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的到来,像块淬了寒的青铜投入温吞的蜜水,没溅起声响,却让满厅暖香都凝了半分。他没多余寒暄,只将手中那柄青铜剑递上 —— 剑身裹着层深褐铜绿,云纹缠枝的纹路被岁月磨得浅淡,刃口虽钝,却透着股沙场铁血的冷硬气,连剑柄上的缠绳都泛着旧色,是前朝名将的旧物。这剑与满桌的珍珠翡翠、玉如意摆在一起,像头孤狼闯进了锦缎堆,格格不入,却奇异地压下了厅里的浮华气,连方才还喧闹的笑语都低了几分。
太夫人的目光在剑上停了许久,指腹轻轻蹭过剑柄的缠绳,铜绿沾在指尖,她却没在意,只淡淡颔首:“是柄好剑,收进库房吧。” 没多夸,也没多问,语气平得像在说件寻常物。可沈静姝瞧得分明 —— 自萧煜进厅,太夫人原本落在《万壑松风图》上的目光,便像被风卷走似的收了回去,指尖在太师椅扶手上的玄狐皮上顿了顿,眼尾那丝极淡的疑云也散了,重新裹上层雍容的壳,方才那瞬间的追忆与惊疑,仿佛真成了沈静姝的错觉,从未存在过。
寿宴接着往下走,丝竹声又起,银箸碰着玉碗,脆响绕着暖香转。可沈静姝总觉得厅里的空气绷着劲 —— 像张拉满的弓,箭在弦上,却没人敢先放。她退回角落座位,刚坐下,就觉几道目光缠了上来:柳姨娘的眼风从帕子后扫过来,带着不甘的刺;张嬷嬷站在太夫人身后,目光冷得像冰,落在她素银簪上;连几位小姐的打量都带着好奇,像在看个猜不透的谜。最让她心头发紧的,是萧煜那边的目光 —— 他没看她,只偶尔与族老低声说话,指尖夹着酒杯,酒液晃着微光,可那道目光的存在感却像根细冰针,绕着她的衣角转,连她攥着裙角的手都能感觉到那股冷意,如芒在背。
他肯定看出来了。沈静姝的心沉了沉 —— 他不仅瞧见了画,定也察觉到太夫人那瞬间的异常。可他会怎么想?觉得她是急着找靠山,才用梅花符号做试探?还是…… 他也认得那符号,懂她藏在画里的心思?
宴到中途,宾客们渐渐松了拘谨,三三两两凑着说话。太夫人似有些乏了,由丫鬟扶着往后靠了靠,眼睫垂着,像在养神。这时,周老夫人被丫鬟搀着走了过来 —— 她是太夫人的手帕交,穿身石青诰命服,鬓边插支赤金簪,年纪大了,脚步有些颤,却依旧透着股读书人的清雅气。她径直走到《万壑松风图》前,扶着画轴的手指轻轻颤了下,浑浊的眼珠凑近宣纸,几乎要碰到那片留白。
“好画!这墨色,是龚半千的‘积墨’神髓啊!” 周老夫人的声音带着赞叹,手指点着画中的松针,“你看这松针,焦墨勾得密,却不乱,像有风在纸上吹;山石的皴法更妙,是‘披麻皴’叠着‘解索皴’,没下过三年苦功,画不出这力道!” 她转头看向沈静姝,眼中亮着光,“侯府世子夫人竟有这般才情,难得,真是难得!”
这话引着更多人围过来,目光都落在沈静姝身上。她连忙起身,垂着眼,声音放得柔:“老夫人谬赞了,晚辈不过是照猫画虎,哪敢当‘神髓’二字。”
周老夫人却摆了摆手,又凑近画纸,鼻翼快速翕动着,像在捕捉什么极淡的气息。忽然,她皱起眉,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丝疑惑:“咦?这墨香里…… 怎么掺着点咸涩气?像刚融的雪水带的土咸,又像点茶时盐末飘出的细味 —— 你作画时,莫不是加了什么特殊配料?”
沈静姝的心猛地揪紧,指尖瞬间冰凉,连呼吸都忘了匀!盐粒!周老夫人竟能闻出那几乎无痕的盐梅花味!她强压着慌,垂着眼,指尖悄悄蹭了蹭袖口,声音稳得像压了块石头:“老夫人慧眼。晚辈临摹时,想着让墨色更沉厚些,便在洗笔水里加了点研细的矿物粉,许是粉末里带了点盐性,才留了这气味,扰了老夫人清赏,是晚辈考虑不周。”
这话合情合理 —— 懂画的人都知道,有些画师会加矿物粉、朱砂调墨色。周老夫人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又盯着那片留白看了半晌,终究没再追问,被丫鬟扶着回了座位。可这小插曲像颗石子,又在众人心里漾了圈涟漪 —— 那幅画,似乎比看着更不简单。
寿宴终了时,天已擦黑,满厅的彩灯亮得更艳,却掩不住空气中的暗流。太夫人扶着丫鬟起身,面色透着疲,脚步慢了些。经过沈静姝身边时,她忽然顿了半秒,衣摆扫过沈静姝的裙角,带起缕暖香,声音压得极低,只有她们两人能听见:“画,不错。有心了。”
语气依旧淡,可沈静姝却捕捉到那尾音轻轻勾了下,像在确认什么 —— 不是赞许,是确认。她刚想回话,太夫人已转身走了,赤金点翠的发冠在灯影里晃了晃,很快消失在屏风后。
宾客们陆续告辞,沈静姝随着人流走出荣禧堂,冷风裹着雪籽扑面而来,她打了个激灵,混乱的思绪倒清了些。春雨跟在身后,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夫人,咱们回静心苑吧?”
