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垣县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县令周文带着几名县吏,捧着县印和账簿,恭敬地站在城门口。见天宇率军来到,他连忙上前,对着天宇深深一揖:“百将大人神威,击退乱贼,保全县城,周某代表全县百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天宇翻身下马,扶起周文:“周县令不必多礼,守护一方安宁,本将责无旁贷。”
周文眼中满是感激,又带着一丝愧疚:“不瞒大人,此前县城被围,周某已做好了城破殉国的准备。若非大人及时赶到,县城百姓怕是早已遭了乱贼的毒手。周某无能,实在愧为县令。”
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决心,将手中的县印和账簿递到天宇面前:“大人治军严明,不扰百姓,又能打退乱贼,实乃百姓之福。周某斗胆,愿将武垣县的管理权交予大人,只求大人能保县城百姓平安,周某愿辞去县令之职,为民请命!”
身后的县吏们也纷纷附和:“我等愿追随百将大人!”
天宇看着周文诚恳的眼神,心中微动。武垣县地理位置重要,若能将其纳入掌控,对稳固边郡粮道、扩充势力都大有裨益。但他也清楚,接管县城易,收服民心难。
“周县令言重了。”天宇并未立刻接过县印,而是沉声道,“县令之职,乃朝廷所授,本将不便越俎代庖。但县城的防务与治安,本将可暂为接管,待局势稳定,再做打算。”
他顿了顿,朗声道:“即日起,武垣县实行三条新规,由本将与周县令共同监督执行!”
周文闻言,连忙道:“大人请讲,周某定当全力配合!”
“第一条,减免赋税。”天宇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周围百姓耳中,“今年县城百姓的赋税,只需缴纳五成,余下五成,尽数减免!”
“什么?减免五成赋税?”
城门口的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惊喜。秦廷赋税繁重,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今突然减免一半,无异于天降甘霖。
“第二条,严惩恶吏。”天宇的目光转向几名县吏,语气冰冷,“据百姓反映,县中吏员王奎、李甲二人,平日里勾结豪强,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今日起,革去二人职务,查抄家产,归还百姓!”
话音刚落,两名亲兵立刻上前,将站在县吏队列中脸色煞白的王奎、李甲二人拿下。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拍手称快:“好!早就该收拾这两个恶贼了!”
“第三条,组织民壮。”天宇继续说道,“从县城百姓中挑选百名青壮年,组成民壮队,由秦军士兵负责训练,协助维护县城治安,抵御乱贼。民壮队成员,每月可领半石粮食补贴。”
这三条政策,条条都说到了百姓的心坎里。减免赋税解了生计之困,严惩恶吏出了心中恶气,组织民壮不仅能保家卫国,还能领到粮食,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百将大人英明!”
“多谢大人为我们做主!”
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朝着天宇叩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天宇扶起身边的几位老人,温声道:“大家快起来。本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安稳度日。只要有本将在,定不会让乱贼再踏入武垣县一步!”
接下来的几日,武垣县焕发出新的生机。被查抄的家产归还给了受害百姓,百姓们欢天喜地;百名青壮年踊跃报名加入民壮队,在秦军士兵的指导下,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县城的街道上,巡逻的秦军士兵与民壮队交替而行,治安井然有序。
不少百姓自发地来到军营,送来热水、干粮,还有妇人带着针线,帮士兵们缝补衣物。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更是直接来到营门口,要求参军:“百将大人,我们也想跟着您杀贼保家!”
天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民心,才是最坚实的根基。他下令,将百姓送来的物资登记造册,加倍返还粮食,对于报名参军的青年,则挑选精壮者编入军中,加以训练。
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的村镇,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武垣县来了一位“保境安民”的百将,不仅能打退乱贼,还真心为百姓着想。不少流离失所的流民,也纷纷朝着武垣县的方向赶来。
周文站在县衙门口,看着县城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天宇愈发敬佩:“大人真是治世之才啊!周某自愧不如。”
天宇望着远方,轻声道:“这只是开始。天下大乱,唯有让百姓看到希望,才能凝聚起真正的力量。”
阳光洒在武垣县城的街道上,温暖而明亮。天宇知道,他在边郡的根基,正随着民心的归附,一点点变得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