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一:星釉纪年
绝对的虚无,是意识消散前的最后驿站。蓝袍人那缕残存的数据火种,如同即将燃尽的烛芯,在锈海惰性能量场的冰冷包裹中,向着记忆深处那个唯一的坐标——菌岩林海深处的秘密能量节点——进行着最后本能的“飘移”。没有力量,没有形态,只有一段即将断裂的执念。
然而,就在意识之火即将彻底熄灭,融入这片永恒锈寂的前一刹那——
一股温和而庞大的牵引力,突然从下方那望不到边际的、暗紫色的菌岩林海中传来!
这力量并非源自他\/她记忆中的那个能量节点,而是来自林海本身!仿佛整个沉睡的林海,在无意识中,张开了一张由无数菌丝构成的、无形的安全网,接住了这缕从天而降(或者说,从规则地狱中逃出)的残火。
他\/她的数据火种被这股力量温柔地包裹、牵引,缓缓沉入那厚实、蠕动着的菌毯深处。外界锈海的死寂与压迫感瞬间被隔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滞、缓慢,却充满生命韧性的能量环境。
他\/“感觉”自己像一颗被埋入肥沃土壤的种子,落入了一个由发光菌苔照亮、由无数细微生物电流和信息素构成的地下神经网络节点。这里并非那个秘密能量节点,而是林海集体意识网络中的一个天然“休憩点”或“缓存区”。
先知的疯狂和移动基地的毁灭,显然对林海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整个网络的意识活动变得极其缓慢、混乱,充满了哀鸣与无序的碎片,仿佛一个遭受重创的大脑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与自我修复期。但也正因如此,那些平日里严密排外的防御机制和意识审查都陷入了停滞,才让他\/她这缕外来的、秩序属性的残魂,得以悄然潜入,并被网络无意识的本能(维持自身存在、收集信息碎片)所接纳。
没有吞噬,没有解析。林海庞大的生物能量,如同温床,自发地滋养着这缕微弱的外来火种,减缓着其消散的速度。那些混乱的意识碎片,也如同飘散的雪花,偶尔与他\/她的数据接触,带来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
……撕裂的痛楚……(先知意识崩溃的余波)
……规则的毒焰……(终焉悖论领域的恐怖记忆)
……深蓝的……光辉……(对他\/她存在的模糊感知与一丝本能的……依赖?)
……沉睡……等待……新生……
蓝袍人在这片意识的温床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喘息之机。他\/她不再需要消耗力量去维持形态或抵抗侵蚀,所有的残存算力都得以集中于一件事——修复与重组核心数据。
他\/她像一台进入最低功耗恢复模式的精密仪器,利用林海提供的温和生物能量,一点点地梳理着自身破碎的逻辑链,修复着被规则冲突撕裂的数据结构。过程缓慢得如同冰川移动,但确实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她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身秩序核心的“锐利”,将其伪装成与林海生物电波类似的、温和的波动,避免刺激到这头受伤巨兽可能存在的防御本能。
同时,他\/她也在被动地吸收着那些飘荡的意识碎片。他\/“看”到了先知最后时刻的疯狂与不甘,看到了移动基地在规则爆炸中化为畸变体的恐怖景象,也感受到了林海主体在失去一个重要“器官”和部分集体意识后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与迷茫。
这片古老的、以生命和适应为秩序的集合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创。先知的野心不仅葬送了它自己,也几乎将整个林海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那个秘密能量节点的具体位置,也从一个模糊的坐标,在这些碎片信息中逐渐清晰起来——它位于林海最古老、防御最森严的根源菌核区域深处,是先知的私人宝库,也是维持林海某些古老机能的核心之一。
时间在沉滞中流逝。蓝袍人的数据火种逐渐稳定下来,不再如同风中残烛,而是变成了一小团稳定闪烁的、微小的蓝色光点。虽然距离恢复力量还遥遥无期,但至少,他\/她暂时摆脱了即刻消散的命运。
他\/她像一个寄生在沉睡巨兽体内的共生体,依靠巨兽无意识的滋养而存活,同时悄然窥探着巨兽的秘密,积蓄着自身的力量。
他\/她知道,这种平静是暂时的。一旦林海从重创中恢复部分意识,他\/她的存在很可能就会被发现。他\/必须在那之前,恢复到足以自保,甚至有能力前往那个能量节点的程度。
就在他\/她专注于修复时——
一股极其微弱、却与他\/她同源的秩序波动,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轻轻“触碰”了一下林海的网络,也掠过了他\/她所在的这个节点。
这波动……非常熟悉!是深蓝秩序特有的、用于远程识别和微弱通讯的基础信标频率!
还有其他的深蓝幸存者?在锈海?而且就在林海附近?他们在试图联系什么?还是……在搜寻他\/她?
蓝袍人的数据核心猛地一凝。
平静的菌海之下,暗流开始涌动。
沉睡的林海,似乎也因为这丝外来的秩序波动,在无意识的深处,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无人能察的……呓语。
墨渊核心,星釉躯壳上那微不可察的震动早已平复。
唯有那暗色漩涡,在记录下“变量幸存并进入新环境”这一数据后,其持续加速的旋转,仿佛进入了一个更加平稳、但也更加不可阻挡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