沈静姝刚点头,就见墨竹从廊柱后走出来,一身青灰衣,躬身行了礼:“夫人,世子爷请您移步偏厅,有话要说。”
该来的,终究躲不过。沈静姝的心沉了沉 —— 萧煜这时见她,是为了画里的梅花?还是为了旧院库房里母亲的遗物?她深吸口冷风,雪籽落在脸上,凉得清醒:“春雨,你先回去,把今日寿宴的事原原本本记下,连谁看了画、说了什么都别漏,等我回来。” 然后转向墨竹,语气平得没波澜:“有劳带路。”
偏厅就在荣禧堂西侧,陈设简单 —— 一张紫檀木桌,两把椅子,墙角摆着盆枯了的梅枝,地龙烧得旺,暖得有些闷,空气中飘着缕淡淡的檀香,是萧煜常用的味道。萧煜负手站在窗前,玄色锦袍的下摆垂在青砖上,没沾半点灰,窗外的雪籽敲着窗棂,沙沙响,他的影子投在地上,被暖光拉得长,却透着股孤冷。
沈静姝刚进门,就听见他的声音,冷得像窗外的雪:“那幅画上的松间留白,很有意思。”
她脚步顿住,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站定,垂着眼:“世子爷谬赞,不过是晚辈随意点缀,添些松雪意境罢了。”
“意境?” 萧煜缓缓转过身,目光像寒潭,深不见底,直直落在她脸上,“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梅影意境,还是‘凌寒独自开’的孤梅意境?”
这两句咏梅诗像两把冰钥匙,猝不及防捅开了沈静姝的伪装!她耳尖猛地发烫,心脏像被攥住,狠狠往上提,连指尖都开始发颤 —— 他不仅看出来了,还懂那盐梅里藏的孤绝与危险!她强迫自己抬头,迎上他的目光,不能退,退了就满盘皆输:“妾身愚钝,不懂世子爷所指。画中只有松风山石,没有梅影。”
萧煜盯着她,唇角勾起抹极淡的弧度,近乎残酷:“有没有梅影,你知,我知。” 他往前踱了步,高大的身影带来强烈的压迫感,暖香里都掺了他的冷意,“母亲似乎也很喜欢你这‘随意’的点缀。”
提到太夫人,沈静姝的指尖又颤了下 —— 他果然注意到了太夫人的异常。
“沈静姝。” 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叫她,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像冰粒砸在她耳边,“你想查母亲的旧事,想找那些藏在暗处的人,我不管。但你记着,侯府这潭水,比你想的深得多,也脏得多。有些石头,摸了会割手;有些影子,追了会引火烧身。” 他俯身,气息冷得像雪,“下次,泼在你画上的就不是墨汁了 —— 是血。”
这警告比上次更直白,更狠,像把刀架在她脖子上,让她浑身发冷。可沈静姝没退,苍白的脸上没了温顺,眼底亮得像燃着点火星:“世子爷的话,妾身记下了。只是人活于世,总不能闭着眼躲一辈子。有些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有些真相,就算捂着,也会从指缝里钻出来。”
萧煜的眸色沉了沉,眼中风云翻涌 —— 有怒意,有警告,还有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复杂。他盯着她看了半晌,终究没再说什么,只转身,大步往门外走,玄色大氅带起阵冷风,扫过她的裙角。
偏厅里只剩沈静姝一人,暖香还在,却冷得像冰窖。窗外的雪籽不知何时变成了雪花,大片大片落在庭院的枯枝上,很快积了层白,把那些藏在暗处的影子都盖了住。可她知道,这雪盖不住荣禧堂里没散的暗流,也盖不住偏厅里残留的冷意 —— 从她献上那幅画开始,从太夫人确认的那句话开始,从萧煜的警告开始,她已经掉进了旋涡中心。
前路更险了,可那幅画、太夫人的反应、萧煜的话,又像在黑暗里撕开了道微光的缝。她攥紧袖中的梅花玉符,冰凉的玉气渗进掌心 —— 那无痕的梅花会掀起怎样的波澜?萧煜说的 “不能追的影子”,又藏着怎样的真相?
雪越下越大,落在偏厅的窗棂上,沙沙响,像无数人在窃窃私语,也像无数双眼睛,正盯着她,盯着这深宅大院里,那些见不得光的秘密。