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上血色文字浮现的刹那,整个虚空骤然升温。无形的火焰开始燃烧,连规则本身都在扭曲变形。一位身披灰袍的老者自火焰中现身,手中托着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
\"书有瑕疵,当焚。\"老者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指尖轻弹,油灯中溅出一星火花,落在竹简上顿时燃起熊熊烈焰。
\"焚书人且慢!\"读者书生急忙阻拦,\"此书尚有可取之处。\"
\"可取?\"焚书人冷笑,\"情理性命体已导致三百宇宙失衡,六千法则紊乱。留之何用?\"
火焰愈燃愈烈,竹简上记载情理性命体的篇章开始焦黑卷曲。刘云轩一家感到道基灼痛,仿佛自身存在正在被否定。
瑶光青莲道体绽放清辉:\"前辈焚书,可曾想过书中亦有真知?\"
\"真知?\"焚书人袖中飞出一堆灰烬,\"这些都是曾经的'真知',如今安在?\"
灰烬中浮现出无数被焚毁的宇宙记载:有的因过度理性而僵化,有的因极端感性而混乱,更有因追求完美而崩溃。每个宇宙都曾被认为\"完美\",最终却都难逃被焚的命运。
归真情道极境运转:\"然焚书之后,又当如何?\"
\"重写。\"焚书人油灯中升起新的竹简,\"在灰烬中重生,在毁灭中创新。\"
新竹简上空白一片,等待着新的创世篇章。但令人心惊的是,简首已题好书名:《无情理世界》。
\"看到了吗?\"焚书人目光如炬,\"下一卷,将不再有情理之扰。\"
刘云轩鸿蒙道力全开:\"前辈可曾想过,焚书本身也是一种偏执?\"
\"偏执?\"焚书人首次露出笑意,\"若无偏执,何来新生?\"
油灯突然爆燃,将旧竹简彻底吞噬。在新竹简即将落笔的刹那,读者书生突然掷出玉笔:\"且看这一笔!\"
玉笔在新竹简上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竟将焚书人的火焰引入墨中。焦黑的灰烬与鲜活的墨迹交融,化作一种前所未有的\"涅盘墨\"。
\"妙啊!\"制规则者惊叹,\"焚书非为毁灭,而是为提炼精华!\"
焚书人怔怔看着涅盘墨,古井无波的道心泛起涟漪。他忆起自己最初焚书的本意:并非要毁灭知识,而是要去芜存菁。
\"原来...我忘了初心。\"焚书人轻抚油灯,火焰渐渐温和,\"焚书是为更好的着书。\"
涅盘墨自动流淌,在新竹简上写就《情理涅盘篇》。这一卷既保留了情理性命体的精华,又修正了过往的偏差,展现出更加圆满的道境。
\"善。\"焚书人颔首,\"此卷可存。\"
但就在新卷落成时,虚空深处传来一声钟鸣。一位捧着空白书卷的童子悄然现身,他目光清澈如泉:
\"书卷虽好,可曾问过'读卷人'之意?\"
新的变数再度降临。而这一次,情理性命体将要面对的,可能是最质朴也最本质的考验——能否打动最纯粹的\"读卷人\"。
童子手中的空白书卷散发着纯净无瑕的气息,仿佛从未被任何理念沾染。他好奇地打量着新成的《情理涅盘篇》,眼中没有评判,只有最本真的疑惑。
\"这书里的字,我有些认得,有些不认得。\"童子歪着头问道,\"你们写这本书,是为了让认得字的人开心,还是不认得字的人也能明白?\"
这质朴的发问,让在场所有大能都为之一怔。焚书人专注于焚毁有瑕疵的经典,读者书生执着于文字的精妙,制规则者致力于体系的完善,却从未有人从这般单纯的角度思考过。
瑶光青莲道体微微颤动,她感受到童子话语中蕴含的大道至理。最深刻的真理,往往就藏在最朴素的问题里。
\"小友问得好。\"读者书生收起玉笔,\"着书立说,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明白道理。\"
童子却摇头:\"可是我看这书里写着'情理相生',那些不懂情理的人,要怎么明白呢?\"
他轻轻展开手中的空白书卷,书页上开始自动浮现图像:有孩童嬉戏,有老者垂钓,有草木生长,有星辰运转。每一幅画面都简单明了,却都暗含情理性命之道。
\"看,这样是不是更明白些?\"童子指着画中嬉戏的孩童,\"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都知道要开心地玩耍,这就是情;知道不能欺负小伙伴,这就是理。\"
刘云轩鸿蒙道心震动,他忽然明白,情理性命体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高深莫测的玄理,而是让最普通的生灵都能自然体会的平常之道。
归真情道极境自然流转,在童子的书卷上添了一幅画:一对父母在教导孩子,既有关爱之情,又有管教之理。画面简单,却将情理性命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明白了!\"焚书人突然大笑,\"我焚书千万载,追求完美文字,却忘了最完美的书,是连孩童都能读懂的书!\"
他手中的油灯火焰变得温暖柔和,照亮了整个虚空。读者书生也颔首微笑,玉笔化作春雨,滋润着新成的书卷。
制规则者躬身对童子行礼:\"读卷人一语点醒梦中人,规则再完美,若不能普惠众生,又有何用?\"
童子却羞涩地低下头:\"我只是个看画的,不懂这些大道理。不过这些画真好看,我想带回去给小伙伴们看。\"
就在童子准备离去时,他手中的书卷突然绽放异彩。画中的景象活了过来,情理性命之道化作春风细雨,洒向无数宇宙。最奇妙的是,这春风细雨根据不同宇宙的特点,展现出不同的形态,但核心都是最简单的情理平衡。
\"原来...真正的大道至简,是这个意思。\"瑶光感悟道。
但就在众人以为圆满之时,童子忽然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可是...如果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春天,更喜欢冬天,那该怎么办呢?\"
这新的问题,让刚刚领悟的众人再次陷入沉思。情理性命体面临的考验,似乎永远都在最圆满的时刻出现新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