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塌方事件的消息很快在家长群里传开,起初大家都在夸赞陆念安“幸运”“机灵”,可没过两天,就有家长私下议论:“这孩子的‘预知’太邪门了,会不会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天天跟这样的孩子在一起,会不会影响我们家孩子?”质疑的声音像潮水般涌来,甚至有三位家长联合向学校递交了申请,要求让陆念安转学。
李老师把陆哲远和叶清禾请到学校时,脸上满是为难:“我知道念安是个好孩子,但家长们的顾虑也需要重视。要不……你们先带念安在家休息几天,我再跟家长们沟通沟通?”叶清禾握着丈夫的手,语气坚定:“李老师,我们不逃避。念安的能力不是‘邪门’的东西,我们愿意在家长会上,把一切都跟大家说清楚。”
周五晚上的家长会,教室里坐满了家长,气氛比平时凝重了许多。陆哲远和叶清禾坐在最前排,念安则乖乖地坐在他们身边,手里攥着恐龙玩偶,头上的引导仪还闪着柔和的绿光。李老师简单开场后,看向陆哲远夫妇:“下面请陆念安的爸爸妈妈跟大家说说情况。”
陆哲远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平静却真诚:“感谢各位家长抽出时间来听我们说这些。首先,我想跟大家说声抱歉,因为念安的‘特殊’,让大家产生了顾虑。但我向大家保证,念安的能力不是什么‘邪门’的东西,而是一种天生的时间感知力,就像有些人视力好、有些人听力敏锐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他从包里拿出魏明轩研发的“能力引导仪”原型图,投影在屏幕上:“这是我们请科研机构研发的‘能力引导仪’,念安每天都会戴着它。这个仪器的作用是过滤杂乱的感知信号,引导他的能力朝着安全、有益的方向发展。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严格引导他,告诉他能力是用来帮助别人的,不是用来炫耀或谋利的。”
叶清禾接着说:“念安从三岁起就展现出这种感知力,起初我们也很害怕、很迷茫,但我们没有把他藏起来,而是请专家帮忙研究引导。他帮邻居找到过丢失的宠物,提醒过妈妈出门带伞,春游时预警塌方更是救了大家。这些事,李老师和很多同学都可以作证。”
“可……这种能力还是太特殊了。”一位戴眼镜的妈妈忍不住开口,“我们家孩子回来就说‘念安有魔法’,天天缠着要‘魔法’,这让我们很困扰。”陆哲远温和地回应:“我理解您的困扰。其实我们一直在告诉念安,不要在同学面前过度强调‘能力’,要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至于‘魔法’的说法,我们会和孩子沟通,让他用更通俗的方式解释,比如‘只是提前看到了一点小提示’。”
这时,之前带头申请转学的家长站了起来:“陆先生,你说这能力是天生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吗?万一以后他的能力失控了,伤到其他孩子怎么办?”陆哲远早有准备,拿出一叠资料:“这是科研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上面详细说明了念安能力的原理和安全性。而且他的引导仪有实时监测功能,一旦能量波动异常,就会自动报警并切断感知信号,绝对不会出现‘失控伤人’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把监测数据同步给学校和各位家长,让大家随时监督。”
叶清禾拉过念安的手,轻声说:“念安,跟叔叔阿姨说说,你平时都用能力做什么呀?”念安站起身,小声音却很清晰:“我帮张奶奶找过小猫,帮李叔叔找过积木车,春游时提醒大家不要走危险的路。妈妈说,帮助别人会让心里暖暖的。”他的话像一股暖流,融化了现场的凝重氛围,有几位家长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位一直沉默的妈妈突然开口:“其实我家孩子说,念安经常帮他捡掉在地上的笔,还提醒他作业写漏了哪页。这样的好孩子,我们不该把他推开。”另一位家长也附和道:“是啊,春游要是没有念安提醒,说不定真的会出事。我们应该感谢他才对,怎么能让他转学呢?”
之前质疑的家长们面面相觑,带头申请转学的那位家长走上前,握住陆哲远的手:“陆先生,对不起,是我们太冲动了,没有了解清楚就乱下结论。以后我们会好好引导孩子,跟念安好好相处。”陆哲远笑了笑:“没关系,我们理解大家的顾虑,只要把话说开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家长会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走过来跟陆哲远夫妇打招呼,有的还夸念安懂事。李老师松了口气,笑着说:“我就知道坦诚沟通是最好的办法。以后念安在学校,我会多关注他,也会引导其他孩子正确看待他的能力。”
走出学校时,夜色已深,念安趴在陆哲远怀里睡着了,引导仪的绿光还在一闪一闪。叶清禾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幸好我们没有逃避。”陆哲远紧紧抱住妻儿,心中满是温暖:“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守护不是把孩子藏起来,而是教会他在阳光下,用善良和勇气面对一切。”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坚定,就像他们对孩子的爱,永远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