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傍晚,互联网公司楼下的梧桐树叶被晚风卷着打转。周凯刚结束一场跨部门会议,手机还贴在耳边,耐心地和团队新人沟通:“数据波动不用慌,先查用户行为路径,重点看周三上新活动后的留存率……对,把报表整理好明天上午给我,别加班太晚,注意休息。”
挂了电话,他揉了揉眉心,桌上还放着刚打印的运营方案。半年前,他还是个遇到问题就急得抓耳挠腮、总需要陆哲远帮忙出主意的毛头小子;现在却能沉稳地带领团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循环打破后的这段日子,经历了教派围剿、伙伴受伤,他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青涩,多了份独当一面的成熟。
“凯子,下班了没?老地方等你。”陆哲远的电话打了过来,背景里隐约有花坊关门的铃铛声。周凯眼睛一亮,抓起外套就往楼下跑:“来了来了!刚开完会,五分钟到!”
两人常去的撸串摊就藏在写字楼后的巷子里,老板是对老夫妻,烤串的香气飘出半条街。周凯赶到时,陆哲远已经点好了一桌菜:烤五花肉、脆骨、鸡翅,还有两扎冰镇啤酒。“今天怎么这么积极?”周凯坐下就拿起一串五花肉,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睛,“还是你懂我,知道我开完会就想吃口重的。”
“看你朋友圈说今天要跟市场部battle,猜你肯定累坏了。”陆哲远笑着给他倒满啤酒,“怎么样?方案通过了吗?”提到工作,周凯咽下嘴里的肉,眼神亮了起来:“必须通过!多亏你上次教我的‘用户画像分析法’,我把数据拆解得明明白白,市场部那帮老油条都没话说。”他顿了顿,挠挠头补充道,“不过我没说是你教的,不然显得我太菜了。”
陆哲远被他逗笑:“行,给你留足面子。”晚风带着烤串的香气吹过,周凯喝了口啤酒,突然凑近:“对了,上次你说循环里我把辣椒粉撒进楚队汤里的事,再给我讲讲呗?我真想不通我当时怎么敢的。”
提起循环里的趣事,陆哲远也来了兴致:“那是循环第127次,楚队刚因为任务失误被批评,心情正差。你为了哄她开心,想给她做碗酸辣汤,结果手一抖,半罐辣椒粉全倒进去了。楚队喝了一口,眼泪都辣出来了,追着你跑了三条街,最后还是周凯你躲进女厕所才逃过一劫。”
“哈哈哈!我怎么这么虎!”周凯笑得拍桌子,引来周围食客的目光也不在意,“还有没有更糗的?比如我跟魏教授抢实验器材的事?”陆哲远想了想,接着说:“那次是循环第345次,魏教授研发新的能量检测仪,你非要抢着当‘首席测试员’,结果把检测仪摔在地上,仪器直接显示‘检测到二哈能量波动’,气得魏教授三天没理你。”
周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太丢人了!不过听你讲这些,感觉像在看另一个人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他喝了口啤酒,语气变得认真,“虽然我记不得这些事,但能想象当时我们一群人吵吵闹闹、一起对抗教派的样子,肯定特别热血。”
陆哲远看着他,心中满是温暖。循环里的周凯,总是咋咋呼呼,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现在的周凯,虽然成熟了不少,但那份纯粹的热情和对伙伴的真心,从未改变。“其实最热血的不是对抗,是不管失败多少次,我们都没放弃彼此。”陆哲远轻声说,“就像这次你做运营方案,遇到困难也没退缩,这就是你骨子里的韧劲。”
周凯愣了愣,随即咧嘴笑了:“那还不是因为有你们这些靠谱的伙伴。对了,我餐馆这个月营收不错,下周请大家去吃顿好的,就当庆祝我升职!”他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菜单,“我还加了新菜,叫‘循环回忆套餐’,里面有你爱吃的烤红薯、楚队喜欢的排骨汤,还有魏教授爱喝的桂花羹——都是你以前提过的循环里我们常吃的东西。”
陆哲远看着菜单上熟悉的菜名,眼眶微微发热:“你还记得这些。”“当然记得!”周凯拍着胸脯,“你讲的每一个循环故事,我都记在小本本上了。虽然我没经历过,但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啊。”
撸串摊的灯光昏黄温暖,两人边吃边聊,从工作聊到生活,从循环里的糗事聊到未来的计划。周凯说想把“伙伴小馆”做成连锁,让每个城市的伙伴都能有个聚会的地方;陆哲远说想在花坊里加个“故事角”,让来买花的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夜深了,撸串摊的客人渐渐散去,老夫妻开始收拾摊位。周凯扶着陆哲远站起来,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影子拉得很长。“以后每个周五我们都来撸串吧?”周凯突然说,“就像现在这样,听听你的故事,聊聊我的工作,挺好的。”
陆哲远点点头,笑着说:“好啊,一言为定。”他知道,循环里的记忆或许只有他一个人记得,但这份跨越千年的友情,会像这巷子里的烤串香气一样,永远温暖而持久,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