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对于这座城市的绝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来说,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考,紧张氛围弥漫在各个家庭。然而对于林家,这份紧张却显得有些异样。紧张的不是林小一,而是林大山和李素芳。他们紧张的不是儿子考不好,而是担心外界过度的关注会给儿子带来压力,或者……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
考场设在区里的一所中学。考试当天,林大山特意换了身干净衣服,开车送儿子去考场。离考点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就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考点门口除了密密麻麻的考生和家长,竟然还聚集着一些拿着笔记本和相机的人——是记者!
“看!那个就是林小一!”
“来了来了!八岁的中考生!”
“快!拍照!”
看到林家的出租车,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闪光灯噼里啪啦地闪起,话筒争先恐后地伸了过来。
“林小一同学,作为史上最年轻的中考生,你紧张吗?”
“听说你在股市上也有惊人斩获,这是真的吗?”
“你对自己这次考试有什么期望?”
问题一个接一个,带着猎奇和探究。林大山慌忙下车,用身体护住儿子,一边挤开人群一边喊着:“让让!让孩子先考试!谢谢大家关心!”
林小一被父亲护着,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怯场,也没有得意,只有一片沉静的冷漠。他对着镜头和话筒,只清晰地说了一句话:“我会尽力而为。”
然后,便在父亲和考点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走进了考场大门,将所有的喧嚣隔绝在外。
考场内,气氛肃穆。当林小一那小小的身影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时,引来了所有考生和监考老师惊异的目光。他实在太显眼了,就像一群天鹅里混进了一只企鹅。
监考老师核对准考证时,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认眼前这个孩子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八岁考生”。
试卷发下。林小一深吸一口气,摒除所有杂念,开始答题。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对他来说毫无难度。阅读理解,他成年人的思维和阅历让他能轻易洞察文章深意。作文,他选择了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议论文题目,结合自身重生的经历,写得既有童真视角,又蕴含着超越年龄的深刻思考,文笔流畅,逻辑严密。
数学,更是他的强项。试卷上的题目在他眼中如同儿戏,他甚至能看出出题者的意图和陷阱所在。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解题过程简洁而完美。
接下来的物理、化学……无一不是如此。他答题的速度快得惊人,几乎不需要停顿思考,仿佛答案早就印在脑海里,他只是负责誊写出来。
每一场考试,他都是第一个放下笔,安静检查,然后提前交卷离开的人。他每一次走出考场,都会引起门外守候的记者和家长们的一阵骚动。
“出来了!又第一个出来了!”
“看他表情,好像很轻松?”
“不会是放弃了吧?”
各种猜测议论不绝于耳。林大山每次接上儿子,想问又不敢问,只能从儿子那始终平静的脸上寻找一丝端倪。
林小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父亲:“正常发挥。”
数天的考试很快结束。当最后一科交卷的铃声响起,林小一走出考点,看着外面蔚蓝的天空,轻轻吐出了一口气。(结束了。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了。) 他有绝对的自信,自己的成绩,将会是一个让所有人闭嘴的数字。
中考结束,意味着小学时代的彻底告别。他回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迎接他的是更加复杂的目光。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一个即将远行的传奇。王老师拉着他的手,眼眶湿润,充满了不舍与骄傲。张校长亲自找他谈话,勉励他无论去到哪所高中,都要为母校争光。
而赵主任,则远远地躲在后勤处的窗户后面,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就在林小一等待着中考成绩公布,并着手实施他的“实业升级”计划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林家的门。
来者是两位穿着正式、气质不凡的中年男人。他们自称是市教育局和市科协的联合考察组成员。
“林小一同学,你好。”为首那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男人微笑着开口,“我们这次来,是因为你的情况非常特殊,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高度关注。你不仅在学业上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我们在之前的调查中也了解到,你在电子技术方面,似乎也有异于常人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林小一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他们的来意。是工商局事件的后遗症,也是他“神童”和“股神”名声叠加后,终于引来了官方更高层面的注意。
“是的,叔叔,我对电子很感兴趣。”林小一谨慎地回答。
“很好。”那位领导满意地点点头,“我们市里,正在筹备一个面向特长少年的‘雏鹰计划’,旨在发掘和培养在科技、数学等领域有突出潜质的苗子。经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你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如果加入这个计划,你将会得到全市最好的导师资源,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实验室参观学习,甚至参与一些前沿的科研项目启蒙……”
他抛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力!这意味着一条被官方认可的、通往更高平台的捷径!
然而,领导话锋一转:“当然,加入计划也有一些要求。比如,需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术和科研探索上,一些……嗯……与学业无关的商业活动,可能就需要适当减少了。毕竟,国家的未来,更需要的是科学家,而不是商人嘛。”
林小一的心沉了下去。
他明白了。这是一个选择,一个关乎未来道路的重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