途标注了安全的歇脚点,避开了阴界修士常出没的区域。湛然大师性情温和,却极有原则,你见到他时,只需坦诚相待,他定会给你指引。”
孙浩天郑重接过地图,对着众人深深鞠躬:“多谢族长与小童的帮助,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 说完,他转身踏上山路,朝着法云寺的方向走去。铁小童与族人们站在谷口,挥手送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山林深处,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团圆坡。
按照地图的指引,孙浩天避开了崎岖的险路,沿着平缓的山径前行。行至正午,前方的山势豁然开朗 —— 沂山海拔 900 米处,一座古朴的寺庙依山而建,正是法云寺。寺庙的山门由青石板砌成,门楣上 “法云寺” 三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门两侧的石狮子栩栩如生,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寺东邻着一汪碧绿的湖水,正是圣水湖,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寺庙的飞檐翘角;西倚的玉皇顶高耸入云,山顶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寺内的古树枝繁叶茂,最大的一棵古柏已有千年树龄,树干需五人合抱,枝叶如伞盖般遮蔽天日,树下散落着几片金黄的落叶,更添禅意。
“好一处清净之地!” 孙浩天忍不住感叹,连日来的奔波疲惫,在这禅意氛围中消散了大半。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缓步走进山门,刚踏入寺内,就听到一阵悠扬的钟声,伴随着僧人们的诵经声,从大殿方向传来。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甬道前行,两侧的厢房排列整齐,几名僧人正拿着扫帚清扫庭院,看到孙浩天,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双手合十行礼:“阿弥陀佛,施主可是来听湛然大师讲经的?”
孙浩天连忙回礼:“正是。在下孙浩天,听闻湛然大师精通佛法,特来拜访,希望能得大师指点迷津。”
一名年长的僧人微笑着点头:“施主随我来,大师正在大雄宝殿讲经,此刻正好讲到关键处。” 说完,他领着孙浩天走向大雄宝殿。
宝殿内香烟缭绕,数十名僧人与香客围坐在中央的蒲团上,聆听一位老僧讲经。老僧身着红色袈裟,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眉宇间透着淡淡的灵光,正是法云寺的主持湛然大师。他手持佛珠,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禅理,传入众人耳中,让人内心平静。
“…… 所谓‘无情有性’,并非说草木瓦石能言语、能思考,而是指天地万物皆由‘真如佛性’演化而来,即便是顽石枯草,也蕴含着佛性的种子。” 湛然大师缓缓说道,手中的佛珠轻轻转动,“就如这殿前的古柏,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并非只因根系深厚,更因它顺应自然,守着一份‘不争’的佛性;又如这圣水湖的流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亦是佛性的体现。”
孙浩天坐在蒲团上,静静聆听,心中却泛起涟漪 —— 湛然大师所说的 “无情有性”,竟与他修炼的 “混沌之道”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混沌之力包容万物,不辨善恶,却能演化天地,正如佛性无处不在,不分有情无情。他突然想到之前的心魔试炼,那时他以为道心只需坚定即可,如今才明白,真正的道心,应如佛性般包容,既能坚守正义,又能理解万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
“大师,弟子有一事不明。” 一名年轻僧人起身问道,“若草木瓦石皆有佛性,那阴界的浊气与归墟之敌,是否也蕴含佛性?若是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对抗它们?”
湛然大师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孙浩天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问得好。阴界浊气与归墟之敌,虽由佛性演化而来,却已偏离‘真如’,沦为‘魔性’。就如同一颗种子,落在沃土中能长成参天大树,落在毒水中则会腐烂变质。我们对抗它们,并非要毁灭,而是要引导它们回归本源,重归佛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这位孙施主,体内蕴含着混沌之气,混沌本无善恶,若用于邪道,能毁灭天地;若用于正道,则能守护苍生。关键不在于力量本身,而在于掌控力量的‘心性’—— 心性如明镜,能照见万物本质,方能不被力量所迷惑。”
孙浩天心中一震 —— 湛然大师竟能看穿他体内的混沌之气,还点出了他当前的修行瓶颈。他起身对着湛然大师深深鞠躬:“大师慧眼,弟子正是被混沌之力的掌控所困,还请大师指点。”
湛然大师笑着点头,示意他坐下:“施主不必多礼。你能在心魔试炼中坚守本心,又能为守护凡人而战,可见心性纯良,只是缺乏对‘心性’的系统修炼。本寺玉皇阁中,藏有上古传下的‘心性修炼’传承,能助你明心见性,更好地掌控混沌之力。只是这传承需通过三层考验,考验虽不涉及武力,却极为凶险,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心性迷障,永世无法自拔,你可愿意尝试?”
