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黎明前的微光,林枫带着队伍和意外出现的美军观察组,安全撤回了黑龙沟主基地所在的区域。王猛得知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立刻从乱石坡前线赶了回来。
在指挥部——那座半埋入地下的土坯房里,林枫、王猛与美军观察组组长米勒少校进行了初次正式会面。米勒少校带来了正式的公文和信件,表明他们是受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派遣,旨在了解敌后抗日武装的作战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合作。
“林先生,王先生,我们对贵军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战,表示由衷的敬佩。”米勒少校通过翻译说道,他的措辞礼貌,但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却闪烁着职业军人的锐利和审视,“尤其是,贵军似乎掌握了一些……非常独特的武器装备。”
他的目光再次有意无意地扫过靠在墙边的那几具“雷公”火箭筒。显然,昨晚那雷霆一击,给这些美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王猛是个直性子,哈哈一笑,带着几分自豪说道:“米勒少校好眼力!那玩意儿叫‘雷公’,是咱们自己捣鼓出来的!专打鬼子的王八壳子和硬骨头!”
林枫心中却是一紧。王猛的坦诚固然是出于自豪,但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接过话头,语气平和但带着疏离:“米勒少校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利用有限的条件,制造一些土武器,勉强应对日寇的进攻罢了。比起贵国的先进装备,不值一提。”
米勒少校微微一笑,显然不相信林枫的谦辞:“林先生太谦虚了。我们亲眼所见,那种武器轻易摧毁了日军的轻型坦克。据我们所知,即便是盟军,目前也尚未大规模装备如此有效的单兵反装甲武器。不知我们是否有幸,能够更详细地了解一番?”
来了!核心目的暴露了!林枫和王猛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猛刚想开口拒绝,林枫却轻轻摇了摇头。完全拒绝,不仅显得小气,也可能得罪这些潜在的“盟友”,毕竟对方名义上是来联络的。但毫无保留地展示,更是愚蠢。
“当然可以。”林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盟友之间,理应坦诚。不过,目前前线战事紧张,关东军的威胁尚未解除。不如等我们打退了当前的敌人,再请米勒少校和诸位,参观我们的生产基地,如何?”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答应了请求,又合理地推迟了时间,还将皮球踢回了当前最紧迫的战事上。
米勒少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当然,战事优先。我们非常理解。如果需要,我们观察组也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通讯和医疗方面。”
“感谢少校的好意。”林枫礼貌地回应,“我们会妥善安排诸位的食宿,请先休息。前线军情紧急,我和王司令还需要去布置防务。”
安排警卫员带美军观察组去休息后,指挥部里只剩下林枫和王猛。
“老林,你刚才为啥拦着我?”王猛有些不解,“这帮洋鬼子,一看就没安好心,就是冲着咱们的‘雷公’来的!”
“我知道。”林枫神色凝重,“正因为如此,才不能直接拒绝。他们是打着盟军观察组的旗号来的,有正式公文。如果我们表现得过于戒备,反而显得我们心里有鬼,也可能影响未来可能的、对我们有利的合作,比如获取一些稀缺物资。”
“那怎么办?难道真把‘雷公’给他们看?”
“看,当然要看。但不能全看。”林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要有选择地展示。展示我们有能力,但又不能让他们摸清我们的全部底牌。而且,要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展示。”
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我估计,关东军这次受挫,不会善罢甘休,但大规模进攻也需要时间准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间隙,安排一次小规模的‘表演’。地点就选在已经暴露的、相对不那么核心的旧试射场。展示的武器,就用第一批生产的、我们已经准备淘汰换代的初代‘雷公’。至于最新的改进型号和核心的生产工艺,绝不能让他们接触。”
“另外,”林枫看向王猛,语气严肃,“通知保卫部门,加强对美军观察组的‘保护’。他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特别是他们携带的那些电子设备(指电台等),要严密监控,防止他们进行地形测绘或窃取其他情报。”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王猛重重点头,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两天,前线的战事暂时平息。关东军似乎在重新评估和集结力量。黑龙沟基地则抓紧时间抢修工事,补充弹药,救治伤员。而林枫则亲自筹划着那场给美国观察组准备的“武器展示”。
他挑选了几名最可靠的“雷公”射手,使用了最早生产、性能相对最不稳定的那批火箭弹,并设定了几个固定的、距离适中的靶标。
展示当天,天气晴朗。在旧试射场,米勒少校和他的几名核心成员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当他们看到“雷公”火箭筒再次发出怒吼,将远处的钢板靶标和水泥工事炸得粉碎时,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不可思议!这简直是单兵火炮!”米勒少校惊叹道,他仔细询问了射程、威力和重量等参数。林枫给出的数据,都进行了一定的“修饰”,既展现了威力,又隐去了关键的性能极限和最新的改进成果。
米勒少校显然不满足于远观,他提出想近距离看看武器本身,甚至想亲手操作一下。林枫早有准备,以安全为由,只允许他们在战士的协助下,触摸了一下已经发射过的、冷却后的发射管,并简要介绍了外部结构,对于内部的发动机、燃料和引信等核心部分,则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婉拒了。
整个展示过程,林枫都表现得热情而克制,既展现了合作的态度,又牢牢守住了技术的底线。
米勒少校表面上连连称赞,但林枫能感觉到,那双蓝色的眼睛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思量和未被满足的好奇。
展示结束后,米勒少校再次提出了更深入的合作意向,包括“共享技术资料”、“联合开发”甚至“由美方提供设备和资金,扩大生产”等建议。
林枫听着翻译的转述,心中冷笑。果然,最终目的还是在这里。他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回答道:“感谢贵方的提议。不过,技术共享和联合开发涉及重大,需要向上级请示。至于扩大生产,我们目前的条件有限,恐怕难以满足贵方的要求。我们还是先专注于应对眼前的敌人吧。”
他再次将话题引向了当前的战事,巧妙地回避了这些敏感提议。
米勒少校似乎也预料到不会那么顺利,没有再强求,只是表示会向上级报告这里的情况。
夜幕降临,美军观察组被送回安排的住处,周围看似平静,实则暗哨林立。
林枫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美军住处隐约的灯光,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些美国人的到来,就像在原本就波澜起伏的湖面上,又投下了一颗石子。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可能的援助,更有未知的风险和挑战。
王猛走到他身边,低声道:“老林,这帮洋鬼子,怕是不会轻易死心啊。”
“嗯。”林枫点了点头,“他们对我们技术的觊觎,比我们想象的更强烈。告诉徐工他们,所有关于‘雷公’二代和改进型号的研发资料,全部转移到绝对保密的地点。另外,通知城工部的同志,想办法查查这个米勒少校和他观察组的背景,看看他们除了明面上的任务,还有没有其他目的。”
“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监听美军电台的保卫部门干事,急匆匆地赶来,递给林枫一份刚刚破译的电文片段。电文是用临时更换的密码发送的,内容不全,但几个关键词却让林枫瞳孔骤然收缩:
“……确认……新型反坦克武器……性能超出预期……建议……设法获取样本或完整技术资料……必要时可采取……”
后面的内容因为信号干扰,无法完全破译。
林枫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最担心的事情,似乎正在发生。这些美国人,并不仅仅是“观察”那么简单。
他将电文紧紧攥在手里,目光变得冰冷而锐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