孙浩天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弟子愿意!为了守护炎黄界,就算再凶险的考验,我也绝不退缩!”
湛然大师眼中满是欣慰,从怀中取出一串黑色的佛珠,递给孙浩天:“这是‘辟邪佛珠’,共十八颗,每颗佛珠都由圣水湖的黑曜石打磨而成,经本寺历代高僧诵经加持,能辟邪镇煞,还能在你陷入心性迷障时,发出警示,助你保持清醒。今日便将它赠予你,希望能助你通过玉皇阁的考验。”
孙浩天双手接过佛珠,佛珠入手冰凉,却透着淡淡的暖意,十八颗佛珠上都刻着细小的 “卍” 字符号,泛着微弱的灵光。他能清晰感觉到,佛珠中蕴含着浓郁的佛力,与他体内的混沌之力相互调和,让他的心境更加平静。他对着湛然大师再次鞠躬:“多谢大师馈赠!弟子定不负所望,通过玉皇阁考验,掌控混沌之力,守护苍生!”
讲经结束后,僧人与香客纷纷散去,湛然大师领着孙浩天来到宝殿后侧的庭院。庭院尽头,一座高耸的阁楼矗立在玉皇顶的山脚下,阁楼共三层,飞檐翘角,通体由白色玉石砌成,正是玉皇阁。阁楼的大门紧闭,门上刻着三道金色的符文,分别代表 “戒”“定”“慧”,显然是玉皇阁的三层考验。
“玉皇阁的考验,分别对应‘戒贪’‘定心’‘慧明’。” 湛然大师指着门上的符文,缓缓说道,“第一层‘戒贪’,考验你是否能抵御力量与财富的诱惑;第二层‘定心’,考验你是否能在幻象中坚守本心;第三层‘慧明’,考验你是否能看透万物本质,明悟心性与力量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三层考验,才能获得阁中的传承。”
孙浩天点点头,握紧手中的辟邪佛珠,深吸一口气:“大师放心,我定能通过考验!只是在进入玉皇阁前,弟子还有一事请教 —— 归墟之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为何它们能不断侵蚀炎黄界?”
湛然大师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望向远方的圣水湖,缓缓说道:“归墟之敌的本源,是‘混沌之外’的‘虚无之力’,这种力量没有意识,却能吞噬一切存在的事物,包括佛性与道心。上古时期,诸佛与修士联手,才将归墟之敌封印在归墟之中,如今封印松动,虚无之力再次入侵,若不能找到克制它的方法,炎黄界终将被虚无吞噬。而玉皇阁中的传承,不仅能助你掌控混沌之力,或许还藏着克制虚无之力的关键线索。”
“虚无之力……” 孙浩天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归墟之敌的本源竟如此可怕。他对着湛然大师拱手行礼:“多谢大师告知!弟子这就进入玉皇阁,寻求传承,寻找克制归墟之敌的方法!”
湛然大师点点头,后退一步,对着玉皇阁的大门打出一道佛印:“去吧,愿佛祖保佑你,早日明心见性,守护苍生。” 佛印落在门上的符文上,第一道 “戒” 字符文瞬间亮起,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一条通往阁内的阶梯,阶梯两侧泛着淡淡的金光,仿佛通往心性的彼岸。
孙浩天深吸一口气,握紧辟邪佛珠,迈步走进玉皇阁。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声音,只留下他与阁内的考验,以及那份守护炎黄界的坚定信念。
而在法云寺外的山林中,邹爽与血邪长老正躲在古树后,观察着寺内的动静。血邪长老低声说道:“邹爽道友,孙浩天进入玉皇阁了,我们要不要趁机偷袭,在他通过考验前杀了他?”
邹爽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不行,法云寺有湛然大师坐镇,他的佛法能克制阴邪之力,我们贸然偷袭,只会自寻死路。不如在寺外埋伏,等孙浩天出来后,趁他刚通过考验,灵力消耗过大,再发动攻击,定能将他一举擒获!”
血邪长老点点头,不再说话,两人继续隐藏在山林中,等待着孙浩天出来。山林中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前奏;而玉皇阁内的孙浩天,正站在第一层考验的入口,准备迎接 “戒贪” 的挑战,一场关乎心性与力量的修行,已在阁内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